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

ID:34953374

大小:2.71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15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_第1页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_第2页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_第3页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_第4页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476学号1205180423分类号1106硕士学位论文“真”与“幻”的中国形象一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中心一学科、专业: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日本文学申请学位类别:文学硕士申请人:张景指导教师:张文宏教授二〇一五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k

2、i日期:>IC,^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导师签名:「真」と「幻」の中国像̶̶谷崎潤一郎と芥川龍之介の江南の旅を中心に̶̶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oolofHenanNorm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

3、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sByjingzhangSupervisor:Prof.wenhongzhangMay,2015摘要在日本近代文学西洋化的过程中,文坛上出现了一股“中国情趣”的热潮,很多作家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们的中国之旅。特别是大正时期的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等作家,他们自幼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憧憬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此行的见闻感受。这些游记,对当时日本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江南游记为主要研究对象。先行研究表明,两位

4、作家虽然是在同时期来中国,却对中国江南的态度迥异。并且,两位作家内心的中国形象,在中国之行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论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考察这两位作家的中国形象,进而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存在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序章中,首先梳理有关两位作家中国之旅的江南部分相关的先行研究;再以“中国情趣”和“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位作家的中国游记,特别是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提出研究课题。第一章总结两位作家在中国江南的旅程(包含日程、同行者等),并在介绍以江南为背景的作品(包含发表作品时间,作品数量等)的基础上,从其住宿、饮食、风景、人物、文人情怀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来

5、剖析江南旅行的真实心境。通过对比发现,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与中国之行有着密切关系。两位作家的中国游记,从数量来看,谷崎润一郎的创作数量呈金字塔状,而芥川龙之介的则是渐降之势。从作品发表的时间来看,芥川龙之介的明显滞后。第二章探究两位作家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过程。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是从阴翳的、充满幻想的“夜的中国”转变为真实的、缺乏想象空间的“昼的中国”;而芥川龙之介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从富于神话色彩的“诗的中国”转变为现实的、满目疮痍的“小说的中国”。在两位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欧美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在探究两位作家的中国形象的基础上,从历史

6、的纵向角度探究其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两位作家的中国形象差异的原因。20世纪二三十I年代,中日两国都处于剧烈动荡、变革的时期,日本文坛加快了西洋化的步伐,而古来对中国文化憧憬的惯性因素却依旧存在。日本文坛对中国文化惯有的仰视姿态与近代中日之间的社会形态的转变剧烈碰撞。谷崎和芥川两位作家自幼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时代的变迁对两位作家的影响甚大。在中国之行后,“唯美派”的谷崎润一郎依旧以“美”为追逐对象,沉浸于怀古之情中;“理智派”的芥川龙之介却聚焦现实,在现实和理想中矛盾不可自拔,最终走向了自杀的道路。这种个人文艺观的差异也是其中国形象差异形成的原

7、因之一。在终章中,从两位作家的中国形象的差异、转变的过程中不难看出,由中国古代典籍所联想到的辉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形象,随着他们的中国之旅正在逐渐破灭。在他们的游记中,中国(中国人)作为被观察方,在游记的过程中缺乏话语权,没有深入交流,甚至作为观察方的两位作家,特别是谷崎润一郎并没有深刻理解中国的意愿,更多的是来寻找自己所憧憬文学故乡,加之在中国滞留时间较短,因此,两位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难免存在片面或主观之处。综上所述,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在游记中的描述与时代变迁密不可分,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两位作家笔下的中国,起于唯美、诗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