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24817
大小:6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究仓山小学刘沛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究福州市仓山小学刘沛然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究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德育的实效性又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加强与改进工作的统一,应成为我们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改进德育首先应该从探讨德育的实效性和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入手。目前的教育当中,最需要追求的是一个“真”字,而我们缺的往往就是这个“真”字。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探究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对于一个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
2、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洛克说:“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缺少的。”①可见,以德育人是育人的关键和核心,思考它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根本,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比较多的是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塑造功能。学生是一张白纸,我们决定着纸上的图案。这样一种观念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成为我们所想要的那种模式。相当多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样子,步入社会以后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或者说处于现在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十分复杂、社会变化十分迅速的时代,学生没有那么强的适应能力。因为在学校的时候
3、,如果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学生可以看老师的眼色。老师一点头,他就立刻去做;老师一拉脸,他马上就不做了。当他们在社会上遇到问题时,身边没有老师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这样。199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个法的制定和内容本身就在提示我们,现在学生犯罪的现象低龄化、集团化、恶性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这应使我们对原有的德育观念有所反思,只有讲求实效,追求“真”字,才可能实现道德观念的内化。如果要让学生懂得“尊重”,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因为学生是从教师的身教上体会尊重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从老师的身上,学生
4、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是爱学生的,但爱并不等于尊重。有的教师打着“爱”的旗呈,不尊重学生,甚至伤害学生,一切归结到一句话——“我这都是为你好”。用一个简单的、抽象的“爱”代替实际的尊重恐怕是不行的。我们的爱首先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碰撞过程。当我们老师与学生真正产生共鸣、碰撞出火花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是完美的。北京十一学校新建了一所教学楼,很有突破。教师的备课办公室十分现代化自不必说,而且办公室
5、的中央安排得像是火车里的车厢座。办公室外有一排电话,供学生放学或下课打电话问老师问题用。学生进办公室后,坐在车厢座里与老师面对面谈话。我认为请学生坐下来,和学生平起平坐,是一种了不起的突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一个观念上大的转变,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让学生坐下来,那些尊重啊、沟通啊、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啊,这些都好办了。汉代大思想家王充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像疏食淡饭不改其志的孔子,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忧乐天下的范仲淹,万古忠义的岳武穆,等等。如果把
6、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我们的社会即将跨进21世纪,我们的学生即将成为21世纪的青年。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如果不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就很难培养出健康而高尚的品德。当然,在学习上他们的进取心也将受到不良的影响。总之,德育是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需要我们用一句句实话、一件件实事去打动我们的学生,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又需要我们开动脑筋,采取积极措
7、施去帮助教育我们的学生。参考文献①洛克:《教育漫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第119-120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