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

ID:35434357

大小:65.8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_第1页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_第2页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_第3页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_第4页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课堂因预习而精彩[修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课堂因预习而精彩——老方法新理念安吉外国语学校黄琴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和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时代。面临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党和国家把提高国民索质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亡的高度來认识,这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通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具有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审美等基木素质,以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耍。其中“学会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实现自我的途径,终身学习的基础。而课前预习是学会学习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

2、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2前学生口学新课的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的认识过程。课前预习它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中运用课前预习是否恰当?让学生自学数学书上的所呈现的知识结论,会不会客观上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而且通过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知识的结论,我们的数学课堂还需要探索什么?而且预习后的课堂教师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些现实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能否预习决定着听课的效果,对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预习能使“双基”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能有效地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充分地预习也为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赢得了时间,

3、因此也就赢得了知识拓展的时间。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预习而变得精彩。学生的预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的逐步培养。一、预习策略:①师生一起,摸索预习方法。由于学习一开始摸不着头脑,教师就利用空余时间带他们一起进行。比如:在门学小数乘法的时候,先让学生把规定的内容通读一遍,然后再读一遍,读时要进行圈圈、划划、在一句话的重点部分用着重号点出来。再通读的基础上,闭上眼睛让学生冋想,我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会做相关的题目吗?如果还不行,就回过来再看看。②学生带着提纲预习。提纲集中反映学习的重难点,自学提纲的基本成本包括:知识点提示、学习思路的提示和对需要思考问题的

4、提示。例如:预习《质数和合数》1、弄清各种相关的概念;2、什么是质数,合数?3、哪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区别;4、怎样判别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判断的方法是怎样的?5、你对于这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①学生自己预习。在引导学生的预习中,一是让学生填写常规预习卡。当学生预习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放手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书屮提供的材料先独自思考并整理预习的收获,简明扼要的填写常规自学卡。预习卡要填写两部分内容:我学会了()和我不明白(),其间要鼓励群体成员尽可能多地提岀新颖创见,因为新颖的创见为后继课堂中的多向互动奠定基础;二是让学生课前收集学习资料。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

5、时代,收集信息和学习材料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课前收集的材料越齐全,课堂就越异彩纷呈。例如:活动课《用水屮的教学问题》就需要学生收集一些资料:世界上水总量有多少?其中淡水资源占儿成?中国水资源情况怎样?人均用水量是世界人均水量的多少?我县口来水年用量是多少?够多少人使用一年?再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课前查阅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如何计算出圆周率的过程。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一次体验。精彩片段回放:下面是学生的两则预习笔记自学内容精彩片段《质数、合数》我明白了质数和合数是按照约数的个数来分的。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别

6、的约数,也就是说只有2个约数;而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也就是说最少应该有3个约数。可是判断一个数是约数还是合数好象比较麻烦,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呢?明天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再说。(五四班徐杭同学)《能被2、3、5整除的特征》通过阅读知道了能被2整除的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个位上都是0、2、4、6、8的数,也叫偶数或者是双数(0除外)。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又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来观察一下:有10、20、30、40…100、200……,哈哈,我发现它们都是10的倍数,10是由2x5来的!那么同时能被3和2整除的数呢,我们也来观察一下,有6、12、1

7、8、24等是6的倍数,也就是3x2的倍数!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规律,要同时被两数整除,就要先将两数相乘后,在乘一些自然数所得出的积就是了。例如,能被5和8整除的数就有5x8=80,40x3=120……(五四班孟看看)二、实践后的反思:预习为互动的课堂奠定了基础当学生预习后对所学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那么我们的课前预设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备课前,教师应查阅学生的常规预习卡,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对新知识完全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的信息,及时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从这种意义上來说,教学预案是在师生互动过程屮产生的,这样的教学预案更适合学生的

8、“认知区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案例描述:圆的周长案例1、案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