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ID:35671429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日益被重视,运用这种手段制作的课件广泛被使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种课件具有生动形象,扩大课堂容量,拓展课堂时空,加快信息反馈速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特点,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模式的不足,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益。一运用课件提高教学效率。1课件应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

2、。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启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使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事实。多媒体教学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2、课件应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将一个个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机强大的演播功能展示出来,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3、的教导;而且能够使的学生在持久的兴趣支持下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本质联系和客观规律,从而有利于历史能力的培养!3、课件应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运用CAI手段使教学方案设计,更加严密完善,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不仅激发了学生课堂上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在课堂上就能够及时的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符和因材施教原则,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二、利用光盘在电脑上辅助历史教学现在有许多用于历史教学的光盘,光盘存储知识的容量大,表现力强,并

4、且都有影视、文字材料、图片等。如:新华社音像中心新闻编辑部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百年百事》和《世纪中国》,记载了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本末,并配有相应的录音解说。另外,西北大学编写,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制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多媒体光盘《中国通史》,内容包括图片、影视片断、录音解说和文字资料等。利用这些光盘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从无声图片走向有声影像,变黑白世界为多彩世界,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半而功倍。三、利用校园网

5、优化历史教学(一)、历史学科网络化教学具有可行性从网络的特点来看:20世纪60年代"网络"作为全新的概念出现,90年代便达到高潮,网络发展异常迅速。目前国际Internet、局域网和宽带校园网搭建起的信息平台不仅具备时空的无限延伸性而且在信息获取方式上突破了单向、被动、封闭的传递限制而具有平等、交互和开放的特点。平等性:网络的"非线性"结构决定师生获取信息的机会平等,学生可以瞬间穿越时空的界限,漫步在"历史的丛林";还可以快速地上网下载有关史料,体验与老师合作的快感。交互性:通信网络的四通八达,可

6、以实现老师与多个学生间的远程教育。开放性:网络的强大是可以广泛利用各种信息资料,真正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例如:历史课上我们谈到"贞观之治",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搜狐"、"雅虎"、"新浪"等相关网站,再键入"中国古代史"或"贞观之治"等关键词搜索,便马上可以收集到洋洋大观的相关资料。("搜狐"仅用了0.072秒便找到相关信息,约1848条;"新浪"则找到2000多条。)由此看来,网络的开放性确实可以使信息资源的共享异常快速、敏捷和方便。网上大量的信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些信息不仅可以

7、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教师应具备敢于探索和锐意进取的勇气和精神。网络化教学是一新鲜事物,起步阶段必然需要教师的大力推进。教师们要勇于破旧立新,更要努力学习,不断充电,不轻言失败。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优化历史教学过程,使师生双边交流更加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在中学教学领域中的逐步推广、普及,它在发挥和体现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协同性等方面将会起到更

8、大的作用。总之,历史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适应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变,在教学生学会的同时,更重要地是教学生会学。所以,在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叫学生背死书,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埋没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唯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不仅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而且使之终生受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