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20585
大小: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9
《《求谏》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求谏》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到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积累文中的“藉、寻、刍荛”等文言词汇。教学过程:一、《求谏》产生的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完全是制度化的,皇帝批阅百官奏章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但决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尚书省负责具体贯彻政令。但
2、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明太祖朱元璋时,甚至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 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之一。百官的奏章疏报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皇帝所倚重。唐代的谏官各有分工,散骑常侍掌管规谏讽喻皇帝和朝廷重臣之过失,谏议大夫负责谏论分析朝政的得失,补阙、拾遗之官负责朝仪供奉等事务的讽谏。如果遇到重大的军政事务,就在朝日御前会议上提出;若只是一般政事,
3、则可以随时以书面形式上奏。 唐制规定,在宰相入宫内与皇帝研讨政事之时,谏官亦可以同入参加讨论;而当谏官与皇帝研讨政事时,则可以无须先通知宰相,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系统行使监督职能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有一定关系。以后,谏官制度又有所变化,不过,大臣对皇帝的规劝权实际上有所缩小。 谏官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今的有识之士都从各个方面论证过纳谏之益,历史也证明了纳谏可以减少君王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而拒谏饰非则可能带来国家覆亡的
4、危险。吴兢曾上疏玄宗极言“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一方面说“自古上圣之君,恐不闻己过,故尧设谏鼓,禹拜昌言”,另一方面说“不肖之主,自谓圣智,拒谏害忠,桀杀关龙逢而灭于汤,纣杀王子比干而灭于周,此其验也”。为了增强说服力,吴兢还就近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以为尧、舜莫己若,而讳亡憎谏,乃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大臣苏威欲开一言,不敢发,因五月五日献《古文尚书》,帝以为讪己,即除名。萧瑀谏无伐辽,出为河池郡守。董纯谏无幸江都,就狱赐死。自是謇谔之士,去而不顾,外虽有变,朝臣钳口
5、,帝不知也。身死人手,子孙剿绝,为天下笑”;另一个是唐太宗,“好悦至言,时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杜正伦、高季辅,咸以切谏,引居要职。……当是时,有上书益于政者,皆粘寝殿之壁,坐望卧观,显狂瞽逆意,终不以为忤。故外事必闻,刑戮几措,礼义大行”。 2.《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该书共分十卷四十篇,因其
6、编辑是“随事载录,用备劝戒”,所以每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每卷大体上也有一个中心。它并不拘于描述具体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列举那些对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君臣言行,显示贞观年间的政治面貌。分别讨论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都各有专门论及。可称得上“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 全书以《君道》篇为首,《慎终》篇为止,这种编排方式是有很深的寓意的,体现了吴兢的政治思想。 吴兢认为
7、君主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皇权是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特权,皇帝的英明或昏聩对全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有眼光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必然格外注重君主的个人素质。如唐太宗自己就很重视“君道”问题,他既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政治理论家,唐太宗在辞世的前一年(贞观二十二年)曾撰写了《帝范》一书,赐给太子李治学习。此书后来与《贞观政要》一道成为后世帝王的政治历史教科书。由此可见,“君道”乃是唐太宗政治理论思想的核心,吴兢是深得
8、其中三昧的。《贞观政要》的其他各篇基本上都是围绕“君道”这一中心思想而发挥的,是“君道”在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慎终》篇为全书之末,体现了作者期望帝王能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的深意。自古“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历史上的众多君王往往功成而德衰,就连唐太宗这样的英主也不能免。贞观中期以后,李世民面对自己的文治武功,骄逸情绪逐渐滋长,在用人、纳谏、司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傲物”的倾向。为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