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doc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doc

ID:51132087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doc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有效的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环境中,优化教学过程,创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新型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教育的发展。的确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像一股清泉,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我们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多种信息元素的增添,丰富了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操作能力。然而,根据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的偏差和实践上的误区。以下我就根据我在教学方面的实践,通过几个案例,浅谈一

2、下在实施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希望与同仁共同探讨。误区一:运用信息技术就是好课,不用就不是好课。案例1.在一次九年级的历史教师开设的公开课上,教师在描述荷兰殖民者侵略军部队入侵时的情景时,它充分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把自己置身于侵略军中,手里敲着鼓点,脚下踏着正步,嘴里还是不时的喊着节奏。用她稍加夸张的动作、幽默的语言特点,形象的呈现了一段历史的重现。整个课程极度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但在课后的点评中,就因为没有运用信息技术,而被笼统的定性为失败的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服务于教学课程中,确实给我们的课程带来了亮点。例如:在生物课中讲到血液的循环、肺

3、的呼吸时,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更加直观的、准确的理解所学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更不能一概而论,有信息技术参与的课一定就是优秀的课,没有的就一定是失败的课。例如化学实验课,虽然运用多媒体同样能够把实验的过程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但无法弥补学生在教师演示实验时的逼真性,互动性,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因人而异,有些教师不用信息技术就能把一节课上的很好。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各学科特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实现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误区二:运用信息技术代替了传统教学。案例2.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讲到二

4、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把所有的内容展示在幻灯片上,包括解方程组的整个过程,以及课堂导学案上的练习题的答案。整个课程成为幻灯片的切换课,教师和学生忙的不可开交。虽然运用了信息技术,但只不过把教案和书上的内容搬到了到屏幕上,这和照本宣科有什么区别呢?信心技术固然有它的优点,省时又省力,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是这样的效果未必好。常言道:欲速则不达!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炼,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修改和调整,同时,它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记忆、消化吸收的时间。所以,电脑只能作为一种工具辅助于教学,用于优化教学过程,它不能代替

5、课本和板书,更不能当做新时代教学的“放映机”。误区三:花样太多,偏离实用的价值。案例3.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师在课件中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艺术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flash等等来让学生熟记单词的含义。学生们在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课件里眼花缭乱,不亦乐乎。结果,教师花了很长的时间制作的课件,学生的收获却不容乐观。对于学生来说,图文并茂的信息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采用过多的多媒体技术,反而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疲劳。学生看的多了,听得多了,但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少了。这样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遏制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此外,琳琅满

6、目的信息元素,也使得教学目标边缘化,教学的重点也凸显不出来。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只要我们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从教师本身信息素养出发,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入手,集思广益,创新应用,就能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