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9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9

ID:35441697

大小:56.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9_第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9_第2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9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2、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K拓展笊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二、朗读《渡荆门送别》。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

2、想感情。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三、分析诗歌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一一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來,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一“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來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

3、,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彖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一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屮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來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

4、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四、品味情感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一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总结。——《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教学目标: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

5、容。2、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品析诗歌的过稈中读出诗人蕴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导入: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來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Z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二、作者简介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

6、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三、读准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2、明确诗歌节奏。【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尤其是律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四、读懂诗歌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吊古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3、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初临此地

7、,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颈联诗人不远万里來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

8、來,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