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58885
大小:57.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初中说明文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明文解题的程序,冇旬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考题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给段落标上序号。(2)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⑶给重耍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再读题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第三,找岀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什么是说明文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來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
2、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文的类型:①按说明的对象来分: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②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二、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事物说明文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來。事理说明文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
3、。三、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了:具体形象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oooooo特点。②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oooooo特点。③打比方:形彖生动的说明了+说明对彖的oooooo特点。④作比较:突出强调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oooooo特点。⑤引资料:增强说明的趣味性,放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⑥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oooooo特点。⑦列图表:直观形象的说明了+说明
4、对象的oooooo特点。⑧摹状貌:惟妙惟肖的说明了+说明对彖的oooooo特点。⑨下定义:科学准确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oooooo特点。⑩作诠释:通俗易懂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oooooo特点。要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而者是粘:确的科学定义,后者是对事物的某一方而作解释。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演变,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
5、一般都有常用方位词。(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3、逻辑顺序: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般一个别、概括一貝体、整休一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具次”。(介绍抽彖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五、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一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六、说明文的语言A、准确:B、形象牛动或简明平实。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
6、技巧:题型一、考杏说明对象: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冃,不少说明文题目木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耍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题型二、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答题技法:尽虽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冇,则注意段意、中心句。题型三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见说明方法)题型四木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対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题型五、段落语句顺序:为
7、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示不合逻辑。或:总分关系屮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题型六、说明文语言的品味: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形彖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答题格式如2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彖.…/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彖/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
8、特征/事理。2、对具体词的评析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同上)类型3: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