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ID:34926204

大小:3.37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3-14

上传者:U-24835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_第1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_第2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_第3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_第4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英文并列题目:Theresearchon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thesouthernregionofJiangsufromtheecologicalmodernizationtheory研究生:邹骏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师:张云霞指导小组成员:鞠连和陈永杰连冬花吕庆广刘俊杰唐忠宝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1月10日答辩委员会主席:鞠连和江南大学地址: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二O一五年十二月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一工.与我同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又签為':期:马号关于论文使用授巧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巧学位论文的规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柏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碰盘,允>义许论文被查巧和借巧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可进你栓索,可>乂采用影印、缩印或柱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一致并丑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签乂:襄导师签名:/《^怒目期文.〇.:办?少./^ 摘要摘要苏南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在经济实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事业、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逐年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阻碍着地区“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生态现代化向全球普及的大背景下,我国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苏南地区如何利用相关理论指导苏南地区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如今热议的一个话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以苏南地区为例对区域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进行研究,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存在着不少共通之处,生态现代化理论兴起、发展以及内涵和特点,对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作用。区域生态文明的路径、原则等理念能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理论依据,拓展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先发地区的应用范围。苏南地区在物质基础科教文卫事业以及“一体化”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总结归纳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趋势必然性、长期复杂性和联系合作性的特征。根据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理念与思路,苏南地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生态制度不完善、生态意识不牢固、市民社会不参与等多方面问题。最后,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际情况,苏南地区实现生态文明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苏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变革完善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文化培育提高苏南地区生态理性以及通过发展环保NGO提高苏南地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关键词:苏南地区;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I Abstract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up,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hasrapidlydeveloped.Itreachedremarkableachievementsineconomy,culture,educ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healthcare,basicfacilitiesandmanyotherarea.Itgraduallybecomesoneofthecountry'sthreemajoreconomiczones.However,inspiteofthecivilization,environmentalproblemsstillexisted,whichaffectsthesmoothrealizationofthe"thefirsttwo"goalsoftheregion.Hence,asecologicalmodernizationspreadsallovertheworld,Chinahasalsostartedanupsurg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Nowadays,thehottopicishowtouserelatedtheoriestoguidethesustainableandhealthydevelopmentofsouthernregionofJiangsu.Basedon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thisarticletakesthe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asanexampletostudyregionmodernizationand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tellsusthattherearelotsofsimilaritybetweentwotheories.Therouteandprinciple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anenlightenthe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secologicalcivilization..whatsmore,thisresearchfindouttheoriesthatcansupportthe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thisregionandenlargetherangesinwhichecologicalmodernizationtheoriesareapplied.Inaddition,throughdataanalysis,wecanknowthatsouthernregionofJiangsuhasobviousadvantagesinthematerialbasis,thescience-education-culture-healthcareerandtheintegratedconstruction.Thenthestudyanalyzesthefeasibility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thesouthernregionsofJiangsuandsummarizesthefollowingfeatures:inevitability,complexity,andcorporation.Then,learningfromthecoretheorie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tcanidentifythereasonsfortheseproblemsfromindustrialstructure,institution,ecologicalsenseandresidents.Finally,thisresearchwillcombine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oriesandactualsituationof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andfindoutthattherearesomeusefulsuggestionsandsolutionsfromfourperspectivesfor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promote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ssustainabledevelopmentbyupgradingofindustry,improve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secologicalcivilizationsystembychanginginstitution,strengtheneducationofecologicalcultureinsouthernregionofJiangsuprovincebycultivatingcultureandincreasecitizens'involvementin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bydevelopi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NGO.Keywords:SouthernregionofJiangsu;Ecologicalmodernizat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II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1.1研究的理论意义...............................................11.1.2研究的现实意义...............................................11.2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1.2.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21.2.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31.3研究的基本内容....................................................41.3.1主要思想.....................................................41.3.2重点和难点...................................................51.3.3创新与特色...................................................51.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51.4.1研究思路.....................................................51.4.2研究方法.....................................................6第二章生态现代化催生生态文明.............................................72.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72.1.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渊源.........................................72.1.2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82.1.3生态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112.2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特点.......................................132.2.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132.2.2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特点........................................132.3生态现代化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142.3.1生态文明与苏南生态文明建设..................................142.3.2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152.3.3生态现代化理论对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16第三章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173.1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17III 目录3.1.1苏南经济优势明显............................................173.1.2苏南科教文卫事业突出........................................183.1.3苏南“一体化”建设基础良好..................................193.2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203.2.1生态文明政策力度不断加强....................................203.2.2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13.2.3经验交流平台逐步建立........................................223.3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223.3.1趋势必然性..................................................223.3.2长期复杂性..................................................233.3.3联合协作性..................................................24第四章苏南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54.1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尚未脱钩.......................................254.1.1苏南第二产业比重过大........................................254.1.2苏南产业布局污染性、同构性较强..............................264.1.3苏南高新科技发展迟缓........................................284.1.4存量污染与增量污染并存......................................294.2政府生态治理失灵.................................................324.2.1政策规划针对性不强..........................................324.2.2政府生态治理效率有限........................................334.2.3区域生态治理模式单一........................................344.3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不足...........................................364.3.1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364.3.2企业环保责任不明确..........................................374.4公民社会参与度不高...............................................374.4.1公民生态意识相对薄弱........................................374.4.2非政府环保组织力量相对弱小..................................38第五章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405.1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405.2推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进步良性耦合...........................415.2.1扩大生产服务型和生活服务型产业规模..........................415.2.2促进产业向轻量化发展........................................425.2.3依托产学研平台促进绿色科技创新..............................435.3加快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变革.....................................445.3.1完善区域生态资源管理制度....................................445.3.2打造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生态治理新模式............465.3.3加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府际合作............................48IV 目录5.4加强苏南地区生态理性培育.........................................505.4.1转变政府生态治理观念........................................505.4.2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515.4.3促进公民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525.5提高苏南地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535.5.1鼓励公民参与生态治理........................................545.5.2推动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54结语...................................................................57参考文献.................................................................58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3致谢.....................................................................64V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1研究的理论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和自然界的物质流动、变换理论,对人类实践(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和重构,认为这些都必须合理化、生态化。本文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核心思想,突出市场与国家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立足苏南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尝试从科学技术的变革放眼到政府管理、法律制度、公民意识等多方面揭示生态治理的成效与不足,以此探寻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这不仅在原则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还借助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印证,尝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决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1.2研究的现实意义一、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必须实现生态文明。苏南地区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政策优势,在过去的37年中实现了两次跨越式的发展,以全省27%的土地创造了63%的生产总值,并率先实现小康目标,2000年以来,苏南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示范区而不懈奋斗。二、环境问题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道路比想象中要曲折难行,空间不足、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一系列“新病旧症”阻碍着苏南地区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十八大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等相关政策与措施,借此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达到耦合状态。