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关键词】滋水清肝饮;肝肾阴虚;原发性高血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因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在我国该病仍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提出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的新观点,中医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是其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方案。2007年4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证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组(观察组)和卡托普利组(对照组),即取住院(或门诊)日期和住院(或门诊)号最后两位数相加,再取其和的2位查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3.37±5.62)岁;病程(5.83±72.55)年;高血压分级:1级15例,2级15例;合并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0.97
3、±6.50)岁;病程(6.73±3.69)年;高血压分级:1级11例,2级19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6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1]。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病诊断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况下测得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方可确诊。中医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
4、与用药规范》[2]、《中医心病治法大全》[3]、《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4]拟定。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 口服滋水清肝饮(由熟地黄15g,山茱萸、山药、白芍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柴胡、栀子、酸枣仁、当归各97g组成)。中药材购于湖南省药材总公司,按比例配药,放置专用药袋中加冷水浸泡30min,水量(mL)=剂数×400+400,采用北京东华原煎药机(SystemModelYEF-20)煎药,时间为120min,温度设置为120℃。煎药完毕采用真空包装,每包125mL,冷藏,早、晚各服1包。 1.3.2对照组
5、 口服卡托普利片(由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mg/片),3次/d。首剂从第1日早上12.5mg、中午服用12.5mg、晚上服用25mg开始,之后每次服用25mg。 1.3.3疗程 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观察期间停服与本病有关的其他药物。 1.4观察指标及方法①血压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22、29日每日3次定时测血压,观察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趋势。②7证候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相关症状的变化。采用半定量计分法,主症(眩晕、头痛、耳鸣、五心烦热)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
6、次症(失眠、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其中舌、脉仅做参考,不参与计分。 1.5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疗效标准评定。 1.5.1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且下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舒张压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反而恶化者。 1.5.
7、2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综合积分下降≥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后综合积分下降≥30%且<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综合积分下降<30%。 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7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见表1~表3)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表22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略)表32组患者中医
8、证候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高血压病与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心。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若先天不足或年老致肾精亏虚,不能上充于脑,而致眩晕;或肾精不足,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导致眩晕、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