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09564
大小:40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1.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选修2-1鲁辉1.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充要条件是本章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高中阶段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为学习数学推理打下基础。本节课逻辑思维比较强,所以本节课以生活的例子入手,加强对概念理解。(二)教材分析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了今后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2、这三个概念,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与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的感知、形成、理解和深化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思维的严谨性,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判断给定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中,是的必要条件的理解;如何判断是的什么条件。(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3、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姚明大家都认识,他说过很多很经典的话,其中有一句给我留下来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话语中有两组关键词:“努力”和“成功”;“放弃”和“失败”。每组中的两个词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6页共6页岳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选修2-1鲁辉二.给出定义下列两个命题中:⑴、若,则;⑵、若,则;命题⑴为真命题,命题⑵为假命题。一般地,“若,则”为真命题,是指由通过推理可以得出。这时,我们就说,由可推出,
4、记作:,并且说是的充分条件,是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既有,又有,就记作:。此时,我们说,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显然,如果是的充要条件,那么也是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那么与互为充要条件。三.例题解析:例1、下列“若,则”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是的充分条件?⑴、若或,则;⑵、若,则为增函数;⑶、若为无理数,则为无理数。解析:命题⑴⑵是真命题,命题⑶是假命题。所以命题⑴⑵中的是的充分条件。例2、下列“若,则”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是的必要条件?⑴、若,则;⑵、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
5、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⑶、若,则。解析:命题⑴⑵是真命题,命题⑶是假命题。所以命题⑴⑵中的是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例1和例2中的命题分析,完成下列表格。题号(用或填空)(用或填空)是的什么条件?例1⑴是的充要条件例1⑵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第6页共6页岳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选修2-1鲁辉例1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例2⑴是的充要条件例2⑵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例2⑶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小结:是的什么条件,有以下四种情况:①、若,且,则称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若,且,则称是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且,则称
6、是充要条件;④、若,且,则称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四、习题精练练习1、在下列各题中,是的什么条件?⑴、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⑵、,:,:。练习2、设是等差数列,则“”是“数列是递增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练习3、“”是“”成立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练习1⑴、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⑵、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练习2、C;练习3
7、、A。小结:判断充要条件的三个步骤:第6页共6页岳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选修2-1鲁辉①、认清“条件”和“结论”;②、判断“条件结论”和“结论条件”的真假;③、根据推导的结果和定义下结论。五、拓展延伸练习4、已知,⑴、如果,那么是的什么条件;⑵、如果,那么是的什么条件;⑶、如果,那么是的什么条件。解析:练习4、⑴是的充分条件;⑵是的必要条件;⑶是的充要条件。小结:判断充要条件,除了从概念的角度去理解之外,还可以从集合的角度去理解,利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加以判断,要尽可能的用图示法、数轴等几何方法,
8、直观的简化了解题难度,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六、高考链接:1、(2015年湖南卷(理)T2)设、是两个集合,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5年湖南卷(文)T3)设,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1、C;2、C。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这三个概念;分清了是什么条件的四种情况;掌握了判断充要条件的三个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