三、国外先进理念有助于苏南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近年兴起的协同治理是由协同学与管理学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概念,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类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以及NGO等领域,但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鉴于以上背景,苏南地区如果想要在21世纪前20年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更加重视生态协同治理的研究。本文结合生态现代化的理论与生态文明理论,立足苏南实际,从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的角度对苏南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研究,强调要打破苏南地域分割的传统治理模式,加强区域合作。这对其建设现代化示范区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这也将对全省的“两个率先”目标乃至全国的“三步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起到借鉴作用。1 1.2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2.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上世纪80年代,约瑟夫·胡伯(JosephHuber)首次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概念。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传播至世界各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重要的理论来源。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之后,我国学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生态伦理道德与现实国情,在概念、特征、目的、路径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在理念上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在研究范围上更重视经济技术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关系,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具体表现为:中国生态文明最早由叶谦吉(1987)提出,他强调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刘思华(1997)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并列,共同形成现代新文明体系。湘溶(1999)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相互促进的一种文明;甘泉(2000)认为生态文明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一般主要理解为在经济方面要求人类发展要与自然保护相协调;而后者强调出和谐不仅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共处,还囊括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涉及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等多方面内容。廖福霖(2006)认为生态文明是在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客观规律基础上,通过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同繁荣的文明。俞可平(2005)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和恢复自然界,是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稳定和谐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成果总和。邓翠华(2012)认为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生态要素,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作为社会形态的生态文明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必须是要建立在作为生态要素的生态文明基础之上的。周立华(2004)认为我国生态经济体现了政府力量强、科学理论好和应用领域多三个特点。赵成(2007)认为片面追求物质发展、过度消耗的生产消费模式是阻碍“绿色生活”最大的障碍。廖福霖(2009)指出消费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陈泉生(2001)提出了环境权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张瑞、秦书生(2010)提出生态文明必须在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下才能有序发展,因此制度建设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基本保证。张传能(2013)指出,必须建立和健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税费制度,从制度的规制性出发,优化资源的开发管理与补偿。秦金书(2011)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应该通过发挥制度和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来弥补早期生态转型中市场调控失灵的不足。何传启(2007)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发展的经验从战略角度提出,我国应该在经典现代化的生态修正与全面生态现代化之间,开辟一条综合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中通过构建模型,选取评价指标,对2007年中国生态现代化进行了评价。陈瑜和陈晓红(2010)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8年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实证分析,但是对象只限于湖南省以及中部六省。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14)发布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作为参考变量,对我国32个2 省从2010-2014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研究。杨春玉(2011)在梳理国外生态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从环境政策、行业领域和地区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乔永平(2014)则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反过来重新认识生态现代化,围绕执行赤字、持久性环境问题和环境N型曲线等几个问题分析生态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以及局限性,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截至2015年2月,以“苏南生态文明建设”为关键字搜索,知网上相关学术文献数量总共为228条,其中2012-2015年仅有89篇,但是每年的数量依然呈现出上升趋势。可见,近几年关于苏南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关注度可能还不够,大多还停留在苏南模式创新等方面,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反思和研究有限,但是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在不久的将来,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主题。在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前,我国学者在生态方面的研究大多沿袭了国外“生态现代化”概念和方法,其中黄英娜和叶平(2001)从不同领域研究特点出发,试图将各学派的观点加以整理和分类,多角度地解释生态现代化的真正内涵。郭熙保和何传启(2007)认为“促进经济和环境相耦合”是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将其归纳为环境社会学理论、生态环境技术转型理论、经济环境改革的实践理论以及包括了生产、消费、政策、科技、管理和制度在内的社会变迁理论在内的四个层次。郇庆治(2010)则强调生态现代化要从环境政治和政策视角去研究和理解。包庆德(2011)则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的结果,要求现代化朝着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方向去发展。总的来说,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通过技术的革新、市场的机制、制度的创新以及社会的重构等方式,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经济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脱钩,以此缓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最终开创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现有的研究在经济生产、政治制度、文化意识乃至市民社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视角从原来单一的经济领域逐渐扩大到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相对局限于国家视角,尤其是在对于地区发展提出有价值性政策的时候针对性都并不是很强;不仅如此,像苏南这样的工业化后期的地区,与国内各地相比在地理区位、发展程度以及人文环境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将理论生搬硬套,必须理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多元生态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局限于某一地方。因此,深入探究生态协同合作方式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防治乃至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全新的意义。1.2.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十九世纪中后期,传统工业社会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西方学界开始对这一时期的生存发展理念展开新一轮的哲学反思。美国的文学家HenryThoreau(1854)在《瓦尔登湖》《缅因森林》等著作中,展开了对人类中心论的抨击,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应该以3 自然为中心,过度的物质追求将对人类生存产生灭顶之灾。此后,AldoLeopold(1949)在《沙乡年鉴》中首次提出,人类应该站在自然的角度上“像山那样思考”,用其“大地伦理”批判一直以来所盛行的“人类社会伦理”,强调要用人的生命价值去看待自然万物。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RachelCarson(1962)在《寂寞的春天》中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引入人们的视野,重点批判工业革命以来农药产品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巨大破坏,这引发了人类对现居环境的关注,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罗马俱乐部(1972)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引起社会对于未来发展的探讨,部分人在未来环境和资源能否继续维持人类发展的问题上走向了悲观主义,无论从生态环境本身还是从人类经济社会领域来看,数据都显示当时的工业文明正走向“衰退”。更多的学者认为只有停止人类一切工业化的进程,才能够缓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纳入政策研究的范畴。随后的80年代,随着人类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出现了以JosephHuber、MartinJanicke、SeeMol、Hajer以及Cristoff等为代表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学派。该学派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环境保护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累赘,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预防、创新以及严格的环境标准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还能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而政治制度和政策是保障环境保护成果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以奥康纳、佩珀、高兹以及格伦德曼等学者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沿袭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否定,他们主张只有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道德观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和谐共处的新局面。随着生态危机以新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者批判的视角也逐渐向环境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渗透,形成了一批新兴学科。总之,这些生环境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为后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生态现代化的终极目标,而生态现代化又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实践支持,两者可谓一脉相承。国外对于生态生态现代化的研究起步早、范围广,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开放性比较强,在某些概念、原则上的规范性上还缺乏统一;在研究的科学领域、学术指向性等方面也具有多样性。加之该理论起源于欧洲工业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和适用范围还有待考证,作为现代化理论与生态型、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一个走向完善和被逐渐内化的阶段。1.3研究的基本内容1.3.1主要思想苏南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其经济社会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长年累月的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发展一度进入低迷4 期。为了全面实现地区现代化,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苏南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高度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实现一个真正的全面现代化地区,这对全国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生态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助《江苏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数据对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已经取得成果和现存问题进行研究,从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培养群众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法律制度和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等方面加以分析,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率先实现全面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1.3.2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外生态现代化理论,结合现实情况,研究苏南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重点在于借助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思路与方法,为苏南地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强调突出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强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型的生态治理模式等观点是全文的重要观点和线索,这是对生态现代化理论重视调整市场与政府关系思想的批判继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难点就在于文章涉及面较广、内容较多,对问题的挖掘深度还不够,这方面的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1.3.3创新与特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国外生态现代化理论,发现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存在多方面的一致性,这对像苏南这样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以政府主导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突出后发现代化国家先发地区中政府生态治理主导和地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重要性。批判借鉴国外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苏南地区实情,从整个产业升级、制度完善、意识培养和社会重构几个方面出发,并再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道路。不仅体现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思路,也体现了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理念。1.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4.1研究思路首先,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查证文献档案和数据资料,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现代化理论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生态现代化实践经验,结合政府权威数据,合理分析苏南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已有的优势基础、紧迫性以及存在问题等。其次,根据以上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其他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问题入手,结合苏南地区自身的区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和策略。以此为“苏南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5 1.4.2研究方法在搜集各项数据资料和文献的查阅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实地调查和考察。将已有的材料加工和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知识,联系苏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利用观察、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探索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问题的有效处理方法和途径。重点突出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纵横双向的协同治理的作用,写作过程中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按照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该课题研究。6 第二章生态现代化催生生态文明2.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1.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渊源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它是在西欧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与生态化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中逐渐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就是试图缓解这对矛盾的恶化。上世纪中后期,人类开始反思传统工业生产对自然无度的索取所产生的恶劣后果。