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19929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4、反复朗读课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教学重点:1、如何精选典型事例。2、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课前预习:1、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相关资料。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前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整体实施:第一课时一、巧妙导入请同学们
2、看屏幕,他是谁?(臧克家)2004年2月5日,我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 臧克家(1905-2004),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人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 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曾说: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
3、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他的,更是我们的尊师,学习这位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伟大的闻一多先生。 1、简介闻一多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查阅的材料。 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新诗集《鸿祝》(1923)、《死
4、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⑵、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谈》《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⑶、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4、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诗: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
5、巨人。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
6、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邀请一位学生同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学生思考:1、疏通字词,把生字词划下来。2、理清思路围绕题目,在臧克家的笔下,闻一多先生有哪两个身份?以此文章氛分为几个部分?(本单元注重培养孩子理清文章写作思路)(1学者2革命家3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提示学生回答。)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再次
7、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简析: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2)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简析: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衔接的?明确: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