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

ID:36539496

大小: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1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_第1页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_第2页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_第3页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_第4页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化教材 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材料活化教材有效教学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借助教材与自然或人造自然展开对话的过程。教材是经典的教学案例,是教与学的好帮手。因此,只有读懂教材、活化教材,才能做到有效教学。 一、了解新课标的愿景和新教材的特点 新课标有三大愿景:1、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2、要更加方便教师教学;3、要着眼学生素质提高。 在新课标的三大愿景下,所编写的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版式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新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人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新教材编排往往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模式,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更加合理。  新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新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

3、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教学内容的设计形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从“致同学们”“科学之旅”,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忆忆”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总是企图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教材难度明显降低,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埋,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所选素材及知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

4、。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新课标下教师要实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的转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教法观,更需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其中,以教材为本,用好教科书是基础,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核心,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法观是关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例如,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知识无论新老教材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常考知识点(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和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等)。某教师采

5、用以下思路进行了教学:师:刚刚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学习,已经知道了有关杠杆的知识,我想问一下,支点与力的作用点间距离的远近一定给力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吗?生:我想一定是的,小时候玩跷跷板时,坐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的效果不同。同样用撬棒撬石头,支点在不同的位置,效果也是不同的。师: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是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使用杠杆的,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生:根据以前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我想应该是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师:当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也说杠杆处于平衡

6、状态。根据你们对杠杆知识的理解,我们现在要探讨杠杆平衡条件应该从何入手?生:杠杆知识中最重要的五个物理量就是: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要探讨杠杆平衡条件,我想应该是在支点固定的情况下,去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者的关系。师:你说得很好,请坐下。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我们先认识一下杠杆,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说明杠杆平衡(可用直角三角板加以判断)。另外桌面上还有一盒钩码、一个弹簧测力计,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你自行设计一下,如何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同一合作小组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7、(给5分钟思考讨论的时间)。生:我想在杠杆的左面挂上钩码,在杠杆的右面也相应地挂上钩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杠杆就平衡了。师:现在我们共同探究一下杠杆平衡条件。首先,我们要把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一步:我们在杠杆的左面的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压住杠杆的右面,从力臂大处依次向里移,我们共同感受一下,你的右手指感受到的力有什么变化?(学生随着教师做)生:我的感觉是从外向里移的过程中,手所用的力是逐渐增大的,也就是说力臂越小,所用的力越大。师:这是同学们的感觉,是否准确呢?在第一步基础上,我们做第二步:在杠

8、杆的左边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根据第一步的感觉,你猜想一下,在杠杆右边第三个格处,你应挂上几个钩码?生:我想应该是两个。师:好,同学们和我一起验证一下猜想对不对。(学生随着教师做)生:刚好平衡。师:你根据实验能猜出什么样的结论?生:我想应该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猜测:动力×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