他们发现正是那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在背后推动着资本快速积累,现代工业开始与人类社会背道而驰,但环境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同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但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还加快了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的速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量环境理论开始发展起来,其中较为有影响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风险社会理论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它们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得到了相对权威的阐述和解释,报告中强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尽可能地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其包涵了大致三个方面的内容:(1)试图通过工业化的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该理论适用面扩大至不发达国家;(3)将和平与公平发展问题纳入研究范围。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当时研究现代性与环境问题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尤其是在研究视角上对后来的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者存在互通性,都强调“后世人以及未来者有权获得与现存人类拥有相似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决策时需要考虑环[1]境价值而不仅仅是经济价值。”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由于不是在某种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是基于一种选择,其概念显得不够明确,缺乏实际操作性,于是它被认为是一种含糊的知识主张而逐渐没落。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批判继承该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反思与超越,它明确了继续现代化或者“超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唯一途径,并在随后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风险社会理论是德国著名学者贝克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极端的技术应用和现代化是当时社会从传统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转变的罪魁祸首,而这种转变的过程就被吉登斯称为“自反性现代化”。风险社会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1)科学和技术是风险社会理论批判的核心对象,因为它们在简单现代化到自反性现代化过程中带来了风险和不安全影响。同时贝克也承认科学技术在研究风险的社会组织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2)风险无法消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环境退化、核威胁、人口爆炸等问题的解决比以往更难,社会风险只能得到控制,但永远存在。(3)社会理性重[1]StephenC.Young,(Ed.),2000,theEmergenceofEcologicalModernisation:IntegratingtheEnvironmentandtheEconomy?London:Routledge,277 构是有效途径,面对风险带来的困境,需要通过“政治再造”的方式重新分配权力,摒弃技术专家治国的传统,让公众参与到重构中来等。可以说,这些理论内容都对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两者都坚持现代性所带来的弊端只能通过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来解决,放弃现代化和发展是不可取的。但是两者的观点仍然存在着差异,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是有十分迥异的。贝克对科技能够改善生态质量的可能性持怀疑甚至是不信任的态度,而生态现代化理论对科技在生态转型、生态重构中的作用则是保持乐观态度的,所以两种理论既体现着统一性,又保持着自身的特殊性。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与生态现代化理论之间博弈最激烈的一种理论。以英国学者PepperDavid为代表的生态社会主义学派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根本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受益的内在化与成本外在化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倾向于破坏和贬低物质环境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而这种环境也[1]是它最终所依赖的。”由此可见,生态社会主义主要是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出发进行批判,强调需要通过彻底的环境变革来实现环境改善;而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倡通过部分调整来实现环境恢复,它的出现就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因此在这个观点上两者产生了重大分歧。此外,荷兰学者Mol认为生态社会主义虽然分析了环境危机的根源,但是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实行现代化,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他们并没能从本质上提出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社会变革方案。而生态现代化则在回应和批判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并针对欧洲发达国家勾勒出了部分经济转型、制度改革、以及社会重构等实践方案。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在这些环境理论的启发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在与他们之间的博弈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自身,最终成为20世纪后期人类研究和处理现代化与生态化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2.1.2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从理论发展的进程来看,最早的生态现代化萌芽是在工业革命后的经典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资源枯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生态环境问题凸显而逐渐发展而来,是现代化理论与生态学理论的相互融合的产物,属于前者的延续。生态现代化研究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是出于应对当时欧洲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借此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欧洲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该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不仅对发达国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亚非拉地区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根据其发展历史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建立期、丰富期、传播期三个阶段。建立期:(1970-1985年)德国学者JosephHuber最先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程是现代化,而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则是生态现代化。而生态现代化理论就是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来处理经济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是以生产和消费模式进行生态转型为核心的广泛的社会变化过程。胡伯把生态现代化理论看作是工业社会理论的发展,并将工业社会划分为:工[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8 业突破、工业社会建设以及超工业化三个阶段,而超工业化即工业生态转型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的基础上。此外,他还将现代社会分为技术圈、社会圈以及生物圈三大“域”,环境问题就是技术圈奴役社会圈和生物圈导致的直接后果,因此必须通过重塑技术圈的生态性来克服这种力量的失衡,这就是为什么生态现代化的立足点是现代工业而非反现代化。德国学者MartinJanicke在Huber的基础上,认为生态现代化具有不可避免性,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经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最后到达生态社会的历史。他从环境政策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环境政策有补救性和预防性之分,其中前者包括了对环境损失进行修复或补偿的方法以及借助清洁过滤设备减轻破坏程度的末端处理方法;而后者则包含了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环境适应性的方法以及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来优化生产过程和消费形式的前端处理方法。总的来说,与补救性措施相比而言,Janicke更强调预防性措施重要性。此外,他认为早期政府在环境治理中是失败的,但是生态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政府在这些转型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政策的转变将会推动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如果缺少国家政策干预,生态现代化将无法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提出了国家生态现代化能力模型,包括了问题压力、共识能力、创新能力和战略能力四个影响要素,并将这些能力的强弱归结到政策与技术的解决能力上,强调了政治决策在生态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段时期两位学者一个着重强调技术创新对工业生态转型中的作用;一个在批判政府绝对中心地位的同时突出市场及其主体的作用,他们在战略上都坚持基础性的生态变革,这与当时简单的环境运动划清了界限。但是由于没有从社会制度上发掘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生态现代化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阶级狭隘性。丰富期:(1985-1995年)这一时期,主要来自荷兰等西欧国家的学者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Hijer将生态现代化理解为话语性理论,认为“反省主义”将逐渐取代“技术——组合主义”,与后者不同的是,反省主义不仅反思先前现代化所带来的现代性,也将未来现代化将可能产生的成果纳入考虑范围,并对该过程[1]进行监督和控制。在他看来,生态现代化是一项以技术为核心导向的巨大工程,现存的政体能够将外在的环境问题内在化,通过社会建构的方式深入研究各行为主体的主张和关注,并将这些社会要素加以整合,用话语的方式表达出来,不断推动社会内部结构的调整实现生态现代化。不仅如此,Hijer将生态环境放入经济领域研究,认为资源环境带有价值的公共物品,借鉴经济学中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方式将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纳入生产成本中,要求该类行为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从而避免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任意掠夺和浪费现象发生;力图用“防止污染有报偿”取代“环保只会增加成本”的传统思维模式。Mol从工业转型、社会变迁角度出发,认为生态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的生态转型,包括了制度、生产、消费、市场、市民社会等范畴。在他看来,生态现代化的本质目标并[1]陈胤.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2010:249 非是资本积累,也不是寻找环境问题的绝对原因,而是强调以研究社会结构优化的条件和动态过程为核心的社会生态化转型。首先,他跳出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思维定势,认为科学技术虽然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但也是推动社会生态转型的重要动力;其次,除了要强调政府在环境改良过程中的作用,也要提升企业、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倡导生态环境的多元治理;最后,他还重点分析了市场在社会生态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积极关注生产者、消费者发挥的作用,强调经济制度能够在生态化原则的前提下发生转变,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共同发展。而澳大利亚学者Cristoff对依靠单纯的技术手段实现生态现代化进行了批判,提出并详细的阐述了弱化和强化两种类型的生态现代化过程。在他看来,弱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封闭单一的模式,主要在某一个国家范围内强调技术统治主义,提倡科技、经济、政治界的精英为主导环境治理;而强生态现代化相比而言则具有整体性的优越性,关注视野从欧洲扩大至全球范围,生态环境意识也逐渐得到重视。同时他也强调政府与社会[1]各界加强沟通和联系,鼓励民众广泛参与到环境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中来。他还强调强弱生态现代化之间并不是绝对分割和相互排斥的,弱生态现代化的许多结果虽然不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但是强生态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技术革新和各界精英的基础上,因此事实上前者为后者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英国学者Cohen则将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归结于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规范和完善环境政策参与是提高私人商业部门生态效率的有效方法。此外,他还强调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是社会文化在实现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荷兰学者Spaargaren在对比研究后发现:生态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有联系又具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主线,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属于实践的目标,缺少可操作性,而生态现代化理论相比较而言则更强调实践的过程,具有更高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90年代以后,生态现代化理论逐渐向全球扩散。1992年,178个国家政要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环境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最终通过《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三项文件,大多数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为生态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散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段时期生态现代化理论在该时期处于上升阶段,虽然学者的研究角度都存在差异,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存在某些共同点:首先,科学技术决定论热开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整个社会生态转型的观点开始得到认同。其次,理论内容得到了丰富,制度和文化的力量开始得到重视,尤其是生态意识开始被认为是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最后,研究的范围开始扩大,除了早期的德国、荷兰学者,英国、美国等地的学者也加入到了研究的行列,而研究的对象也开始扩大至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一些国家。传播期:(1995年之后)这一阶段,很多理论趋向于成熟,生态现代化的实践特征得到了未有的重视,部分学者的理论被各国环境治理所接受和付诸实践。例如Mol和[1]洪大用.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10 Young出版的《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现代化》以及《生态现代化的兴起》都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现代化研究的国家及地区的分布、行业分布以及领域和内容分布等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Dryzek认为生态现代化应该是超越传统现代工业社会的模式的社会变化过程,政府、企业、环保者应该在环境治理[1]中平衡各方利益并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致力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重建。GeneDesfor和RogerKeil在《Natureandthecity》中强调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运用和执行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GracielaFerrer则将生态现代化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认为生态现代化是未来大都市除了常规商务和逆产业化、反生产力之外的发展的另一条途径,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强调要从社会资本、经济竞争、环境质量和环境综合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城市生态现代化。不仅如此,他认为城市的生态现代化应该如Cristoff的强生态现代化那样,用区域的整体协作的关系取代过去各自为政的竞争关系,建立和依托网状系统以实现生态现代化,不仅是地方,在地区、国家甚至是国际层面都有必要从更高的的视野对城市环境进行评价。另外,生态现代化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践,又推动着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这段时期生态现代化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与其他生态理论博弈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修补与完善。理论上,除了生产领域之外,消费领域也被纳入了研究范围,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成为了影响生态现代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而生态理性也开始得到了重视,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理性的独立与解放,并将其融合到生产、消费、制度及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积极回应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生态现代化理论开始调整对资本主义看法,试图通过寻求共同立场来弥补自身缺陷。实践上,该理论开始涉及欧美国家以外的地区,参与到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实践中,但是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政治环境、文化底蕴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有着天壤之别,具体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尚未可知。但是在中国,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有着不可忽视的发展。2.1.3生态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之前,生态文明还未正式提出,国内学者基本沿用“生态现代化”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在继罗荣渠教授之后,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要数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他提出“第二次现代化”概念,认为十八世纪至今共发生了两次现代化,第一次是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第二次则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与前者不同,后者是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以生态化作为基本要求,创新作为动力源泉的新发展,这与生态现代化在理念上整体一致。何传启还提出生态现代化的三种模式:首先是经典现代化的生态修正模式,该模式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代表,遵循“发展先于治理”的原则,属于起步比较早的国家所采取的补救性生态现代化模式。[1]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4911 其次是全面生态化模式,该模式属于对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转型,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对生态现代化的历史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和归纳,从实践层面总结出较为合理的方式;并结合生态现代化的各项指标性数据,从理论层面推导出某些方法。