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1789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论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熏陶摘要:新课程关注人的发展,因而德育教育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渗透,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熏陶双赢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经常怀着无限赞美和敬畏的心情看待的东西有二,其一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其二便是内心的道德规律。可见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更关注人的发展,因而德育教育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生的德
2、育教育不能单纯依赖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它还可以广泛渗透于各自然学科之中。因此,我们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如果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渗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辩证法和人格素养等方面的渗透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一、用灿烂的数学文化燃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我国数学也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从远古的《九章算术》到当今的《陈氏定理》,从“圆周率”、“勾股定理”到今天的“高
3、等数学”4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彰显着中国人超凡的智慧,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成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当我们的学生胸无大志,贪图享乐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对他人缺乏仁爱之心,对国家对民族缺乏大爱之情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信心和勇气的时候,我们可用这些光辉的数学史实来激励他们,用这些先辈的事迹来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集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刻苦钻研和吃苦耐劳的崇高品质,让他们树立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学习的远大理想。比如:我国古代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值计算精
4、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数的人;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学习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仍顽强拼搏,终于以“哥德巴赫猜想”让世人惊叹和折服;数学家华罗庚虽然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才华横溢,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原本平凡的人却在数学史上创下了非凡的事迹,他们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因此,让当代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数学英雄”,其意义也是非凡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二、凭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和数学价值观。人人都说数学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其实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却蕴涵了不少哲学思想和美学价植,而这些思想和价植却是隐性的、潜在的,需要我们去努力
5、挖掘和发现。(一)、数学中的辨证关系。首先,数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代数中的加与减、正与负、有理与无理、有限与无限、已知与未知等等,它们都是对立的双方,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负数的引进使加与减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解方程过程中,由于未知数的参与,实现了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又如:整数集是一个无限集合,但就每一个整数集而言又是有限的,因为如果任意给出一个数,我们就可以立刻判断它是否属于整数,由此看来,整数集又是一个完成了的集合,是一个有限的概念。其次,数学又是变化发展的,许多公式、定理、法则等都是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
6、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和应用的。(二)、数学中的美学价值。数学仅管枯燥但并不乏味,它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也有对称美、比例美、和谐美、简洁美等,就对称美而言,代数中有多项式对称、方程对称和恒等式对称,几何中有图形对称、轴对称、面对称、旋转对称图等等。简洁美体现的是数学的计算、论证或表达应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和谐美体现了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统一关系。总之,数学中的辨证思想和美学价值就象自然界中的空气一样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只要去努力发现它,养成辨证的思维逻辑,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才有可能极大地产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三、以教师的人
7、格魅力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4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充分说明了人格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所谓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借自身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德育教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熏陶和潜移墨化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要在仪表举止、语言态势、思维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魄力、方式,甚至字体的漂亮、数学图形的精美等方面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觉,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熏陶,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其一:仪表举止。教师在其服饰和教态上应时刻焕发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尤其应善用表情、姿态、手势等对学生
8、进行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