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52717
大小:66.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0
《内经病位辨证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经》病位辨证探析【摘要】 辨别病位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许多篇章都谈及了辨别病位这一问题,其定位方法涉及到症状学、病因学、藏象学、经络学、五行学说等诸方面学说,并对后世中医诊断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黄帝内经》诸篇病位辨证的条文进行研究,就《内经》病位辨证原则和定位方法作一阐述。【关键词】内经;病位;辨证 辨别病位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之一,诊断疾病必须辨清病位。因为病位与疾病的轻重、治疗方法的确立以及疾病预后都有密切的关系。在《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中医辨证论治框架中,辨别病
2、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虽然没有专篇论述,但许多篇章都谈及了辨别病位这一辨证时必须明确的问题。《黄帝内经》辨病位的内容,既有表里浅深上下的宏观定位,也有脏腑经络的具体定位。定位的依据涉及到症状学、病因学、藏象学、经络学、五行学说等诸方面学说,并创立了见微知著的全息定位判断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本文就《内经》病位辨证和定位方法作一阐述。 1《内经》的病位辨证 1.1上下定位《内经》已有明确的“上实”“下虚”“上寒”“下热”8“上热下寒”“上气不足,下气有余”的上下定位概念以及具体的辨证内容。如《素问·
3、脉解篇第四十九》:“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1.2表里浅深定位《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灵枢·官能第七十三》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表里
4、是辨别病位内外浅深的相对概念。外有病属表,病位较浅,内有病属里,病位较深。外邪侵犯人体,起初多在浅表,但可以随着邪气的深入,由浅入深。因此外感病在辨证时一定要辨别部位的浅深。《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8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支,则支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
5、,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至于七情劳倦饮食等病因,则直接伤脏腑,病位深,属里属阴。《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曰:“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值得指出的是,《内经》用“表里”辨别病位,其用意在于辨析病位的浅深,判断病势的轻重,对中
6、医辨证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绝非只是用来辨别表证、里证的。 1.3脏腑经络定位《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单就一个咳嗽病症就有“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胃咳”“胆咳”“大肠咳”“小肠咳”“三焦咳”“膀胱咳”等不同名称,并描述了不同的证候特点。相似的脏腑定位内容还有许多,如《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对“痹之客五藏者”之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肠痹、胞痹的辨析,曰:“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
7、痹聚在脾”。又如《灵枢·五邪第二十》:“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素问·8刺热篇第三十二》还有各种脏腑热病的辨析,可见《内经》在辨证上非常注重脏腑的定位。《灵枢》中还有很多经络病症的描述,如“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
8、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者寒慄不复”《灵柩·经脉第十》。可见《内经》在辨证上也非常注重经络病位的辨析。 2《内经》的定位方法 《内经》是如何定位的呢?从《内经》的相关论述上,我们可以发现《内经》的定位依据涉及到症状学、病因学、藏象学、经络学、五行学说、时间医学、全息论等诸方面学说,其主要定位方法如下。 2.1按症状出现的部位分别病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内经》认为天道上下有位,人也同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