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68660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一次函数应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在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等知识后,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通过两个课时对一次函数的应用进行简单概括、归纳,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与归宿。教学过程中鼓励解法和表述的多样化,充分加强图象识别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习惯的“代数化”倾向。突出通过函数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突出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突出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与开放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
2、与技能经历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熟悉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领悟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提高通过文字、表格、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探求直线解析式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利用函数性质进行判断及决策的方法,增进应用函数思想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并在探索中感受成功,建立自信;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应有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准确的图像识别与应用,领悟
3、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探索为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其实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二、试着做做(出示题目)某公司与营销人员签订了这样的工资合同,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工资,每人每月300元;另一部分是按月销售量确定的奖励工资,每销售1件产品奖励工资4元.1.设某营销员月销售产品x件,他应得的工资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
4、数关系式.学生活动:独立阅读,领悟问题情境给出的数量关系,自己写出函数关系式。师:让学生说出答案,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营销员的月工资y(元)与他当月销售产品的件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4x+300.2.用求出的函数关系式,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该营销员某月的工资为l220元,他这个月销售了多少件产品?(2)要想使月工资超过1500元,当月的销售量应当超过多少件?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解:当营销员的月工资为1220元时,他当月销售的产品件数x应当满足方程:4x+300=1220.解这个方程,
5、得x=230.要想使月工资超过1500元,则当月销售的产品件数x应当满足不等式:4x+300>1500.解这个不等式,得x>300.三、一起探究某型号体重秤,有效称重范围是0~100kg.称体重时,体重x(kg)与指针按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y(°)有如下一些对应数值:x/kg015405560y/°0541441982161.请你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以上表中的每对对应数值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出相应的点,用线连结这些点,画出图像.2.根据图像,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体
6、重为多少千克时,秤的指针恰好转了180°?称量体重为75kg时,秤的指针转过的角度是多少?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得出答案老师讲解点评。解:(2)因为函数的图像是直线上的一段,并且经过原点,所以y是x的正比例函数,求得函数表达式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0≤x≤100.(3)由180=,解得x=50.即称得体重为50kg时,秤的指针恰好转了180°.当x=75时,即秤的指针转了270°.四、巩固练习课本练习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有两个层次:(1)如果给出了一次函数表达式,则可直接应
7、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2)如果问题只用语言叙述或用表格或用图像提供了一次函数的情境(有时是隐含的表述),则应先求出函数表达式,进而利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一次函数的应用(一)例1例2练习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利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二、做一做例甲骑自行车以10km/h的速度沿公路行驶,3h后,乙骑摩托车从同一地
8、点出发沿公路与甲同向行驶,速度为25km/h.(1)设甲出发后xh时,甲离开出发地的路程为y1km,,乙离开出发地的路程为y2km.分别求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两个函数的图像.解:略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式画图三、大家谈谈对于上例中甲、乙行驶的情况:1.如果提出“乙出发后多少小时可以追上甲”这样的问题,你如何解答?2.如果提出“乙出发后多少小时可以超过甲”这样的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