但是这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把握大量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相对于那些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正处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来说,一般国家难以完成。最后就是综合生态现代化模式,该模式得源于综合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由于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基本特征和目标,所以它主要强调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同时进行,通过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保护,又依靠良好的生态为经济新一轮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相互耦合,以协调的生态效率赶超和达到生态现代化的标准水平。经典现代化生态修正高发展生态现代化中发展低发展全面生态化低生态中生态高生态图1:生态现代化模式图在对全世界生态现代化或者生态转型的历史进程充分比较和分析后,何传启归纳总结了关于生态现代化的事实趋势、实践经验、含义概念、基本特点、基本原理等。其中实践经验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建设性意义:1、历史必然性。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压力不断加大,这些都在挑战着环境自我修复的极限,生态现代化将成为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必然选择,否则将落后甚至是灭亡。[1]2、长期复杂性。和现代化进程一样,生态现代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在理论的研究还是在路径的选择等多方面,必将存在争论,同时在实践的各个阶段,人们的意识、行为的差异性都决定了生态现代化必然要经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方能完成。3、学习创新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态现代化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尤其是在研究初期对于先行的生态现代化国家存在依赖性。因此,在学习国外先进理论、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内部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4、合作性。一方面,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1]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200112 的难题,单个国家已经无力应对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各国联手治理逐渐成为了生态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生态现代化作为一次重大变革,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各类[1]组织都无法回避,他们既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因此各类主体必须携手应对生态环境问题。5、模式多样性。每个国家地区的区位、物质、文化、宗教等条件都不尽相同。他们所采取的生态现代化模式也因地而异,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特殊的人口大国,在选择生态现代化的路径与模式更要符合我国的现实水平和国情需要。2.2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特点2.2.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生态现代化最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中后期的环境运动和环境革命中逐渐兴起,起初主要以国家为基本对象,是在欧洲国家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对工业文明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反思和重新定位,意在通过预防和创新的原则将生态学原理尽可能地渗透和应用到生产活动中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和生态革命,其核心思想是将环境保护看作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机遇而不是负担,两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而最终目标就是创建一个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相互脱钩的生态型现代化国家。其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首先生态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国家的一种目标结果指向,强调了真正的现代化国家除了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境界,同时还应该拥有适合人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动态运动的过程,即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通过生态观念、生态技术、生态经济等的广泛应用实现生态化的过程阶段,其包含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变革。最后,生态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系统,自然生态环境并不是一个孤立于人类社会的个体,它是人类社会存在、运作和发展的场所和物质来源,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2.2.2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特点生态现代化理论从提出至今,其内容观点大致经历了三次转变与发展。第一阶段将现代科学技术看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批判政府行为,强调市场调节作用,研究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研究对象往往局限在个别国家内部。第二阶段将政府和市场看作同等重要的力量,研究重点开始进入消费领域;跳出“唯科技论”的局限,开始关注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的重要性;研究范围也扩大至几个国家。第三阶段涉及的领域开始增多,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公平正义等被纳入研究范围,生态现代化在全球的适用性成为了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目前学术界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特点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综上所述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问题中的角色得到了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环境退化,但它的创新与优化也将成为环境治理的核心武器,生态现[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513 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绿色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治理策略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事后处理”模式逐渐被“事前预防”模式取代,补救性措施与预防性措施相结合的模式也开始被引起重视。第三,市场、政府的关系正发生着变化,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生态治理结构开始受到质疑,市场的经济杠杆作用以及公众力量开始得到的关注,他们认为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没有绝对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再被单纯地认为是环境退化的诱因,优质的经济甚至能够为环境治理带来好处。第四,更注重生态意识培养,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公众,其生态行为都是受到生态意识支配的,他们的生态文化、生态意识以及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生态现代化的效果。第五,公众的力量得到重视,公民与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商会、环保协会以及消费者等日益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成为生态改革创新的新载体,他们的反馈与监督保证了政府权力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总的来说,生态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以创新、预防、转型为要义的长期过程,它并不是简单地将环境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阻碍,而是把它当作是进一步发展动力和机会。一方面,生态现代化可以视为是经典现代化在工业社会后期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将其视为是经典现代化的反思与转型,用生态化来取代经济化。现代社会通过工业革命的方式实现了现代化目标,但是这种现代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全面的,因此经典现代化必须通过生态转型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2.3生态现代化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2.3.1生态文明与苏南生态文明建设(一)生态文明生态一度被定义为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活动以及发展状态,包括了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文明则是指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财富的总称。随着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时,生态文明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生态文明的概念一般有以下几种阐述,一是指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一般来讲人类先后经历过了蒙昧时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而生态文明则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状态,它是对工业文明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这些弊端的超越,其包括了人类社会本身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二是指社会内部某一领域所代表的状态,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状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等多方面领域共同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现代化重要目标,同时它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总的来说,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并为了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精神产物的总和,包括了技术、政策、观念、制度以及相应组织机构、先进工艺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文明的升华,在适应自14 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基本原则,倡导要通过循环、节能、低碳的生态手段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与自然环境友好共赢的相互关系。(二)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概念的出现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特别是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的一部分,地位空前提高。苏南地区也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去。所谓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据地区现实经济水平、政治环境、区位特征、人口素质等因素,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性,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2.3.2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生态现代化理论出现最早是为了解决欧洲当时严峻的环境问题,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主要侧重于现代化的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应付能力和预防能力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从早期的科学技术逐渐发展到后来的市场及其主体、再到重新认识政府作用,突出市民社会,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触发一场彻底的环境变革,通过社会经济体制、政策制度、社会思潮等生态转型,实现“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现代化成为了代化国家处理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而生态文明是既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继承与超越,是人类通过实践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形成和保留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其内容不仅包括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包括了稳定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合理的政策制度、绿色的发展理念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了多种环境理论的长处,其中生态现代化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对其影响巨大,例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同样重视代内和代际在享有资源上的平等;在原则上同样坚持现代化和生态化并行;在主体上同样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等。但是生态文明不能简单地视为一项环境、技术或是政策问题,其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的问题。资本主义通过启蒙运动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也不断膨胀着人类的征服欲和占有欲,于是人类社会逐渐与自然环境开始脱离,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比生态现代化进步之处就是从更深的文化价值层面分析生态问题,倡导人与社会、自然相互共赢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更强调公平与正义的理念,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归宿点。总的来说,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文明之间既区别又联系,生态文明不仅秉承了马15 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同时也是在生态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催生、发展而来,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生态现代化的最终目的,而生态现代化则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2.3.3生态现代化理论对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生态现代化理论自出现以来保持着自身的开放性,在批判和吸收多种环境理论的情况下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经过多年发展,其视野不断扩大,至今已经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然而不同时期学者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领域的不同使得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不尽相同,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发现,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原则一直没有变化,即环境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这必须也只能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去解决,而这种现代化必定是更多、更高级的现代化。基于此,其基本理念不断完善,即意在将生态理性从经济范畴中独立出来,并将这种生态化和系统化的理念引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去,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耦合,实现对传统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超越。我国的苏南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而生态现代化的诞生与发展无疑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具有计划经济的调控性,苏南多年发展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这有利于在该地区建立起资源开发、管理及排放权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要作用;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坚持“污染者付款、保护者受益、得益者补偿”的原则,切实提高各利益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速苏南“一体化”建设以减少地区贸易和行政壁垒,推进绿色生产、循环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切实推动苏南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其次,实践证明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强势”政府,无论是市场的局限性还是生态问题的紧迫性都无不要求着苏南地区政府敢为人先,发挥其资金、政策、人才等优势,完善环境制度、提供资金保证、输出专业人才,引导社会各界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中来;并借助城市集群效应加强地区之间联系,形成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体系,切实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再次,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纯的污染治理与恢复,而是对人类生产生活行为模式根本性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生态知识的普及、生态道德的宣扬以及生态意识的培育都将对苏南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没有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将无从谈起。最后,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像强生态现代化那样,用更加系统、全面的方法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批判吸收“技术——组合”主义的基础上更注重政策制定的开放性与民主性,积极引导公民和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到生态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保障公众的政治参与权、监督权,壮大生态文明建设队伍,确保各项政策制定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16 第三章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苏南地区是江苏省内以长江为界的南部地区的简称,属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核心组成部分。地处长江入海口腹地,北沿长江,与上海、浙江以及安徽毗邻,秉承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的先天优势,苏南如今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现代化程度发展最高的区域,拥有密集的城市群、丰富的科技文化资源、较高的开放程度,具备实现生态文明的众多优势条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他率先享受到现代化所带来的福祉,同时也率先面临现代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与国外相比而言,苏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普遍性,可以借助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指导,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它又有特殊的一面,必须针对当地各类情况加以分析才能找到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所在。