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看教育技术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

ID:35516565

大小:16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5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_第1页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_第2页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_第3页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_第4页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只眼看教育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非常感谢程建钢教授和张玲院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在这个会上发表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在我之前作报告的都是教育技术专家,在我之后作报告的也都是教育技术专家,只有我一个人不是。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个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学科教师。因为我在专职从事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之前,曾经在医学院担任过二十多年的生理学教师。之所以把发言题目定为“一只眼看教育技术”,是因为有人写过三只眼看教育技术,我没那么大本事,只能一只眼看。一只眼看难免会不全面,难免有偏见,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讲得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发现我们教育技术喜欢高屋建瓴,常常采用一种由上至下的研究范

2、式,比如,由几个权威的专家学者研究出一套政策、规范,然后通过行政体系向全国推行,至上而下地推广实施。这样做有它的好处,容易让教育技术很快就在全国普及开来;但也有缺点,就是容易一刀切,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前不久我在网上与首都师范大学邢红军教授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是否错了的问题发生了争论,就与这种情况有关。所以我想我们也应该有一种由下至上的研究范式,我今天就想以一个学科教师的眼光,一个学科教师的视角来谈谈对教育技术的看法,看看我们学科教师是怎样看待教育技术的?他们对教育技术有何希望?希望教育技术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    我理解的学科

3、建设包括学科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下面我一一谈点零散的看法。 一、学科体系   说到学科体系建设,就离不开学科的定位问题。我看过一些论证教育技术逻辑起点的文章,有人认为教育技术逻辑起点是教育,也有人说是技术,还有人说是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或者是媒体。但我看来,教育技术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教育(教学)与技术的桥,一座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桥的这头是教育(教学),那头是技术;这头是理论,那头是实践。我们是站在教育和技术、理论和实践“中间”的那个人。教育技术既不是教育(教学),也不是技术,而是把教育与技术联系起来的策略和方法;既不单单是

4、理论,也不单单是实践,而是一种实践化的理论和理论化的实践,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和样板。教育技术的任务是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寻找合适的理论与技术,用理论和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同时根据教育(教学)需求,对技术提出要求,为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根据实践的反馈,对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正,对理论的创新做出贡献。    前不久,教育技术曾发生更名风波,有人主张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当然不好,把教育技术变成了一种技术;也有人主张更名为信息化教育,我觉得也不合适。信息化教育这个帽子太大了,需求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而不单单是我们这些搞教育技术的人办得到

5、的,每个学科都需要信息化,所有教师都要参与。我们顶多只能做好我们自己这个学科的信息化,同时给其他学科做一个样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罢了。    举个例子,鱼牛童话大家都熟悉,这是建构主义理论爱举的一个例子,他试图说明知识是不能教的,只能自主建构。在这个故事里,青蛙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鱼是学生,它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教育(教学)。由于鱼从来没有看过牛这样子的动物,所以当青蛙向它描述牛的一些特征时,鱼把这些特征加在了鱼的身子上,结果变成了“鱼牛”。这时如果来了一只螃蟹,告诉青蛙,你可以用相机或者录像机把牛的形象拍下来,拿给鱼看,就解决这个问题了。这就是

6、我们教育技术人应该干的事情。教育技术人就是这只螃蟹,它做的既不是教育(教学),也不是技术(做相机、录像机之类),而是把这种技术介绍或传授给教师,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在自己的学科里从事教学工作,但更多的还是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教育技术领域里存在一种“断桥现象”,造成了本学科的尴尬。这就是懂技术的人不懂教育,懂理论的人不懂实践。这只是我个人的直觉,也许是偏见。可能与我来自教育技术中心这个系统有关,我与专门从事教育技术教学与研究的学院派专家接触不多,你们都是懂得教学的。有次我去北大访问,听赵国栋教授说,北大

7、的教师都很牛,他们做教师培训时不敢跟教师讲教学方法、教学理论这些内容,因为教师会反问:你懂教学吗?他们只能给教师讲技术。但在中大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每次跟教师们讲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这些内容,教师们都很服气,从来没有人质疑我:你懂教学吗?因为我本身就是学科教师出身,我都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讲这些理论的。但我们有些专家给学科教师讲很多理论,看上去很高深,但教师们不买账,因为很难付诸实践,跟实践不是一回事。我们从技术与理论的此岸,划呀划呀,总是到不了教育和实践的彼岸。(笑声)     “教”、“技”之争是教育技术领域的老话题。 一方主张应该以教育

8、(教学)为中心,另一方认为应该以技术为中心,后者可称为“技术中心论”。他们的观点是如果不以技术为中心,教育技术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就与教育学、教学论拉不开距离。这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