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

ID:34933457

大小:1.94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3-14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_第1页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_第2页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_第3页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_第4页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IronmetabolismandHBV-relatedchronicliverdiseases作者姓名:王静云领域(方向):内科学指导教师:高沿航副教授类别:临床医学硕士答辩日期:2015年06月07日中文摘要铁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目的:慢性乙型肝病是当今中国较为沉重的疾病负担,尽管整体研究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其治疗更新推进缓慢。基于铁代谢在炎症、肿瘤等疾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不断明确,同时,其与慢性丙型肝病相关性研究积累的不断增加,引发我们对于铁代谢在慢性乙型肝病发生发

2、展中所担当角色的思考。本课题旨对处于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病患者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及血清铁调素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上述结果与慢性乙型肝病相关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具有完整住院资料慢性乙型肝病患者240例,其中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组)85例,乙肝肝癌组(HCC组)77例;选取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2.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铁调素检测,并检测血清铁代谢相关指

3、标。对研究对象各种临床指标包括肝功、血常规、凝血常规、乙肝病原学标志物、HBV-DNA载量、甲胎蛋白进行检测。3.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应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定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根据正态分布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或者3组以上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的差异性,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SD法。其余计量变量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多组之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法进行检验,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应用Mann-Whitney法进行检验。应用Pearson’s或Spear

4、man’s分析对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铁调素水平与其他复杂变量的相关性。P<0.05被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所有分析由SPSS22.0软件完成。I结果:1.共检测乙肝病例组(CHB组78例、LC组85例、HCC组77例)240例,正常对照组78例,经Kruskal-Wallis法检验,结果显示血清铁代谢相关指标在四组中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铁P<0.001;总铁结合力P<0.001;血清铁蛋白P<0.001;转铁蛋白饱和度P<0.001;血清铁调素P<0.001;血清转铁蛋白P<0.001),提

5、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存在铁代谢紊乱。2.CLD组与NC组相比,血清铁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调素水平、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01,P<0.001)。其中,乙肝病例组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总体存在铁代谢异常,有血清铁过载趋向。尽管慢性乙型肝病组总体血清铁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血清铁水平的变化并不相同。3

6、.CHB组与NC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铁调素水平,转铁蛋白水平,总铁结合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01,P=0.004),提示慢性乙型肝炎铁代谢的调节可能受病毒本身,宿主免疫及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小肠吸收铁和巨噬细胞释放铁进入血液,从而有助于升高血清铁水平,促进血清铁过载的形成。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8,P<0.001,P<0.001),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血清铁过载,与HBV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相关,铁蛋白可能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

7、肝脏炎症的可应用指标。4.LC组与NC组相比,乙肝肝硬化组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调素水平,转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01,P<0.001),正如前所述,铁调素及转铁蛋白的下降促进血清铁水平的升高,有利于血清铁过载的形成。但在乙肝肝硬化组,在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升高的情况下,血清铁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775),提示血清过多的铁可能被过度的存贮于肝脏,而肝硬化时的肝细胞代谢铁的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很难将多余的铁排出肝脏,减少了铁的再利用,进而出现血清铁水平在铁调素显著降低的情况下

8、无明显增加的现象。上述结果表明,乙肝肝硬化阶段存在铁代谢紊乱,铁蛋白可能是反映乙肝肝硬化纤维化程度的潜在临床指标。同时,在慢性乙型肝病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铁代谢异常的特点不尽相同。历经长期慢性肝脏II炎症,血清铁水平由炎症初始阶段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