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列应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列的综合应用三门中学辛颖20070330星期五课题数学应用题解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1)审题;(2)建立数学模型;(3)求解数学模型。其中审题是基础,建模是关键,解题是目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实际结果数学问题的解反演分析,联想转化,抽象数学方法(一)产值的增长问题例、某工厂去年的产值是100万元,计划今后3年内一年比一年产值增长从今年起的第三年,这个工厂的年产值是万年.这三年的总产值是万元.(精确到万元)分析:如果原产值是增长后的产值为那么从增长到的增长率并且.这是处理有关增长率问题的基本知识.解:设去年的产值为万元,今
2、年的产值以及万元,万元…,故数列是等比数列,则第三年该厂的年产值为以后各年的产值依次为……由于(万元)这三年的总产值为(万元)(二):银行储蓄问题例:某人从1998年起,每年1月1日到银行新存入a元(一年定期),若年利率为r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存款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2002年1月1日将所有的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他可取回的钱数为多少元?每年利息按复利计算(即上年利息要计入下年本金)。解:1998年1月1日银行钱数为:a1999年1月1日银行钱数为:a(1+r)+a+a2001年1月1日银行钱数为:a(1+r)3+a(1+
3、r)2+a(1+r)+a2002年1月1日银行钱数为:a(1+r)4+a(1+r)3+a(1+r)2+a(1+r)2002年可取钱数为:a(1+r)4+a(1+r)3+a(1+r)2+a(1+r)2000年1月1日银行钱数为:a(1+r)2+a(1+r)例:某人从1998年起,每年1月1日到银行新存入a元(一年定期),若年利率为r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存款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2002年1月1日将所有的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他可取回的钱数为多少元?每年利息按复利计算(上年利息要计入下年本金)。另解:1998年1月1日新存入a元
4、2002年1月1日a(1+r)41999年1月1日新存入a元2000年1月1日新存入a元2001年1月1日新存入a元2002年1月1日a(1+r)22002年1月1日a(1+r)32002年1月1日a(1+r)2002年1月1日可取钱数为:a(1+r)4+a(1+r)3+a(1+r)2+a(1+r)(三)养老保险例、某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计划参加养老保险.若每年年末等差额年金元,即第一年年末存入元,第二年年元,…,第年年末存入元.年利率为.问第年年初他可一次性末存入获得养老金本利合计多少元?分析:分期存款,应利用“本利和=本
5、金×(1+利率)”分段计算:第1年年末存入的元现金,到第年年初,共年,逐年获得本利和依次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同理,第二年末存入元,…,第年末存入元,…,问题即为数列求和.的本利和,依次为(四)分期付款小王想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价值48万元的商品房,首付,贷款期限为20年,银行住房贷款年利率为,按复利计息,如果小王按年还款,每年还款的数额相同,那么每年需要还款多少元?小王为购房共要付房款多少元?(精确到1元)五、住房面积增长问题例、某地现有居民住房的总面积为需要拆除的旧房面积占了一半,当地有关部门决定在每年拆除一定数量旧
6、房的情况下,仍以(1)如果10年后该地区住房面积正好比目前翻一番,那么每年应拆除的旧住房面积应是多少?(2)过10年还未拆除的旧房面积占当时住房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第一位,计算时可取为)其中的增长率建设新房.作业本(B)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二)作业布置:简介:现在购房的消费群体中,消费者多采用按揭付款,但很多人却对还贷方式了解不多。以下就大概介绍一下目前的两种还贷方式的区别:两种还款方式,并无绝对好坏!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各有特点,是为不同消费者设定的,不能简单判断好或不好:1、计算方法不同。等
7、额本金还款法: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偿还贷款本金,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每月还款额亦逐月递减,因此也简称“递减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按照贷款期限把贷款本息平均分为若干等份,每月还款额度相等,因此也简称“等额法”。2、还款前几年的利息、本金比例不一样。“本息还款法”前几年还款总额中利息占的比例较大;“本金还款法”的本金平摊到每一次,利息借一天算一天,所以二者的比例最高时也就各占50%左右。“等额本息法”还款压力均衡,而“等额本金法”还款初期压力较重,以后随着还款次数的增多,压力逐渐降低。选择“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关键要看还款
8、能力。一般来说,“等额本息还款法”适合年轻人,他们现在收入稳定,对未来几十年收入的增长也有很好的预期;“等额本金还款法”则适合中老年人,有一定积蓄,但家庭负担将日益加重,且有退休的压力。”其实选择哪一种方式并没有太大的要求,就看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