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

ID:36465833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_第1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_第2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_第3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误区一、理论研究上的误区  1.理论研究方面的“泛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容不断扩大,包括教学结构改革、课程信息化等内容都全部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系中。内容的“泛化”可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走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理论上的泛化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失去自己的本位,必然导致其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杂烩,失去理论来源与支撑的实践。而且理论上的不断“拔高”必然使广大一线实践者失去实践方向。实践同样存在“泛化”问题。将各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行为都冠以整合的名头,却根本不体现信

2、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实践方面的“泛化”就是无限地扩大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涵盖的内容。只要老师在课堂上应用了计算机或者其他的信息技术工具,就说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了。  2.理论研究方面的“虚化”  在理论领域,“虚化”主要表现为浮躁,不踏实,理论研究不深入,不能够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很多,但是我们很难发现有新意、有价值的文章。甚至还有很多文章是拼凑和抄袭的。“虚化”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实践推进不够,形式“整合”过多。很多研究者和领导都没有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

3、课程整合的目的与内涵,就大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很多实践课例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就是做做表面文章,讲几节公开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有目的地应用到学科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是实实在在地推进。  二、认识上的误区  1.认识上的绝对化与片面性  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技术改革的“全权代表”,似乎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技术而言都是一种“超越”,因而在思想上排斥一切传统教学形式;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

4、术“用”比“不用”强,“有”比“没有”好,认为信息技术用在了教学过程之中就是整合。  在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仅仅是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没有将信息技术深层次的融入学科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之中,使之成为学科课程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变“有形”于“无形”,那么我们说这并不是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只能是一种课程搬家,换了一种形式呈现罢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追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和谐与发展。  2.为了整合而整合  有些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让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的水平

5、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接、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应因此而迷失方向。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感官材料,从而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并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学生通过形象材料来学习,追求的应是思维学习、高级学习和抽象学习,而不仅仅是感官学习、直观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教学中,若仅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6、,学生只能得到直观的、平面的感受,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动手测量,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避免在实际使用时出现错误。  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教育时尚”,而不顾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将信息技术神化了。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欠妥的,是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的。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每节课、每门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需要用时才用,不需要用时就不要滥用,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三、政策上的误区  1.“推动”成为“强迫”

7、  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开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各个中小学校都制定了相关政策。然而,在政策表述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推动”却往往变成了“强迫”。比如,有的学校规定,“35岁以下的老师必须会制作‘课件’,1/2的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多媒体”。这样的政策显然只考虑了可操作性,而没有关注“人性化”;不具备弹性,而具有“强制命令”的性质。因而,这样的政策就只能被视为一种硬性规定,“强迫”教师执行,其执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无形”的政策也对教师造成“强迫”。比如,在许多学校,“公开课、教研课等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

8、不成文的政策。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优、评课”中,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已把“是否使用多媒体”看成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标准,甚至将其视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隐形”指标。  2.偏向硬件建设,忽视“软件”提升  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应用于教学的时间不长,硬件建设滞后、“软件”提升不够的现象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