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

ID:36320630

大小:10.06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5-09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_第1页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_第2页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_第3页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_第4页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医学影像学-颅脑损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一、头颅影像学(CT、MRI)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先天性畸形其他基本病变的影像描述一、CT高密度:出血、钙化等密度:肿瘤、炎性肉芽肿、亚急性血肿低密度:含液性组织如水及囊肿、脂肪、慢性血肿、气体二、MRI高信号:脂肪、蛋白含量高的物质、亚急性血肿等信号:肿瘤、炎性肉芽肿、急性血肿等低信号:钙化、气体、流动的血液等(一)颅脑损伤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发生率占全身损伤的10%—15%,仅次于四肢损伤,占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CT对颅脑损伤病变可定性、定量诊断,为首选检查方法。CT较MR有如下优点:(1)检查时间短,对难于制动的躁烦病人

2、,可以得到相对满意的结果,也不会因检查时间过长而延误治疗。(2)对急性或超急性的出血,显示较MR清晰。(3)许多检查急救设施可以接近,便于危重病人的随时观察抢救。(4)可对MR检查具有幽闭恐惧的患者,顺利施行检查。(5)费用仅为MR的1/3~1/4。(6)还可以在CT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如血肿定位抽吸,动一静脉漏栓塞等。颅内损伤(1)脑膜损伤:①硬膜外血肿;②硬膜下血肿(硬膜下水瘤);③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内损伤:①脑内血肿(常见部位:脑叶周边部位血肿,特殊部位:脑干、胼胝体及丘脑);②脑室内出血;③脑挫裂伤;④脑水肿(低)、脑肿胀(等D);⑤脑疝。多发性复合损伤:(1

3、)混合性血肿;(二种以上的血肿)(2)多发性血肿(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形成三个以上血肿)(3)复合性脑损伤(血肿挫伤、水肿、肿胀);同一患者常存在多种、多部位损伤,仅以一种或两种为主而己。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定义硬膜外血肿:血液积聚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通常是由于脑膜动脉破裂,也可因静脉窦或颅骨的板障V破裂,常与颅骨骨折并存。硬膜下血肿: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由于桥静脉(脑的浅静脉跨越硬膜下间隙进入静脉窦的短段)撕裂所致,另外,蛛网膜在脑挫裂伤时易破裂,因此,脑表浅静脉出血也积聚于硬膜下腔。硬膜外血肿的影像表现CT:形态呈双凸形、高密度、一般比较局限、边界清楚。因

4、为血肿的张力使局部硬脑膜从颅骨内板剥离,而其周边的硬膜仍紧密粘贴于颅板下。由于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动脉破裂,动脉血常能达到一定容积而在急性期出现临床症状且需手术治疗,故亚急性和慢性硬膜外血肿比较少见,当只有少量出血时(通常为板障静脉出血),则可在慢性期见到等、低密度的双凸形血肿影。MRI:形态、范围同CT;信号异:急性期TI、T2为低信号;亚急性期T1高信号,T2等、低、高信号;慢性期T1低信号、T2高信号。硬膜外血肿(急性期)诊断要点:右额骨内板下均匀高密度病灶。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晰、光整。脑组织受压轻。急性硬膜外血肿KeyPoints:右额骨内板下均匀高密度病灶。椭圆形

5、或梭形。边界清晰、光整。脑组织受压轻。硬膜外血肿(吸收期)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吸收期)硬膜外血肿MRI(亚急性期)右顶叶区硬膜外血肿(慢性期)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MR表现形态同CT,信号同前)1.急性硬膜下血肿:①呈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广。②急性硬膜下血肿造成脑室压迫及中线结构移位常比硬膜外血肿更加显著。③注意:如果窗宽窗位不当,则薄层硬膜下血肿将无法与颅骨分辨而可能被漏诊。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①可为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新月形影;②等密度血肿与脑皮质难于分辨,但注意脑回受推内移,虽无密度差异也可肯定等密度血肿的存在,③增强扫描,脑回稍有强化而血肿不强化.3.慢性硬

6、膜下血肿:①一般呈低密度,但血肿包膜的毛细血管可破裂发生再出血而呈混杂密度;②形态可为新月形,半月形甚至双凸形,后者是因液体大量进入而使血肿张力甚高。③血肿包膜呈线条状稍高密度,增强扫描有强化,时间很长的慢性血肿可见包膜钙化。硬膜下血肿(急性期)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硬膜下血肿(慢性期)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MRI(亚急性期)范围边缘合并骨折跨越骨缝形态合并挫裂伤作用点硬膜外小光多极少弓形少同侧硬膜下大波浪少多新月带状多对侧硬膜外、下血肿的鉴别混合性脑损伤外部性脑积水此病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病因不明,有报道与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感染,外伤有

7、关。CT表现:额、顶蛛网膜下腔、纵裂前部和鞍上池、外侧裂池呈扩大性改变。两侧对称。脑实质无明显受压移位;脑室系统一般不大或轻大(多见于额叶);脑实质密度均匀。随诊可见其渐恢复正常(1-2年)外部性脑积水鉴别诊断1硬膜下积液:病变局限,脑实质受压。2脑萎缩:脑实质密度正常,脑室及脑沟均扩大。3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实质密度减低。硬膜下积液(CT)硬膜下积液MRI脑萎缩MRI外伤后脑萎缩和脑软化缺血缺氧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因蛛网膜下腔的皮层V破裂出血;脑室内血肿也可随csf到蛛网膜下腔。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