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85703
大小:55.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浅谈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教学案例)平凉五中马琳和中学生直接交往,他们会告诉你许多苦恼。这些苦恼除有些属于思想问题,性格问题和习惯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比较复杂。比如:学习中越是想弄懂的越是听不懂,越是想记牢的越是忘得快;生活上感到乏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时明知道眼下该干什么,可就是不想动手;课堂即使强迫门己集屮注意,也是“眼在黑板,心在窗外”;知道己成绩下降,可还是看到课木就腻烦,打瞌睡;懂得作业该怎么做,可做岀来往往有错,还检查不岀等等。用中学生自己的话讲,是种“说不出來的难受”。这类苦恼,既有
2、生理因素,显示了中学生青春期來临的某些特征,又有心理因素,他们这是陷入了一种综合的心理疲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多种心理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调和紊乱。上述的认知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意志力减弱,手脑协调性降低,情绪异常,对一切事物都“兴味索然”,就是典型症状。一般说來,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感受到轻度的暂时心理疲劳还是正常的,个体可以调动自身的心理潜能来维持心理功能的平衡,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不注意及时消除,而是人为的强制个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那就会加重心理紧张,失调和紊乱就会口渐明显。据在与
3、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初步估算,FI前具有明显症状的中学生约20%以上,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中差生多于优等生,高年级学生多于低年级学生。陷入心理疲劳的学生,轻则学习效率降低,成绩退步,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损伤;重则出现厌学,拖拉成性,抑郁多疑易激怒,甚至逃学,结伙对抗等等。过度的心理疲劳还会导致身心疾患。据现代医学统计,人体疾患屮有30%纯属心理因素造成。屮学生心理疲劳现彖的成因是复杂的。原因Z—是过度的学习压力。大多数中学生长期处于单调繁朵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中。听课、作业、考试周而复始。每天要坐上十个小
4、时,完成四五个小时的作业,不停地听读背写,其辛苦程度是多数成人所不及的。原因之二是某些理论与现实的反差现象,社会的某些不良状况以及中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肤浅性,使他们感觉不出刻苦学习的重更,体会不到遵从教诲的崇高,产生了怀疑、厌倦甚至逆反心理。原因之三是由于现代屮学生不良的心理品质,如依赖性强、耐挫力差、孤芳自赏、宽以待己、严以责人等等。作为老师,我们在了解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Z后,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外,述要研究如何满足中学生心理上许多正当发展需要,以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一)肯定的需要善于肯
5、定别人是一种美德,希望别人肯定自己也是人之常情。中学生的白我发展正好在墓仿和探索时期,其行为的价值要受到师长或同学们的肯定方能体现。积极的肯定能使他们获得成功和满足,带来愉快和欣喜,鼓舞着新的行为,萌•发新的期待。特别是屮斧生肯定得越及时,越具体,越能引发内驱力。可是我们在工作小总是批评多于肯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屮羞生的点滴努力,细微进步,使他们常常处在失望、孤寂、自责Z'1'o有位学生,外语只有7分,第一次作业老师表扬字母写得好看,这使他非常高兴,后来外语作业一次比一次认真。老师也时常肯定他,到期
6、中他考了68分。可是接任的老师却批评他“读了两年还不如别人读一年”,这极大地刺伤了他。“她一点都不关心我!”他抱怨后一位老师,现在的成绩乂回到了个位数,可见对学生来说,获得肯定是多么重要。(二)自主的需要别人的肯定与白我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随着门我意识的增强,“成人感”的出现,中学生在潜意识中希望与父母、老师平等交往,自我的主张、观念、兴趣等能得到赞同,以实现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无视这一点需耍,动辄絮絮叨叨,管头管脚,以居高临下之势喝道:“谁听谁的”,这是最遭学生反感,最易引起消极、烦躁、逆反心理。
7、优秀的老师和家长总是采用“商量”的方式体谅他们,信任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在自主的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三)参与的需耍生理的剧变和心理的发展,使中学生从体格到意念都感到自己是强有力的新生的一代,活泼自信,跃跃欲试。可我们许多老师不给予他们机会,或者没有精心选择机会,过高、过低的要求不适合他们的参与能力。我们的家长对子女试图参与家庭、参与社会生活的尝试一概拒绝,唯恐耽误学业。事实上,不少中学生从物质到知识到思想都是一台“消化”的机器,参与需要受到极大极压抑,其结果有的将其深深锁闭,变得冷漠,挑剔
8、;有的躲避家庭和学校,在不良行为中使参与欲获得满足。(四)轻松的需要中学生的心理虽在发展,毕竟很不成熟,其承受力远远不及成人。长期的紧张和焦虑必然使其心理功能失调。因此对学生学习生活时间的安排应张弛有度,减轻精神劳乏;教学内容的要求应灵活一些,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教者的态度应和蔼可亲一点,切忌突然袭击的考查,切忌“这一点很难,学不好就会怎样怎样”,让每个学生都相信己能完成学业,在分步实施屮让每个人都取得好成绩;此外,集体活动更丰富一些,环境布置耍美观一些,这些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