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

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

ID:36564147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_第1页
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_第2页
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_第3页
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脊柱结核MRI表现及诊断作者:李秋莉乔聚义席彬刘燕【摘要】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骨髓水肿、骨质破坏、椎间盘异常及椎旁软组织异常和椎管内改变,对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脊柱结核磁共振成像脊柱结核是骨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形式,文献报告占全部结核的3%~5%,占骨关节结核的50%,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阻止病变进展,还可以避免或减少畸形的发生。为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认识,我们对2008年1月~2009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手术病理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36例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1临床

2、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人,女16人,年龄9~63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1个月~2年不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部、腰、背疼痛,多为酸疼或困疼,局部脊柱活动受限。16例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无力症状;14例患者发病早期有发热、盗汗、乏力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3例脊柱后突畸形,截瘫者2例。36例脊柱结核中,22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经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41.2材料与方法我院使用美国GESignaprofile0.2T永磁型开放式MRI,序列矢状位T1WI(TR380TE12/Fr)、T2WI(TR3200TE108/Ef)、FSE

3、IR/FL07(TR2700TE31.5/Ef)轴位T2WI,必要时加冠状T2WI;层厚5mm,层距1mm。平扫+增强扫描,静脉推注Gd-DTPA。剂量0.01mmol/kg。2结果2.1病变部位颈椎2例,胸椎5例,胸腰段7例,腰椎22例。单椎体2例;相邻两椎体26例,3个椎体5例,3个以上椎体3例。2.2MRI的表现(1)椎体的改变:受累椎体T1WI呈均匀低信号12例,混杂低信号26例,等信号2例;T2WI呈均匀高信号5例,混杂高信号31例。椎体形态正常仅信号异常8例,椎体边缘模糊形态基本正常16例,椎体失去正常形态12例,其中合并后突成角畸形

4、2例。(2)椎间盘改变:椎间盘未见异常4例,椎间盘部分受累26例,椎间盘破坏消失6例。呈T1WI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3)椎旁软组织改变:腰大肌肿胀4例,呈长T1、长T2信号;椎体周围及腰大肌脓肿32例,其中右侧腰大肌脓肿形成4例;3例脓肿进入椎管,脓肿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及T2/STIR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4)椎体附件破坏,脊髓受压:24例硬膜囊、脊髓受压,2例脊髓内见长T2信号。3讨论4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首位,以胸腰椎段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

5、0岁以下患者占80%以上。脊柱结核主要通过血型播散,研究表明,也可通过静脉或淋巴传播。初期多伴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局部出现腰背钝疼、姿势异常等症状,其中“腰背僵”是最早最基本的阳性体征。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且能任意切面成像,能准确地显示软组织异常及病灶范围,椎间盘受累,椎体破坏及破坏前的骨髓水肿,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特别是不典型结核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脊柱结核MRI表现:(1)椎体骨质破坏。椎体骨炎是早期椎体结核最基本的病理改变,结核菌侵入椎体导致椎体充血、水肿;椎体前部或中央部由于血供丰富,血流缓慢,结核菌易在此停留,因此,

6、椎体前中部骨质破坏为椎体结核的特征之一。(2)椎间隙变窄是脊柱结核又一重要特点。早期的椎间盘炎多呈长T2信号,椎间盘内出现脓肿,呈混杂长T2信号;其形态变扁、消失,致椎间隙变窄、消失。(3)椎旁脓肿形成。早期椎体结核常伴有椎旁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后可位于椎体前、后方及椎体两旁,表现为梭形或带状,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脓肿常超出病变椎体,累及范围比较大,冠状位显示双侧腰大肌的范围更直观。增强后呈环状强化。(4)脊髓及硬膜囊受压。MRI可显示椎体后方的脓肿、肉芽肿及破坏的椎体压迫硬膜囊及脊髓,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缺血、水肿,呈长T2信号。鉴别诊断

7、:4(1)不典型化脓性脊柱炎,累及椎体少,椎旁软组织肿块以病变为中心,呈斑片状强化,椎体呈均匀强化或中央均匀、周边环形强化,与脊柱结核强化方式不同。(2)脊柱转移瘤,中老年患者多见,常有肿瘤病史及手术史;多居于椎体中后部,侵犯椎弓根及附件,椎间隙一般不累及,呈“跳跃性”征象。其信号呈均匀长T1、稍长T2信号。晚期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均可见于整个椎体的破坏,此时发病部位对鉴别诊断没有意义,增强检查更有意义。均匀强化脊椎转移瘤多见,而脊椎结核少见,环形强化是脊柱结核的特有征象,因此,均匀强化可作为鉴别二者的一个征象。参考文献[1]陆以佳,刘咸璋,刘森

8、,等.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7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