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28435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3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3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肝硬化患者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或脏器破裂,也无直接污染途径而发生的腹膜细菌感染。本文就2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求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减少危险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SBP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8岁。23例患者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所有病人肝硬化病史2~22年,Chlid-
2、pugh分级,B级10例,C级13例。诊断符合肝脏病学第二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23例患者入院时诊断SBP者17例,住院过程中发生SBP者6例。1.2诊断依据(1)出现发热、腹痛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2)腹水细菌培养阳性;(3)腹水白细胞≥500×106/L,500×106/L>多型核白细胞(PMN)≥250×106/L或腹水白细胞<500×106/L,PMN≥500×106/L;(4)排除继发感染,其中(2)与(3)中必须具备1条。1.3结果1.3.1临床表现(1)体温:正常9例,37℃~38℃7例,38℃~39℃5例,39℃4以上
3、2例,伴有畏寒4例;(2)腹部表现:腹胀21例,腹痛9例,均表现持续性胀痛,无急性剧痛及阵发性绞痛,腹部压痛15例,反跳痛9例,无腹膜刺激征表现者8例,移动性浊音阳性23例,腹水增长迅速7例;(3)其他:并发肺部感染者3例,肠道感染者2例,肝肾综合征5例,肺结核者1例。1.3.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WBC≥10.0×109/L者8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17例;(2)腹水白细胞≥500×106/L,500×106/L>多型核白细胞(PMN)≥250×106/L者10例;腹水白细胞<500×106/L,PMN≥500×106/L者13例;(3)细菌培养
4、:所有腹水标本均行细菌培养,阳性5例,其中病原菌为大肠杆菌3例(占细菌培养阳性的60%),肺炎球菌1例,肠球菌1例,药敏结果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敏感。1.3.3治疗与转归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和喹诺酮类静脉给药,多数用药7~14天,最长26天。9例曾间断辅以腹腔内注入抗生素(拉氧头孢)治疗2~4次。治愈、好转18例(78.3%),恶化、无效5例(21.7%),其中2例死于肝肾综合征及肝衰竭。2讨论4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其原因为肝硬化时单核-吞噬细胞的噬菌作用削弱、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降低、腹水抗菌活性降低及肠道内细菌异
5、常繁殖等因素综合作用,使细菌易通过肠壁进入腹腔,或通过侧支循环引起菌血症,或通过淋巴液自肝门与肝包膜下淋巴丛漏入腹腔而引起感染。从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分析,超过1/3的患者体温正常,发热症状不典型,热型不规则,腹部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仅占39.1%,无急性剧痛及阵发性绞痛表现,34.8%患者无腹膜刺激征,说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差异很大,容易漏诊。笔者认为,凡遇有临床腹水的肝硬化失代偿病人,都应行诊断性腹部穿刺术行腹水常规检查,才可以尽早明确诊断。如临床中出现下列情况应予高度警惕:(1)不明原因的发热;(2)腹胀加重,腹水增长迅速或不易消退;(3)
6、不明原因休克或/和低血压;(4)病情突然加重,出现黄疸、肝性脑病、肾功能损害;(5)既往合并有SBP病史者。从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仅占34.8%,原因与本组失代偿肝硬化病人大多合并脾功能亢进有关,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占73.9%,故观察中性粒细胞比例更有意义,也可前后比较观察血象变化。本组病例腹水白细胞计数≥500×106/L、500×106/L>多型核白细胞(PMN)≥250×106/L者仅占43.5%,考虑与本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量大或腹水突然增加,导致白细胞计数受到影响有关。腹水常规检查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血清
7、-腹水蛋白梯度、腹水pH值等化验指标综合判定,尤其对腹水白细胞<300×106/L者,参考意义较大。4本组23例SBP的治疗首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采用全身静脉给药或/和腹腔内局部注药的方法,疗程以10天左右为宜,疗效较好。SBP在发病48h内接受合理治疗病情好转达60%以上,若超过48h则好转者仅20%~30%。因此,对于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梁扩寰,李绍白主编.肝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