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

ID:36928941

大小:2.5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1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_第1页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_第2页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_第3页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_第4页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病是以JamesParkinson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疾病。1817年,他在震颤麻痹的中,描述了6个病人的特征:不自主震颤、乏力、躯干前倾等症状,他称之为震颤麻痹概述病理特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突触核蛋白聚积形成路易小体胶质细胞增生帕金森病的病理进展HeikoBraak的观点PD是一种在脑内形成LEWY体和LEWY神经突多系统突触蛋白病(Synucleinopathy),始于延髓逐渐依次进展到桥脑、中脑、最后到间脑和皮层,损害边缘系统、内脏运动系统和感觉运动系统。Braak临床分期前运动障碍期:stage1&IIstage1:(IX,X运

2、动神经背核)嗅觉;stageII:(延髓)睡眠,头痛,运动减少,情感;stageIII:(桥脑被盖)色觉,体温调节,认知,抑郁,背疼;运动障碍期:(致密部)stageIVstageIV:四主症;运动-精神障碍期:stageV&VIstageV:(新皮层)运动波动,频发疲劳;stageVI:(新皮层)错乱,视幻觉,痴呆,精神症状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1.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2.非运动症状疲倦心情灰暗以及思考迟钝疼痛惊恐发作胸部不适腹部不适出汗烦乱不安思考缓慢膀胱问题焦虑情绪变化感觉异常如:热/冷疼痛麻木Stacyetal.MovementDisorde

3、rs2005非运动症状是专科医院收治急性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VimercateN=37312%N=4688%N=327PaviaN=18032%N=5968%N=121*Worseningdisease,psychiatriccomplications.CourtesyDrsBraga,Pederzoli,Crespi发生的第一个非运动症状(N=1307)Antoninietal.NeurolSciences2008;Baroneetal.submitted关节/肌肉疼痛疲劳焦虑抑郁冷漠胃肠道症状睡眠行为障碍(REM)体重差异泌尿系统症状快感缺乏认知症状性功

4、能障碍其它幻觉根据Hoehn和Yahr评分的疾病严重度NMS11.5-22.5-34-5疼痛50.958.667.179.6泌尿43.151.768.389.9睡眠障碍47.960.675.481.6疲乏37.756.568.981.6冷漠24.626.836.649.0注意力缺失37.740.451.765.3皮肤14.419.834.532.7精神病61.163.373.283.7呼吸道9.615.522.830.6胃肠道45.554.476.973.5非运动症状发作频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N=1072)Antoninietal.NeurolSciences2008;Ba

5、roneetal.submitted非运动症状的出现通常是疗效减退的第一表现非运动症状神经精神障碍e.g.精神病,抑郁症,焦虑及痴呆自主功能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直立性低血压泌尿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感觉障碍AdlerCH,MovDisord2005;20Suppl11:S23-9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一、神经精神症状情感障碍抑郁焦虑淡漠抑郁发生率在40%~45%,在确诊PD时,约9.2%的患者伴抑郁。程度为轻到中度,以心境恶劣、伤心为主,自责、有罪感和自杀行为少。在疾病早期和进展期有2个高峰,是产生痴呆和导致运动功能恶化、睡眠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抑郁的产生机理:神

6、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额叶和皮质下核团功能失调纹状体-丘脑-额叶环路失调有关。焦虑常见,平均出现于临床诊断前1年表现为惊恐发作、恐惧或全面性焦虑障碍,更常见于运动波动的关期。Witjas等发现PD伴运动波动的患者中,66%有焦虑、52%有激惹存在。淡漠PD的一个单独症状,发生率在16.5%~42%。对多巴胺能药物治疗仅有轻微的反应。机制:额-皮质下环路或反馈中心(脑桥被盖腹侧和伏膈核间的多巴胺能投射)的神经变性。性激素水平降低2.精神症状PD患者的精神症状:视幻觉,约占40%,主要为非威胁性影像(人或动物),多见于夜间听或触幻觉;偏执妄想:表现为猜

7、疑配偶外遇,以及嫉妒和怀疑财物失窃,可见于30%的患者。发病机制:1.药物因素2.路易体在杏仁核、海马旁的聚集3.伏隔核、中脑边缘环路功能失调3.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约80%的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中痴呆占30%~40%,痴呆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早期表现:执行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视空间障碍、定时转换能力下降和思维缓慢。晚期表现:皮质下痴呆,失语、失用、失认少见。发病机制:胆碱能神经元变性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0%~80%PD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机理:交感节前神经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