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

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

ID:35488556

大小:56.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_第1页
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_第2页
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_第3页
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_第4页
资源描述:

《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维能力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z

2、的一条主线。首先,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教学各个阶段。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从学生进入小学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时,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时,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

3、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学生接触数学的初始阶段如果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将很难纠正。其次,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堂课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试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

4、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在加深印象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堂课的始终,要么选取一堂课教学结束时才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训练思维能力,要么专门上一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堂课内或一堂课的某个环节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当然

5、,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而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取代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任务。第三,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

6、,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具有长方形的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在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比如:(3+4)+6=3+(4+6),先把3和4相加再同6相加,与先把4和6相加再同3相加,其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

7、37+48+5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总之,数学教学与思维紧密相联,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乃至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