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56376
大小:376.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多变的伞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多变的伞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否属于否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学科生物学段高中年级高三授课日期2016-9-9教材书名:遗传与进化出版社:人教社出版日期:2007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路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13811804726实施者路遥指导者梁刚、陈淑香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是一个发展过程,通过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探索的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是很有
2、意义的。而利用科学史的材料进行探究,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科学史的分析,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的,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对问题认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索精神。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手机、平板终端的大量使用,为微课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利用互联网微课平台录制微课,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观看,帮助学生独立学会某一个知识点,微课有着短小精悍碎片化,反复观看,个性化等特点。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生情况:高二学习了有关基因表达等知识内容,能够简单描述转录翻译的过程,但不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不
3、同,在细节上差别很大。在新情境下如何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方式:基于微课-情境支持下的高三生物复习技术准备:多媒体手机终端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能力目标:1、学生利用伞藻嫁接实验中的现象形成分析实验、解决问题、培养信息处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学生利用伞藻核分裂与伞帽关系实验进行信息处理素养的养成,尝试设计实验。3、学生利用中间型伞藻现象的解释、细胞核、细胞质和性状的关系等问题,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的迁移。情感目标:认同科学实验研究的曲折性,认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教学过程(文
4、字描述)介绍课前微课视频“基因表达和DNA复制及伞藻背景资料”观看情况,学生通过视频解决知识目标。资料1:复习伞藻背景资料人教必修一伞藻嫁接实验-结论:细胞核决定帽型,结合实验背景板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资料2:伞藻嫁接实验(中间型伞帽)-结论:细胞核与细胞质共同决定帽型,结合材料与学生已有认知冲突提出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中间形态的伞帽,给出本节课的问题情境。资料3:伞藻嫁接实验(只有柄也可以长出伞帽)-结论:细胞质决定帽型,与学生已有认知的进一步冲突。(此处设计有实验理解微课,作为学生的学习辅助,用来兼顾理解程度相对弱的
5、学生)学生通过资料3的理解为解决问题1提供素材。资料4:伞藻嫁接实验(与伞帽形成有关物质在柄中的分布不均匀)(此处设计有实验理解微课,作为学生的学习辅助,用来兼顾理解程度相对弱的学生)学生通过资料4的理解为解决问题1提供素材。资料5:伞藻切割实验(去核时间对帽型形成的影响)-结论:细胞核通过控制与帽型形成有关物质的合成决定帽型(此处设计有实验理解微课,作为学生的学习辅助,用来兼顾理解程度相对弱的学生)学生通过资料5的理解为解决问题1提供素材。问题2:分子水平上解释细胞核、细胞质和帽型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结合情境进行分析并写在学案上,教师
6、手机拍照利用iTools电脑投屏展示。问题3:推测柄中与帽型形成有关的物质是什么。学生结合分析给出推测。教师给出文献物质是mRNA的证据。解决问题1:分子水平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中间形态的伞帽,开放性问题的练习,学生写在学案上教师手机拍照利用iTools电脑投屏展示。通过前面的分析解决问题1中的实验情境。问题4:切去中间型伞帽,后期长出的帽型是哪种,并说明理由。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实验。预测中评价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资料6: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直径为0.5到1.0公分,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引导学生体会质对核的影响。结合情境,学生进行有关问
7、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体验,并强调实验设计需要注意的原则,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小结:知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核质互作。能力: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情感: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符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体验科学研究的曲折性。作业:课后习题巩固和课后微课(甲基化、RNA干扰、RNA剪接体)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适度拓展。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通过课前学生微课观看情况的数据统计及作业书写情况,了解不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内容的了解情况。2、通过对细胞核、细胞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解答,了解学
8、生课前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3、通过对资料6的实验设计,了解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知程度及科学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理解情况。本教学设计与以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