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31969
大小:1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1.黄爱华:一“问”能抵许多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问”能抵许多问——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圳市黄爱华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黄爱华刘全祥对问题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乃至世界数学教学的一个传统。然而,从国际视野来看,虽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早就形成了共识,很多有识之士也做出了宝贵的尝试。但是以往的研究更多放在提问的技巧性上,在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下功夫,为了“牵引”而“问”,真正为了“不教”而“问”、“不问”而“问”的研究还很少。由于缺乏整体架构和布局,教师的着眼点更多局促在知识的分解上,因此呈现的依然是“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问题”,问题繁、杂、小、碎的现象没有根本得到改
2、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力图通过两到三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炼大环节,构建大空间,生成一种多线交融,分层并进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本文尝试从几个角度来阐释大问题的内涵、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大问题?不妨先看教例。例一,《百分数的认识》(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在初读课题后,教师在学生提出的雏形问题上,梳理出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百分数?很明显,上述几个问题涵盖了百分数的意义、特征、作用、适用范围,并力图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一开始,就有利于学生对整节课所
3、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架构和整体把握。例二,《圆柱体的表面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课前,教师让学生做了三件事:一,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二,写出制作的步骤;三,记录制作过程中的发现。课堂交流时,重点讨论:制作圆柱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如果要你教别的班级学生制作圆柱,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第一次做圆柱体,学生一般都是先做圆筒再做底面,但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圆筒是空心的,稍一受力就容易变形,这样,绕着圆筒描圆就很麻烦。而且沿着描出来的曲线剪圆也很麻烦!一不小心就把辛辛苦苦描出来的圆剪坏了!因此有经验的学生会换一种方法——先做底面再做圆
4、筒,而这无意中触摸到这样一个事实: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应该说,这一事实是课堂的课眼,文本的文眼,是圆柱表面积教学的矛盾聚焦点。某种程度上抓住了这一事实就是抓住了课眼、文眼、课堂教学的关键。响鼓重锤,纲举目张!例三,《两位数乘一位数》(北师大版课程标准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创设情境,提出“12×4=?”这一问题后,课件呈现如下要求:自学课本,思考讨论:1.如图①,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时候,加数4只要和2相加就够了,为什么乘法竖式中4既要和2相乘(如图②),还要和1相乘呢?2.12×4的乘法竖式能否写成如图③的形式?这两个话题别
5、具一格,每一个话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广泛而深刻。学生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花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只有深刻洞察了教材上提供的各种算法(如图④)的内在联系,才能解释上面两个问题。这样的教学问题,把学生沉沉实实地引入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算理的探索之中。例四,《三角形的认识》(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四年级下册),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尝试画了一个三角形。教师依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三个问题:1.你画的三角形和别人画的三角形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如果一样,什么地方一样?2.每一个角都只有一个顶点。强调了三个角,为什么还要单独强调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角形的特征能不能不
6、写三个顶点?3.“三角形”这个名称强调的是角,为什么定义三角形时,是用它的边长来定义的呢?“妙在这一问”、“一问能抵很多问”——从这三个话题的设置,我们能隐约感受到“大问题”教学别具一格的特点和魅力——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来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上四个案例,从内容来看,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从教法上看,有先学后教和先教再学,并且涵盖计算、概念和空间与几何几种课型。但是,不管哪一种课型,所有的“提问”、“问题”、“话题”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共同的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课堂活动上也表现出共同的特点
7、——都能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学习研究之中。这种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话题”或“活动”,就是我们说的“大问题”。二如果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大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一些明显特点:在知识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深度研究的主导力;在过程方面具有支撑一个教学板块的张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活力;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形成动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以例二为例。如图⑤,这两个问题看似随意,实质却互为铺垫、层层递进,直指新知的核心和关键。具体地说,12×4=18,部分学生仅凭直觉就可断定不对。因为“1
8、0乘4等于40,12比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