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体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bodytemperature)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表层体温和核心体温1、表层体温(shelltemperature):机体表层的温度,不稳定,温差大皮肤温度:额头>躯干>手>足2、核心体温(coretemperature):机体核心的温度。相对稳定,温差小代谢水平不同:肝脏>脑>肾脏、胰腺和十二指肠>直肠腋窝温度36.0-37.4℃口腔温度36.7-37.7℃直肠温度36.9-37.9℃体温: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常用测量部位:(二)体温的正常变动(≦1℃)1、昼夜变化:清
2、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日节律)与肌肉活动状态及精神活动没有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生物节律所决定,是由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的昼夜节律控制中心来控制的。2、性别影响:成年女性体温高于男性0.3℃。月周期: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之后升高0.3-0.6℃与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的月周期性变化有关。3、年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体温较高老年人体温偏低新生儿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大4、肌肉活动的影响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体温平衡:产热、散热动态平衡→体温恒定地球上的气温:60℃~-70℃人的体温为什么是相对稳定的?(一)产热过程安静时,内脏器官(肝
3、脏)⒈主要产热部位:肝脏和骨骼肌运动时,骨骼肌⒉产热形式:⑴寒战产热: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节律为9-11次/分钟。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能完成特定动作,对外不做功,能量全转化为热量能量代谢率增加4-5倍,能量消耗用来产热新生儿不能发生特点⑵非寒战产热(代谢产热):以棕色脂肪组织产热为最多(70%)。特点:对新生儿维持体温意义重大⑶产热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调节:交感神经(二)散热过程散热方式皮肤(97%)呼吸、排尿、排便(3%)散热部位: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方式:人体发射热红外线形式将体热传
4、给外界较冷物质效果:环境21℃时,裸露皮肤,散热60%1、辐射散热:影响因素:温度差(皮肤与环境)机体有效辐射面积生活应用:穿衣戴帽、围围巾、戴手套方式:体热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较冷物体2、传导散热:影响因素:温度差(皮肤与物体)接触面积物体导热性临床应用:冰袋、冰帽方式: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3、对流散热:特殊的传导散热影响因素:温度差(皮肤与气温)有效散热面积风速生活应用:电风扇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前三种方式散热的前提条件:皮肤温度>环境温度人体唯一散热方式:蒸发散热4、蒸发散热:机体通过体表水分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
5、,蒸发1g水可散失热量2.43kJ。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1)不感蒸发:皮肤:600-800ml,不被感觉,与汗腺活动无关,又称不显汗.呼吸道:200-400ml体液中的水分直接渗透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等表面而被汽化并且带走热量,1000ml/天。狗:热喘呼吸(2)发汗:汗腺分泌汗液的过程,通过汗液汽化带走身体的热量,是可以意识到的,又称可感蒸发.发汗速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高湿环境中,发汗增多。因为空气湿度大,水分不易蒸发,体热不易散失,反射性的引起汗腺分泌汗液;高温环境停留时间长,汗腺疲劳,发汗速度减慢.发汗量的多少还和运动状态有关
6、:安静时,环境温度30℃以上才发汗;运动时,气温即使低于20℃,就能发汗。(3)汗液成分:水:99%固体成分:NaCl、尿素机制: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4)汗腺:大汗腺和小汗腺汗腺分布:手掌、足底>额、手背>四肢>躯干分泌能力:手掌、足底<额、手背<四肢<躯干温热性发汗:全身各处,参与体温调节支配N: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适宜st:皮肤和下丘脑的温度变化精神性发汗:手掌,足跖,前额,不参与体温调节支配N: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适宜st: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等发汗是神经反射性活动,发汗中枢在下丘脑机体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来调节皮肤血流量大小,从而
7、调节热量的散失。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活动降低,皮肤小动脉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大大增加,使皮肤温度升高,故散热量增加。反之,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也因此大大减少。(5)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三、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无意识的行为性体温调节:机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做出姿势和行为来采取措施人为保温或降温有意识的,是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1、外周温度感受器(温度敏感的游离N末梢)存在部位:皮肤、粘膜、内脏中分
8、类:冷感受器、热感受器2、中枢温度感受器(温度敏感的N元)存在部位:下丘脑PO/AH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分类:冷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