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54874
大小:7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15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对策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式发展,进人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应,普通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大幅增加。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既给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
2、峻的挑战。(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1、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使得就业弹性系数逐渐缩小。在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又进行了以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的新一轮经济改革。然而,伴随这种改革,我国就业GDP(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的弹性系数在变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能拉动就业增长约0.4个百分点,相当于带来180万个就业岗位;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则只能拉动约0.3个百分点;到本世纪则下降到0.1个百分点,约80~90万个就业岗位。总的来看,80年代我国经
3、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就业弹性系数的缩小,使得就业缺口不断扩大,宏观就业形势显得严峻。如“十五”期间,每年城镇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700-800万,而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却在1000万以上。再以2006年为例,劳动力资源增量达到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
4、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页脚...页眉由此可见,2006年我国就业形势仍面临“三峰叠加”居高不下现象。在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宏观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背景下,社会的一些低端岗位必然被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农村富余人员抢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受阻。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2、2005—2020年新增劳动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就业市场长期供大于求。根据国际社会关于劳动人口统计口径和国家统计局
5、的相关数据,2005—2020年,仍然是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l世纪初出生的人口将对就业市场构成一轮又一轮巨大的冲击波。从2005年开始,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的同时,90年代出生的人口陆续达到就业年龄。虽然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2003年的12.41%,30多年全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之下,但是庞大的育龄人口基数决定了未来16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万~2200万之间,新长成劳动力就业需求十分旺盛。见下表:2005—2020我国新长
6、成劳动人口状况(万人,%)年份人口总量预测就业人员预测新增劳动人口新增劳动人口比重20051308397401525143.4020101346057614621042.7620151381707816318342.35201914045479455I5992.012020140920797I8————另据2002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16—34岁的失业青年占53.2%,已经成为我国失业人口的主体。如果在失业人口中剥离出已经达到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但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寻求职业的50或55岁以上人口,失业青年所占的比例还会上升4—
7、5个百分点。虽然在全部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6.1%,但由于高学历失业者相对集中于20—29....页脚...页眉岁年龄段,因而待业大学生在失业青年中的比例与其他年龄阶段相比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待业”大学生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彻底解决。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消化”每年滞留的已经取得大专以上文凭但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或者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当下又处于无业状态的“待业大学生”已经成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3、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2006年,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以及能源、纺织、房地产、汽车等
8、行业供求关系的变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