3.1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3.1.1苏南经济优势明显[1]戴维·佩珀曾这样说过“消除污染和环境退化的自由也需要一种物质富裕的基础。”苏南地区在经济实力上,无论是在全国还是省内的平台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初步具备了生态现代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其加快转型的目标也变得更为明确。苏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实力名列前茅。到2013年底,苏南地区年度生产总值为3.6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大关,城镇化率超过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7973.2元和18719.4元,达到高收入国家的经济水平。苏南五市下辖的县(市)经济状况普遍发展良好,14个县(市)中有12个全国百强县,其中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排名前十。表1苏南地区近年经济状况(数据来源:苏南五市历年统计年鉴)GDP总量GDP占全国比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年份(万亿元)重(%)(元)比例20102.486.2795012.3:54.0:43.720112.946.3906172.3:52.9:44.820123.346.41013702.3:51.5:46.220133.646.41135782.3:50.3:47.420143.896.11139602.1:47.9:50由上表可知,苏南五市经济总量逐年稳步上升,市县两级同步发展,仅2014年一年便以江苏全省27%的土地创造了全省61.5%的GDP。另外,该年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总额高达4749.41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就超过220亿美元,目前该地区已经吸引了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为了长三角地区又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而产业结构也[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17 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用于揭示环境的污染程度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间呈现出一定的曲线关系:当人均收入比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环境污染程度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但是当人均收入达到一个“拐点”的时候,环境污染程度到达数值顶峰,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开始逐步下降。苏南凭借其独创的“苏南模式”成功跻身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的行列,每一次飞跃式发展都离不开对时代命脉的把握。如今,苏南地区在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提前到来,这对于苏南建设现代化示范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环境污染程度传统模式A’生态转型模式人均收入程度图2苏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示意图3.1.2苏南科教文卫事业突出苏南地区配套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在科学技术研究、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建树。在科研方面。苏南五市全部创建成国家级创新城市,共有8个国家级新区,其中高[1]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700家,大多规模企业也配备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和部门。2013年,苏南地区在实验和科研经费上的支出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2.1%上升到了2.5%,现有各类科研机构530多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5个,两院院士数量多达89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45人,比重达到了[2]全国的10%,我国首个“千人计划”创投中心也在此成立。专利申请受理量超过168000项,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2014年,苏南开始创建我国第一个以城市群为主体功能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囊括了九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驱动下,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加速推进苏南地区在高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苏南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环境防治能力等方面提供了科研与技术上的支持,为加快建成现代化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方面。苏南地区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提升,高中教育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目前拥有高校107所,其中“985高校”2所、“211院校”10所,普通高校的专任教师数为7.5万人,在校学生数量高达131.02万人,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50万[1]宋晓华.苏南现代化.民生幸福更受关注[N].新华日报,2013-5-29(2)[2]鼓楼区发改局,苏南规划解读二: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EB/OL].http://www.nanjing.gov.cn/njszf/qzf/glq/glqfzhggj/201311/t20131121_2086574.html,2013-5-2918 人次,其中有一大部分都选择留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可见,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的核心地区,苏南在人才吸纳、培养和存储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医疗卫生方面。苏南地区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和卫生基础设施,目前卫生机构有936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为16.23万个,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不仅保障着该地区人民的健康生活,还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岁以上,为地区社会生产建设提供着源源[1]不断的人力资源。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苏南地区所面对的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也会相对增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江苏2013年就增长了70万左右,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超过140万,占据户籍总人数的25%。[2]苏州、无锡老龄化程度分别排在全省第二和第三位。如何处理好劳动力的新老接替是一个长期困扰着苏南地区的大问题。3.1.3苏南“一体化”建设基础良好城市交通方面。《苏南综合交通战略规划》对公路、水路、铁路、空运等行业统一管理。打破了以往城建部和交通部分部门管理的制度限制,苏南地区走区域一体化道路的趋势逐渐加强。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江南利用水网密布的地理优势,积极完善府际、省际水路通道,形成了通江、通海的综合水运交通网络。图3苏南地区综合交通示意图(图片来源:《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2013-2020)》)陆上交通是短距离运输的最主要方式,苏南现今在陆路方面发展快速,除了沪宁高速公路,铁路运输方面还实现了横跨东西的两条主动脉。一条是沪宁城际铁路,与京沪高铁以及沿江高速铁路一起形成了贯穿东西的铁路带;另一条就是宁杭城际铁路,两条线路以南京为中心,分别在南北两边将苏南地区与上海和杭州连接起来,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的“核心三角”地带。另外随着将来徐宿淮盐铁路、宁启铁路以及常泰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的建成,苏南地区内部和苏南苏北之间的客货运交通将更为便捷,根据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的部署,苏南地区南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将全力打造成“一小时黄金地带”。[1]江苏省统计局,2014江苏统计年鉴[EB/OL].http://www.jssb.gov.cn/[2]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EB/OL].http://www.jstzmz.gov.cn/art/2014/9/30/art_2535_295644.html.2014-9-2819 航空运输方面。省内现有五个大型机场,其中有三个在苏南地区,分别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硕放国际机场和常州奔牛机场。航空运输主要是体现对外长途输入输出功能,苏南地区拥有的机场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具有明显优势,也为苏南各市之间加强经济合作、实现交通共享一体化形成了有利条件。轨道交通方面。目前除镇江以外,苏南五市已经拥有了9条地铁线路。根据南京最新交通规划显示,到2020年,南京将继续扩建3号线三期等10条地铁线路,逐步实现[1]地铁全市覆盖的目标。苏州目前拥有在运营的2条轻轨线路,并有6条线路在近期规划和筹建中,长期规划将建成9条轨道交通线路和6条市域快轨以及8条高新区有轨电[2]车。2014年12月无锡地铁2号线也投入运营,至此无锡与苏州真正实现了“无缝接轨”,苏锡常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已初具规模,在未来的3年中,无锡将陆续建成3[3]号和4号线路,形成“两主两辅”的城市轨道交通新格局。而常州轨道交通于2014年10月也正式开始施工,预计2020年时能够建成4条规划线路并全部投入使用。随着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不断发展,2030年将有18条横纵铁路将以沪宁高铁和宁常沪铁路[4]为主心骨,在苏南五市之间形成“四横七纵四射三联”的城际综合铁路网。可见,实现苏南五市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乃是指日可待。综上所述,苏南地区凭借着其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厚积薄发,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今面对日益紧张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苏南必须抱着“壮士断臂”的决心,开始生态转型。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苏南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全力建设生态文明,为率先实现地区基本现代化而赢得宝贵的时间,带动苏中、苏北齐头并进,顺利完成江苏省“两个率先”的目标,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点实践经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3.2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3.2.1生态文明政策力度不断加强江苏省委九届十二次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省的建设;2004年江苏省人大出台《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正式拉开了生态省建设的序幕;2005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拉开排污费征收的序幕,出台了《排污费征收稽查办法》。2008年,江苏省环保厅成立苏南环保督察中心,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平台。还针对太湖流域治理专门出台了《国家(省控)重点水污染按自动监控数据核定征收污水排污费办法》,加强对跨流域水污染的系统治理。201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的口号并下达了省内13市的《生态文明工程五年任务书》,明确了全省态文明建设新目标;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1]南京地铁有限公司,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EB/OL].http://www.nanjing.gov.cn/njgov/xxzx/gsgg/gg/201307/t20130726_968785.html.2013-7-26[2]苏州发改委,苏州市轨道交通三期规划(2016-2024)[EB/OL].http://xh.xhby.net/mp2/html/2015-03/26/content_1224248.htm.2015-3-26[3]江苏省发改委.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年)获国家批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0)[4]何小洲.苏南地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 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放在建设的突出位置,要求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此后,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重点打造全国首个全面建设现代化试验田和先行区;江苏省委、省政府也在同期相应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并同时下达《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持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2014年还出台了《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切实动员和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生力量,全力投入到打造苏南地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地区的伟大战略中去。3.2.2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苏南地区多年来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园林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2014年,苏南地区五市已经全部建成国家级创新城市、另外还成立有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苏南地区拥有25个国家生态市(县、区)、5个国家级园林城市、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6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4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市、4个全国绿化模范市、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苏州和无锡2009年成功评选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南京、昆山和张家港市先后都成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单位。看得出来,苏南五市在多年来一直积极地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市群,也取得了很多不俗的成绩,国家和省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必将成为苏南地区建成生态示范区的新一轮动力。不仅如此,苏南各市依据各自地域特色,结合本地实情,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南京于2013年推出了《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提出了优化国土开发空间、产业绿色转型、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1]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七大重点任务。并将生态文明归类为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宜居和生态环境六大系统工程。无锡市则在注重城市用地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非城市用地的分类与规划,指出自然山水、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三者各占城市土地的三分之一,并强调生态土地不可侵犯性,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常州市把节能减排工作摆放在突出位置,并将该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实行领导干部“保证金”制度,对按时完成减排任务的主要负责人,退还保证金,并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和补贴。苏州市则推出《苏州市产业导向目录》,不断提高环境准入标准,以控制污染源数量的增加;不仅如此,到2014年底,苏州在生态补偿方面的投入已经高达53亿元,着力打造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和生态村地“四个100万亩”生态农业园;并且试图将生态补偿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镇江市则强调要依靠“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和人才兴市”三个方针推动本市发展全面现代化示范区,并加强主体功能区、城乡统筹以及旅游、航空航天[1]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EB/OL]http://www.nanjing.gov.cn/njszf/szf/201310/t20131017_1723043.html.2013-10-1221 等多项规划,加强生态文明城市的“顶层设计”。此外,苏南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明显效果。由于苏南整体能耗总量比较大,因此从2009年至2013年,省政府给苏南地区分配的年度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率总体都比苏中苏北要高,从苏南地区实际的万元GDP耗能下降率来看,也基本上都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向着18%的目标不断迈进。[1]表2江苏省2009-2013年单位GDP能耗情况表20092010201120122013下降比例(%)5.2318.31%3.524.984.16单位GDP能0.760.730.60.570.55耗(吨/万元)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苏南地区开始用铁腕的手段对超排问题进行综合治理。2009年起,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设立“省控”重点检测企业自行检测平台,强制要求定期将数据向社会公开,对未达标企业勒令限期停业整顿;不仅如此,更提高了审批要求,将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挡在门外”。为了实现在污染物的源头上减少排放,苏南至今已经关闭了超过4000多家高污染重工业企业,禁批项目累计达到4000多个,牵涉资金已经超过800多亿资金。3.2.3经验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领域、各层面广泛开展了意义重大的会议和活动。在国内,其中影响比较重大的有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苏南片区分会、江苏省发改委主办的“江苏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展示洽谈会”、省太湖水污染工作小组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及蓝藻监测预警工作总结大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性关系和行动框架能力建设项目(CBPF)进年度交流会、省大旗污染防治联席会议、POPs污染防治专题研讨会环境行政交流活动以及苏南地区“环保约谈”,来自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以及来自省内各市(区)的环保负责人等数百人参加到这些会议中来。针对太湖流域水质、地区大气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进行多方面讨论和磋商。在国际上,江苏省立足苏南地区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具体实情,积极与国外发达国家就先进治理技术、发展理念进行经验交流,举办了“江苏-荷兰北布拉邦省土壤修复”、“中美大旗环境污染预警”等交流会议,期间更邀请到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上百位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了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展示会,为苏南创新环境治理、保护技术和加快产业升级等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构建苏南生态型政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支持。