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方法

ID:35920730

大小:108.37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4-25

数学阅读方法_第1页
数学阅读方法_第2页
数学阅读方法_第3页
数学阅读方法_第4页
数学阅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阅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阅读方法初探          两河口中学  方春红数学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从阅读内容上划分,它具体包括阅读引言、阅读概念、阅读定理、阅读公式、阅读例题、阅读材料等等。不同的阅读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下面我就阅读内容体现出来的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一、阅读概念1.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要能够将各种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2.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3.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二、阅读定理1.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2.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

2、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3.要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4.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伸。例如:在进行相似图形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找准一个核心就是对应关系,两个方面就是边和角。同时拓展了相似三角形和多边形的证明方法。联系了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不同。三、阅读公式1.要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2.要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想法子记住;3.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例如:我在教学《因式分解》这一章节时就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凡是两项和三项的

3、不同都应当采用不同的公式。同时对各个公式的结构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包括各个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征对比、公式的应用条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四、阅读例题1.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2.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3.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在数学课本中有很多例题还没有被我们很好地应用,例如在学习《不等式》这一章节时,书中的例题都非常简单,最好让学生先自己读例题,做类似的习题,来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五、阅读应用题阅读教学最好载体是应用题,而应用题的教学,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在思维方式上多

4、加指导,先按一定“程序”进行引导阅读,形成一定的模式,待学生有了一定能力后,再进行变式训练。例如可进行这样的方式:题中的几句--这道题是属于什么类型--题中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等。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用题的难度,进行示范阅读,抓住字词句,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或列表或画图或列式理清关系,从而渐渐掌握阅读要领,达到熟练程度。阅读训练时,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分析,明白其内含,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把题目浓缩,减化,达到缩小跨度的目的。对于关键词,有时还需划上着重记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关于阅读教学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

5、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生活经验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做一个会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人,并经常引导学生用类比法比较生活中的问题与考题之间的异同,更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策略的实施,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对课前预习的思考鸭子口乡中心学校   田贵喜“初中数学有效性阅读”课题研究中,有老师倡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更有教师要求学生每课必预习。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教师如此安排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但预习能达到这一目的吗?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有如下弊端:一、易造成学生的一知半解或不求甚

6、解。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对学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大多数学生也仅此而已。老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认为自己已掌握而不进行积极的思考,造成对知识点的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例如,在“分式方程”学习中,如果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就会发现分式方程容易产生增根,也知道解分式议程方程后要验根。试想,又有几个--学生真正明白了增根产生的原因?没有弄明白增根产生的原因,也就不会明白验根这一步骤的必要性,这样的学习无疑是被动的。相反,如果不安排学生预习,老师先让学生学会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去求解,而且先不要求学生验根,当学生解完方程,发现解出来的根令原方程中的分母为零的“不可思议

7、”的现象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会对增根有明确的认识,也会意识到解分式方程需要验根的必要性。二、易造成学生进入毫无悬念的课堂课堂有时是需要制造一些悬念的,借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提前预习,会淡化这种悬念效果的产生。教师要讲授的知识学生早已做到心中有数了,课堂也就失去了某种神秘感,这就如看魔术表演,没有揭秘之前,看得如痴如醉,觉得不可思议,而当揭秘之后再看,你还会有兴趣吗?例如在“乘方”的学习中,有教师这样设计:同学们想上月球去玩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