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

ID:31693196

大小:54.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_第1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_第2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_第3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常见误区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确实有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随着信息技巧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利用,许多教师在实际利用中涌现了误区。1、为应用计算机而应用计算机。在信息技巧与课程整合的实际利用中,教师的课件只是原模原样的照抄书本,把本来书本上的文字、图片等投影到大屏幕上。例如:教师通过课件把课本上“做一做”要完成的填空题标题演示给学生,学生答复后再把答案展现出来。这样的课件内容并没有超出书本内涵,这种整合与靠语言与粉笔的教学没有本质的差别,相

2、反丢了教学之源一课本。教导信息起源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我们不能把信息技巧手段作为获取教导信息的唯一依附,不要认为上课用了盘算机就做到了信息技巧与课程的整合。2、脱离学生实际地投放信息量。由于用上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地搜索到、编辑好与教学相关的信息,作为教师往往认为这些信息很好而且不难,特别是经过几遍准备更加觉得简单因此高估学生实际水平,盲目投放信息,造成学生无法接受,影响教学效率。3、拿来就用,盲目堆砌。由于信息时代,互联网上资料非常多,它既是信息爆炸时代,也是信息垃圾时代。什么可用什么无用,什么可不用,什

3、么不可用,教师没有清醒认识,拿来就用,生拉硬扯,或者盲目堆砌,信息投放不合时宜,结果严重影响教学效果。4、把整合看成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

4、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5、课程与信息技术地位颠倒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从现代的课程理

5、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6、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

6、路。7、放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灵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行者。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是靠教师来设计、造就和创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领导地位是不被代替,也不可缺乏的。在有的信息技巧与学科整合中,这种作用被抛弃了。例如:七年级历史教学中,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都用信息技巧设备代替了,课件的交互性做得很好,可教师成了实现交互的操作者,教师的作用只是点击鼠标。可见,这样的课堂教学相当于让学生看一堂电影,教师仅在应用多媒体技巧而完整放弃了教师的作用。我们强调:信息技巧

7、与课程整合中施展学生主体作用不等于教师不施展任何作用。8、教学模式上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信息技巧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步教学效率,改良教学效果,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过渡。但是教师制作的课件只是把不形象的变形象,把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如数学教师把"解利用题的各个步骤”用课件逐步展现给学生,语文教师把"齐读课文,分读课文”用音响设备代替等等。这种方法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这种方法不过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现代教导方法。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师使用现代

8、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进而积极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