3.3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3.3.1趋势必然性[1]数据来源:根据近几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22 苏南地区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地区现代化本身就是从工业文明不断自我完善走向更高级的生态文明的过程,这也是该地区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人类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改造的范围也更为广泛,一系列活动逐渐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破环,久而久之超过了自然自我修复的界限,于是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出来,成为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在自然施加给人类的压力下,人们开始对原有的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并开始有所转变。一方面,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在经历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两次历史转型,成功实现了由农业化向工业化、农村化向城镇化的转变,在各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整体处在工业文明后期的苏南地区,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苏南地区拥有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苏南地区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往往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到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对外开放初期,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涌入苏南地区,长期以往的粗放式发展虽然赢得了地区经济总量的上升,但是却输掉了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能源资源流失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约束效应不断加剧。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反过来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该地区居民的健康和利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京为了建造地铁,在市区砍伐了上百棵法国梧桐树,引起了全市市民的强烈反对;无锡片太湖水域受到蓝藻污染影响,导致大面积停水,市民疯抢矿泉水。这些现象无不都在警示着苏南地区应该走生态文明的道路,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产业布局的优化步伐,实现地区永续发展。3.3.2长期复杂性事物的发展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我国学者何传启教授曾指出,生态现代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其反复曲折性的特征。地域文化差异也决定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在曲折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进,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不断努力才能得到成功。如今苏南地区要为先前所形成的“生态欠账”买单,可谓困难重重。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艰难的浩大工程,它并不仅仅是简单依靠先进的技术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而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去,从而促使人们在思维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各方面的生态转型实现整个社会的质变式跨越,可以说整个工程推进难度大,阻力重重。苏南地区多年形成的“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都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成绩,但是要从既有的“成功光环”中走出来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人们对社会生态转型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不同的社会主体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甚至会产生矛盾。如若想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在短期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必将撼动多方的既得23 利益主体,进而对整个地区的稳定产生破坏。因此,就如改革开放一样,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因时制宜地改变建设步伐,才是苏南地区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最佳选择。不仅如此,生态文明是一场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深刻变革,正如贵州省长陈敏尔在201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的那样:“生态文明只有进行时,没[1]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其意义不亚于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动态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才能更好的推进“美丽中国”的实现,率先带领苏南地区走进全面现代化的新时代。3.3.3联合协作性Cristoff在“强生态现代化”模式中强调:要推动生态现代化在社会组织和经济体制等范围内展开广泛变革,增加公民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机会,用整体协作的关系取代各自为政。多年艰辛的探索实践不仅给苏南地区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给它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无论是在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还是人文底蕴上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苏南地区有这个需要也有这个能力进一步加强地区整体性、协调性和合作性,这将对未来构建苏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地区有界限,但是生态环境没有界限。苏南地区如今面对的诸如大气污染、水质恶化、土壤重金属化、地下水变质等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都已经不是一个城市所独有的,也不是单个城市能够独自应对的。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正在由点向面的阶段转变,走区域一体化道路的成为必然的趋势,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坚力量,苏南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难题,走出困境。而欧盟的成功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地区一体化发展参考和学习的对象。并且,从苏南地区多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已然具备了“一体化”的基础。基于以上多种原因,建设苏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必须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打破各自之间的“壁垒”,以最小的成本付出,获取最大的成效,开创“美丽苏南”的新局面。[1]陈敏尔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R].http://news.gog.com.cn/system/2015/06/29/014406034.shtml.2015-6-2924 第四章苏南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对资源环境和深化改革的压力,新形势下苏南地区的传统发展优势已经逐步减弱。基于多方面的迫切要求,苏南模式的转型显得更为迫在眉睫。要建立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整个发展的突出位置,以生态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广阔发展环境,反过来又以现代化巩固和带动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整体看来,苏南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生态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公民生态意识相对薄弱以及公民社会参与度不够高等几个方面。4.1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尚未脱钩4.1.1苏南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与发展生态文明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面对资源环境日益恶化的困境,苏南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势在必行,合理的三产结构以及产业布局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促进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程度的生态文明能够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提供健康良好的外在发展环境,促使经济社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苏南地区的生态文明不仅是其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其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按照国际上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之后,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逐渐超过第二产业。苏南地区的三产比例经过“十二五”规划的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的发展得到有效控制,第三产业总体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产业结构正在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靠拢。但2013年,当全国第三产业首次以46.1%超过第二产业的时候,苏南同期的三产比例为2.3:50.3:47.4,除了南京以外,其他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都低于第二产业6%-10%。虽然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值略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第二产业仍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整体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如果将苏南地区与国外其他地区相比(世界平均水平60%),其结果则更是不言而喻。回顾历史,苏南地区在上海都市圈的辐射下,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投资环境,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抢到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国际产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对象。但是受到多年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的影响,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直处于低速前进的状态,对外资的依赖性整体上比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相比而言,传统产业、中低端制造业和高耗能产业在对外经济型经济的背景下,对苏南地区的吸引力更大,它们的引进直接导致了第二产业的规模急剧膨胀,在短期内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第二产业占据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但是其质量与规模并不成正比,虽然这种产业结构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是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劳动25 力就业以及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限制,这种现状暂时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同时作为外资的聚集地,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是他们攫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外企不会以牺牲这一切为代价来支持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因此,在重重阻力下,以金融、运输、信息、保险、设计等新兴产业为标志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还未得到广泛和充足的发展,因此相对比较滞后。[1]表32013年苏南五市三产占生产总值比例表苏南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第一产业2.32.61.83.21.64.4第二产业50.343.152.151.652.652.9第三产业47.454.446.045.245.742.7不仅如此,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省的核心增长极,其主要依靠固定资金的大规模投资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仅2013年,苏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就高达19492.70亿元,整整超过了苏中和苏北两倍多。然而固定资产的投资拉动虽然在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增加了新产能,并不能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美国学者罗斯托在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制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批主导部门与之对应。其中走向成熟阶段则更多地将现代科技渗透到生产领域,依靠重工业和制造业带动发展,期间生产增长的速度要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而高消费阶段则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在发展资料上更注重质量,并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该阶段汽车、房地产以及旅游等产业得到大规模扩张。而第六个阶段则是以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消费时代。结合该理论可知,苏南地区金融、旅游、信息以及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行业开始发展起来,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去提升生活质量,因此,苏南地区兼有第四第五阶段的部分特征,可以看作是一个以第六阶段为目标的过渡时期。因此,无论是从国际历史发展的经验还是从理论角度考虑,苏南地区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4.1.2苏南产业布局污染性、同构性较强(一)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除了产业结构,苏南地区所面临的产业布局问题也比较突出。早年的苏南地区率先抓住了国外资产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外资投资,往往形成“重发展,轻污染”发展理念,认为要先打造金山银山,才能回过头来发展青山绿水。这一时期,大量的资金涌入进来,与之而来的还有一大批高能源、高材料消耗、高污染的企业,而苏南模式的中坚力量乡镇中小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粗放的发展方式引起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失衡引起了一系列的弊端。[1]江苏省统计局,2014江苏统计年鉴[EB/OL].http://www.jssb.gov.cn/26 [1]表4江苏省历年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苏南地区72.7771.5070.3168.3365.7663.75苏中地区14.7215.6616.3016.9317.5517.67苏北地区12.5312.8513.3814.7316.6818.57从上表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在地区内聚集了一大批污染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以苏锡常三市为中心向周边逐渐扩散的“核心-边缘”态势,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省范围内都是显而易见的。横向比较而言,苏南地区近年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在全省产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并有向苏中和苏北地区转移的趋势,但是纵向比较而言,苏南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依然很大,超过了全省的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么高的产值比重自然使得苏南地区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难以“一步到位”。因此,苏南地区加强产业布局规划的任务仍然相当沉重。(二)地区产业布局同构性强。自上世纪90年代起,江苏就开启了“沿江、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三个经济区的发展战略,2005年,又将“沿沪宁线”纳入战略体系之中,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四沿”产业布局。苏南五市产业布局受到沿江和沿沪宁线两个经济带影响较大,形成了贯穿苏南东西的两条经济产业带,其中沿江产业带主要依托长江航道的港口优势,积极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基础制造行业。而沿沪宁线借助便利的交通枢纽形成“一小时都市圈”,沿线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外资研发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该地区内的优势增长带。但是,苏南地区主要以电子产品、纺织印染和大型制造企业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也存在同构性的特点,对外依赖性比较强,受世界经济状况影响较大。同构率过大不仅制约着地区内部的优势互补,还将会导致资源的重复投入、产能过剩等严重后果。[2]表5苏南五市各自主要产业一览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农业机械、石油化工、眼镜、五金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汽摩机电一体半导体、高汽配零件、车辆制造、配件制造、主要产业化、生物医档服装、先防治服务、高铁印刷包装、药、机械制进制造电子信息设木业造、纺织服备制造、医装药虽然各自都有独特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在经济基础和规模上南京和镇江较之苏锡常三个外向型重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镇江在苏南产业带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是地区整体发展的“短板”。[1]仇方道,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3(33):791[2]TBTGuide.苏南地区产业集群分布.[EB/OL].http://www.tbtguide.com/preview/bzhyjs/jszzygd/cyjj/201203/t20120326_20636.html.2012-3-2627 4.1.3苏南高新科技发展迟缓[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态文明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作为支撑,而高端[2]的科学技术又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苏南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必须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内生动力,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和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以新兴产业替代和淘汰落后产业,为实现苏南地区全面现代化奠定基础。