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79693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6
《【教学设计】渡荆门送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详案西乡县第三中学朱晓岚一、导入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饱读诗书,又睿智勇敢,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让我们共同领略古诗的魅力与风采,我来说诗歌的名字,你来背诵作者与诗句。大家准备好了吗?从大家铿锵有力的回答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必胜的信心。好,一首思恋家乡与亲人的小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二首: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看来说大家饱读诗书,还真是名不虚传啊。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今天我们一起学
2、习李白的一首别有情味的小诗《渡荆门送别》。二、古诗鉴赏四步法鉴赏古诗有方法,首先,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种方法,那就是古诗鉴赏四步法:1.自由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结合背景,做到读得流畅,读懂诗意;3.抓住诗眼,做到读出韵味,读出深情。4.赏析景物,做到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接下来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三、“别”有韵味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及诗句的停顿。下面就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一会请大家来展示你的风采。这几位同学都做到了读准确,也读出了诗歌的韵味。可是要想读懂、读情、读境,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接下
3、来我们就要去了解李白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情。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主了解学案上的作者介绍及背景介绍。好,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到底对李白了解多少,是否已经明确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杜甫给予李白高度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曾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可谓是豪情
4、万丈,踌躇满志。《渡荆门送别》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此时,25岁的诗人李白,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他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
5、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四、“别”有诗意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相信会对大家疏通诗意有很大帮助。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与尾联共八句。下面就请大家继续朗读诗歌,结合学案自主学习与巩固练习部分,逐句翻译,疏通诗意,看一看诗歌的每一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首联两句: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你能说说这两句交代了什么内容吗?对了,这两句是叙事,交代了作者“渡荆门”的目的。朗读的时候平实一些就可以了。)颔联两句: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这两句是作者出了荆门山之后看到的长江两岸的实景:山、原野、江、大荒。)颈联两句:月亮
6、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霞在江水上空凝结,成为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尾联两句: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下面让我们共同疏通一遍诗意。现在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那么就请大家带着对诗歌的理解,齐读诗歌。五、体悟诗情同学们已经把诗歌读得非常流畅了,但是我们还要读出感情。那么,我们如何抓住这首诗歌的诗眼呢?请大家思考:诗歌中抒情的诗句是哪两句?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
7、。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这也是这首离别家乡的诗歌的独特之处。)尾联两句凝结为诗人读故乡的深沉的眷恋与惜别之情,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把语调放低沉些,语速舒缓沉稳一些。下面就请同学们,揣摩尾联两句,酝酿感情,尝试读出作者的浓浓乡情。一会儿,找两个同学展示一下。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倾听,听后给出评价。请大家用饱满的感情,齐读最后两句。同学们已经能把诗人的深沉的乡情读出来了,那么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