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省的总部经济源头,汇聚了全省超过90%的高新技术产业,看似占尽发展先机,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苏南地区在发展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一)高科技外资内化不足苏南地区的发展历程可视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大量的外部投资、先进技术、高级设备被进入该地区,短期内形成了资金、技术的集聚效应,推动了流入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增长。但是由于外部引进的大多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例如昆山的主打产业IT行业,主要集中为台资企业的代工厂,知识产权并不归当地企业所有,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环境,生产参与过程一般局限于加工组装环节,并不会涉及核心技术,因此产品虽然产量很高,但是附加值却很低。而部分行业虽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资金设备和高科技人才,但是并未能借助这样的优势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内化为自主创新的动力。反而加深了对外资技术的依赖性,为了能够留住这些“高级资本”,更不惜花费巨额的技术租用费以维持经营,这往往不利于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的自我提升和突破,形成“只摄入、不吸收”的现象。(二)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苏南地区作为外源性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典型代表,其现代化进程正在经历从“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替代战略”转型的过程。从创新的能力来看,苏南地区企业虽然在数量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总体规模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虽然大多都有着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可是碍于企业资金数量、人才素质以及成本消耗等因素,很多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仅以苏州为例,2013年全市10000多家中小型企业中,存在R&D(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不超过2500家,研发创新活动覆盖率还不到25%,不足大型企业的一半。而中小型企业科研人员比例仅为3.9%,与大型企业的4.4%相距甚远;研发效果也大相庭径,大型企业的专利数量高达20.8件/年,而中小型企业则只有2.6件/年。很明显,苏南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主要局限在大型企业当中,而中小型企业虽然在数量上有着优势,但是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够,无法承担起自主创新的重任。从科研投资水平来看,苏南地区初具规模,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在具备R&D的企业数量还是拥有的科研机构数量都在省内名列前茅,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资规模与自身综合发展水平并不对称,仅2013年,苏南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在GDP总量中的比重均值为2.84%,而同期杭州为2.98%、上海为3.4%、深圳为4.0%,不得不强[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1(3)[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3)28 [1]调的是,日本早在1995年就已经达到2.9%的水平。可见苏南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还很明显。此外,高科技投入不足的直接影响就是产出受到限制,纵观苏南地区相关数据,2013年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例还比较低,说明该地区独立自主的品牌建设工作还不到位,依然无法跳出“世界工厂”的怪圈,真正实现从“苏南制造”到“苏南创造”的跨越。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某一地区人才的科研成果质量,除南京外,苏南整体数量保持在12左右,这与当年北京33.6、上海20.32、深圳58.61的数据相比还相距甚远,苏南地区若想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率先实现区域全面现代化,那么企业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在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必须有所提高。[2]表62013年苏南五市自主创新投入与产出情况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的企业数(家)8372103129425844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的企业所占比重(%)30.138.933.324.01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个)1173320515523050587每万人劳动力中科研人员数(人)169.5168.2151.6154.6111.1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952.702.572.573.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1.5941.0241.1043.3846.00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4913.0716.9815.5214.2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21.0814.9610.2114.239.69[3]图4江苏省近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情况4.1.4存量污染与增量污染并存苏南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通过乡镇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两次“浴火重生”,其独创的“苏南模式”也广为人知,被省内外其他地区所相仿学习。但是在这辉煌的背后,却又隐藏着巨大的生态代价。[1]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EB/OL].http://data.worldbank.org.cn/.2002[2]费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视角下苏州自主创新发展研究[EB/OL].http://www.sztjj.gov.cn/info_detail.asp?id=21556.2014-12-29[3]江苏省统计局,2014江苏统计年鉴[EB/OL].http://www.jssb.gov.cn/29 一方面,环境污染的增量还在绝对增加。由于苏南地区人口压力大、人均环境拥有量少和单位面积土地排放量高等原因,虽然多年来花了大力气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但是随着工业规模扩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主要污染物增量依然令人头痛。以工业废水、废气(SO2和NOx以及PM2.5为主)、烟(粉)尘以及固体废弃物为主要来源的“工业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并且多数城市的排放总量都明显超过省平均水平,可见苏南地区“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的整体任务还非常艰巨。[1]图5苏南五市2013年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江苏省平均值此外,苏南地区的单位GDP能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业发展除了需要开采大量的生产加工原料,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往发展乡镇企业时,产业布局分散、能源清洁技术不高、环境污染面积大,在“宁可毒死,不可饿死”的主流观念影响下,形成了当时“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格局,能源匮乏的苏南更是雪上加霜。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现有的能源结构之下,仅2013年,煤炭和煤粉作为主要工业燃料就占据了整个中国一次能源使用量的67%,而世界原煤使用比例只不过30.1%。不仅如此,我国对于原煤的有效使用率总体较低,原煤的入洗率只有56.2%,这表示将有一半左右的原煤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随着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PM2.5,如果这种能源消费方式得不到控制和改善,那么苏南地区的环境污染新增量将持续攀升,流动性环境问题将会不断加重。图6苏南地区污染排放企业分布图(数据来源: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能源利用不足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带来了很多“灾难”,苏南地区也一度成为雾霾“重灾区”。而引起雾霾的主要“罪魁祸首”是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其具有颗粒小、活性强、易附着等特点,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气体的排放,一般包括化石燃料[1]数据来源: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和苏南五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30 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烟花爆竹的使用等。从地区角度来看,目前,苏南地区的重工业等大型污染企业数量和规模依然很大,2013年国家发布的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名单中,有518家在苏南地区,在全省比重中高达60.3%,这样的数量规模自然会对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更多的压力。2013年,苏南地区雾霾进入高发、频发时期,多地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个别地区指数高至400以上,这对苏南地区的生产效益和生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根据各地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苏南五市2013年空气质量总体不高,达标天气百分比主要维持在55%-65%之间。[1]表7苏南五市空气质量天数和达标率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省平均值AQI良好天气(天)202224239265220220空气质量达标率(%)55.3461.3765.4872.660.2760.3图72013年全国雾霾天气日数分布图(图片来源:《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从全国角度来看也很明显,雾霾最严重的地区就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高度发达的地区,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到,如今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经接近或者已经超过了环境容量,而全国有80%的地级市[2]还没有达到国家发布的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见苏南地区在流动性环境问题的处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存量依然不小。由于早年治理理念短浅被动,治理方式落后低效,治理政策疏于落实,苏南地区先前主要遵循的是末端治理理念,遵循“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试图通过恢复已经被污染和破坏的生态和环境,弥补之前发展所产生的缺口。此外,有的领导为了获取更多的招商引资的机会,增加任职期间的财政收入,各市之间缺少合作,有时候甚至还为此演变成恶性竞争的结果。在“唯GDP论英雄”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被摆在物质文明建设之后,多年的粗放式发[1]数据来源:苏南五市2013年统计年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整理所得[2]新华社.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发言[R].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lh/2015-03/07/c_1114558372.htm.2015-3-731 展最终突破了自然环境自我修复的底线,进而导致了土地的紧缺、湖泊水富营养化、地下水变质、大气的污染、噪音的肆虐、生物多样性减少、原生态消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诸多生态、资源问题反过来使得苏南地区的经济进入了桎梏期。当该地区人们开始重视起环境问题,并对以往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时候,发现这事已经“摊大了”。如今,面对增量和存量两大污染来源,苏南面对新旧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环境治理形势比较复杂,任务还比较严峻,苏南地区必须把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坚持通过“严防”消减增量、通过“严守”消化存量,痛下决心才能够切实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欠账”,从而为苏南创造第三次经济奇迹提供良好的资源供给和发展环境。4.2政府生态治理失灵4.2.1政策规划针对性不强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十八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并将发展法制建设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建设。首先,苏南地区作为全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和试验田,在国务院的批准下,于2013年正式出台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包括了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以及政治文明五大方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意在通过这一先行区的试验型发展,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地区自我高质量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但可惜的是,该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只是从一个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指导全面现代化,而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作为该规划中的一个章节被提出,并没有“趁热打铁”地推出《苏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加强该方面工作。虽然江苏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对全省的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规划,同时省内各市也相继出台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但是这更多的是站在全省的高度对13个省辖市进行规划,纵然在许多指标上根据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各自的禀赋差异加以分析和指导,但是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在针对性和具体性上还有不够,与“苏南提升、苏中覆盖、苏北突破”的总目标出入较大。因此出台一个属于苏南地区自己的生态文明规划更加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苏南地区也还没有适用于该地区的区域性政策。虽然苏锡常宁镇五市都或多或少地根据本市特点建立了一批生态文明政策,例如苏州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计划之中;无锡则率先将“生态政绩”纳入政府主要官员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中;镇江则积极打造低碳城市试点,严格控制碳排放,从总量和强度两方面入手,形成“双管齐下”监控体系。而府际之间的相关机制则相对较少,没有统一的监察和管理机制和制度,甚至有些制度在各市之间还存在潜在的恶性竞争现象,因此,苏南地区有必要出台地区内部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准入机制以及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有效地进行。不仅如此,苏锡常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作为苏南地区的两大核心板块,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协同合作32 机制,巩固地区生态治理的成效。例如对太湖的治理,依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根据“两省一市”模式在省内建立“苏锡常太湖治理区”以应对太湖流域各大小水系的生态治理和环境突发事件。再次,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地区公民对与生活质量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政治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活产生的影响的加剧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生态群体事件的发生,人们更多地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提出政府生态信息透明化、相关工作法制化、政策制定群众化等要求。事实证明,以往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政府独大”的模式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已经难以维持。总的来说,制度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往往会“供不应求”产生制度“短板”现象,因此苏南生态制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真正为现代化的良性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根本保障。4.2.2政府生态治理效率有限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式现代化国家,从现代化相论和实践经验来看,想要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强势政府和铁腕领袖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受到几千年的官僚制科层制的影响,政府“父母官”的形象根深蒂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生态治理主体单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浩大工程,政府在整个社会的治理中必须保持主导地位,也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新环保法》也要求环境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多年的建设经验表明,政府早年主要依靠强制性行政手段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起到了主要的规划、实施、管制、监督等积极作用,但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在经历了“放任”、“控制”和“管制”三个时期的变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完善的背景下,原有的“全能型”政府治理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苏南地区在该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无锡在2008年首创了“河长制”以加强河道长期的督察和监管。同时2009年江苏省环保厅还针对苏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设立苏南环保督察中心,开始重视省内三大地区因禀赋差异所带来的治理不便。这些生态环境的主管部门都是政府组织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在职能上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职能的延伸,其行政全力也基本来自于政府的环境主管部门,中央政府的环保部下达任务,地方政府完成指标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因此,政府做出的决策基本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何去何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在环保事业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二)管理效率不高生态环境治理的主管部门主要是由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以及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各自负责一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容易出现“扯皮”现象,在治理过程中往往存在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首先,中央——地方的“二元”管理格局容33 易导致很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以往的重大环境工程建设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规划和策略中,地方政府则根据上级指示进行工作,在建设初期阶段大张旗鼓、高度重视,各种规划、指标和口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建设进入中后期,高涨的热情逐渐退去,工程项目要么进展缓慢,要么直接被搁置,造成了“烂尾工程”的现象。其次,政府所发起的工程一般比较浩大,周期长、收益少、难度大。不合理的规划方案或者“拍脑袋式”的生态环境工程项目不仅达不到预计的生态目标,还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原本就紧缺的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造成了更大程度上的浪费。最后,生态治理的资金来源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直接限制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治理资金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对地方的财政支持,虽然近年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国家的财政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加之治理成本的增加,没有社会资金的补充,生态治理和保护发展相对缓慢。(三)政策执行力不强苏南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和政策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原则性强、明确性差;口号性强、操作性差的弊端,容易滋生“钻空子”的现象。由于地方政府身份的特殊性,一方面要相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尽一切可能发展地方经济,充实地方的资金储备。地方政府在两者之间难以取舍,又加上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或者空白,于是“阳奉阴违”的行为时有发生。纵然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但是地方官员的“畏难情绪”、“侥幸心理”总是让生态环境整治效果不尽人意,进而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四)生态治理手段效果有限苏南地区在地区现代化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路径依赖色彩”,这是多数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无法回避的特征,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末端式”治理理念一度盛行,这种方式通常具有应急性、运动性和被动性的特征,短期内能够实现局部改善,但是长期来看则只是“治标不治本”。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之后,苏南地区开始重视“前端式”的治理方式,在关闭落后、污染工业的同时,将预防性机制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来,逐步提高环境准入要求,用“高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进入该地区的可能性。此外,环境主管部门本身隶属于地方政府系统,其权力来源于地方政府行政执法权力的部分让渡,因此他们的治理手段一般局限于行政监督、行政调整和行政干预,这些手段充满了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的色彩。近年来政府也逐渐开始寻求市场调节手段,利用市场经济杠杆,通过补贴、税收以及征收资源费用等方式调节企业、公民个人等其他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遗憾的是,现有的市场经济机制体制还处于建设和完善时期,信息不透明、诚信缺乏、恶意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政府能否利用好现有机制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仍有待证实。4.2.3区域生态治理模式单一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各级地方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部门的治理体制和结构,国务院34 和国家环保部对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拥有统一领导权,指导和监督其对各自辖区内的生态环境工作,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根据相关的规划、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会同同级环保部门开展生态环境工作,对破坏生态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经济社会行为进行行政监管和处罚。苏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基本沿用该种模式,在江苏省政府和省环保厅的统一指导下,苏南五市政府和环保局具体落实和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并对各自辖区下的区、镇(街道)主要环境保护机构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虽然这种层级分明的治理模式取得了不少效果,但是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严重污染的今天,生态环境系统从结构型破坏向功能型破坏转变,先前的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致体现为两方面:(一)纵向治理缺少互动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成治理主体在生态文明创建中扮演着中心主体的角色,承担了规划政策的制定、推动、落实和监管的各项职能。苏南地区也不例外,各市政府环保部具体组织落实本地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管理工作,对辖区内街道(镇)、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多个行政主体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公司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民则被动地执行政府部门的决策。这种上级向下级单位下达具体指标和任务的模式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权力自上而下的单向运动现象,缺少社会系统对政府系统的反馈与交流机制,并不能最大化地发挥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效能。政府相关部门公司企业环保NGO权力环保部门社会公民政府系统社会系统图8政府管制型治理模式一方面,政府作为权力中心,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列,表现出强烈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官本位”的行政文化氛围下,政府权力单向流动,社会系统尤其是环保NGO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的话语权和参与权缺失,进一步抑制了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将带来利益多的元化,因此现有的“强政府、弱社会”的单一型治理模式在处理政府决策失误、市场治理失灵、社会主体不作为等问题时更加显得收效甚微。(二)横向治理缺少合作除了政府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纵向管理缺陷,政府与政府之间通常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是阻碍地区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行政区划分散性阻碍区域合作。传统的行政区划具有条状分割特征,各地区都划界而治,而生态环境问题却不具有明确的边界,通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这种人为的行政分散性与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及其问题的系统性、外延性相悖。以太湖流域为例,它共属于沿河五市,其中苏南地区就占据了三个(苏州、无锡、常州),以往35 单一行政主体在治理和保护这类跨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时就明显具有局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之间矛盾突出,更容易形成“三不管”地带,周边地区争相获取资源,却将环境治理保护的责任推给其他地区。同时,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虽然有上级政府的牵头,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观念的制约,地方政府往往停留在执行上级行政命令的层面,各扫门前雪,缺少与周边区域政府之间的主动合作的意识与内在动力,这种合作更加难以为继。其次,利益矛盾是削弱生态协同治理的重要因素。大多地方政府除了执政者的角色,同时还兼有经济发展者的双重身份,这要求他不仅要在道义上紧跟中央政府的号召,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同时他还要在利益上考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两个角色所代表的利益多数情况下容易形成对立面,于是乎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能够继保持原来的发展规模,偷偷将上级的指示“缩水”、“打折扣”。不仅如此,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缺陷还表现在与周边地区的利益矛盾上,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各地政府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扩大财政收入等问题。苏南地区相邻各市无论是在地理位置、文化结构上还是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上近似程度都较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竞争明显多于合作。各地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优先发展,通常会利用“地方保护”的方式实现内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种行为往往会忽视区域生态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于是,互相推诿、“搭便车”等行为层出不穷,这些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越是激烈,互补发展越是缓慢,于是他们就会走入美国学者哈丁所说的“囚徒困境”,即当一个地区的每个主体都为自身利益考虑时,即使大家都按照既定规则行事,最终得出的行为也不一定就符合集体利益,更可能阻碍集体利益。最后,苏南地区政府之间的协同机制还没有成熟。虽然苏南地区如今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有了质的变化,但是仍然并未真正形成生态协同治理的稳定机制和制度,遇到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仍显不足。由于地区内各市之间缺少固定的合作机制和体制,很多跨区域的合作主要依靠当地领导人的临时协议或者以“磋商”方式维持,这种合作缺乏有效的制约性,一旦出现人事调动或者领导人主观意志的转变,先前的跨区域生态治理政策就往往面临破产。此外苏南环保督察中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该地区环保事业的历史。但是该机构在行政执法权力上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一旦各市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和不配合工作等问题时,难以有效处理多方权益,因此苏南督察中心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苏南地区生态协同治理出现的问题。除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外,苏南地区还缺少具体制度和机制将各市在生态环保治理与保护方面的职责、权限、奖惩措施等确定下来,尤其是在跨区域污染事件和污染物转移方面缺少切实有效的应急机制和问责机制。4.3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不足4.3.1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36 首先,市场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优势,但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久,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还比较多,市场经济体制还并不是十分健全,政企一体、政经不分的现象还有所残存,诚信、公平、正义等观念还没有普及开来,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调节机制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我国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发展较为缓慢,其产权归属方向较为模糊。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全民所有,而在实际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各级政府成为了生态环境的实际所有者和控制者。在这种以政府管控为主的前提下,无法形成自由独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能力不强,资源开发、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化、竞争化进程自然受到挤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市场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调节性作用。4.3.2企业环保责任不明确企业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细胞”,同样也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力量,但是现实中却事与愿违。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企业作为利益主体,其做出的一切行为都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生产和消费成本成为了企业衡量自身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很少有企业会因为长远的生态问题而放弃眼前的短期利益。只有在政府的政策和环保指标的严格要求下,他们才会被动地进行改造、转型,但是考虑到节能减排、排前处理等工序的巨额成本,加之违法排污被发现的可能性不高,即使被抓后所受到的违法成本也很有限,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获得经济效益,很多企业都会尽一切可能躲避政府环保部门的检查,在暗地里继续维持粗放的生产方式;更有甚者不惜一切代价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直接选择对执法部门进行贿赂,于是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都在明目张胆地挑战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底线。截至2014年12月,江苏省内依然存在944家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很明显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能否得到控制和改善,这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4.4公民社会参与度不高4.4.1公民生态意识相对薄弱生态文明的主要宗旨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其在这项活动中必然占有主导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省的核心地区,人口数量巨[1]大,截至2013年,整个苏南地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3300万。苏锡常位列全国移民城市前十五强,其中苏州更是以1300万常住人口成为了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按理说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力量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可惜理想与现实脱节,苏南地区作为人口的聚集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电子垃圾、噪声污染、光化学污染的逐渐增多势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1]江苏省统计局,2013江苏统计年鉴[EB/OL].http://www.jssb.gov.cn/37 巨大影响。一方面,乡镇生态问题突出。乡镇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但是恰恰又是这里的公民素质相对不高,环保设施不够完善,加之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多聚集在该类城乡结合部,这些地区情况通常不容乐观,尤其是一次性用品、生活垃圾等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对周边的大环境产生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城市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苏南许多城市、社区在垃圾箱标识上进行分类回收,但实际生活中公民落实的情况还不理想,而清洁车在清理过程中往往也“一锅端”,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尚未建立像日本一样的垃圾回收制度,城市家庭通常也缺乏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和习惯。不仅如此,不少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1、对环保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部分公民尤其是老年人只是将环境卫生、城市面貌与生态文明之间画上等号,没有深入了解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2、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许多中青年人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能够了解酸雨、雾霾、土壤重金属等现象的紧迫性,但是在海洋污染、核污染等远离身边的生态问题明显缺少警觉性。3、知行不一。这部分公民在理念和行为上不具有统一性,他们通常环保认知比较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也较全面,并会对周围的破坏环境行为感到强烈不满,但是当自己身处其中时却会持有“严以待人,宽以待己”的态度。4、“绿色消费”意识缺失。实现生态文明一方面需要依靠成熟的市场机制调节,另一方面则需要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如今到处都充斥着物质文明的身影,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的心理仍是阻碍正确生态观形成的主要障碍。此外,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的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超过60%的公民认为我国的环境问题很严重,非常重视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措施和政策,另外还分别有21%和19%的人认为“不严重”和“对此事不清楚”。将生态文明与其他经济社会问题放在一起时,大多数公民明确将教育、就业以及人口等问题摆在前面。这些数据也从侧面我国公民对于环保意识还不够重视。因此,苏南地区人口素质并没跟上人口数量的发展速度。4.4.2非政府环保组织力量相对弱小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离不开非政府环保组织(NGO)的大力推动,国外很多环保事业都是在自下而上的环保运动中发展的。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环保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非政府环保组织规模整体规模并不是很大,影响力也很有限。现有的环保NGO对政府的依附性较强,尽管该类组织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是制度上的约束性一直限制着环保NGO的发展。根据国家民政部的规定,民间的社团或者NGO(非政府组织)的注册[1]成立必须要挂靠在某个政府部门,或者在业务上接受某政府部门的领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会自组织的独立性,进而不利于他们与政府部门进行环境治理与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件的交涉与合作。此外,许多政府部门对于非政府组织比较排斥,一般不轻易[1]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年:122-12338 接受挂靠和注册,于是一些环保NGO只能以企业的名义注册,承担着额外的“营业税”,其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就苏南地区而言,一方面生态治理一体化的实现需要环保NGO作为府际之间的积极推动和协调,打破“画地为牢”的行政割裂治理模式;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环保NGO所具有的灵活性、低成本和可持续性使它成为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事件中,以兰州大学教授张正春为代表的一批环保人士和环保组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围绕圆明园湖底是否需要铺塑料膜的问题与政府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环保NGO开始在这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环保责任心和社会价值。为此,把环保NGO做大、做好、做活是苏南地区的率先基本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一环。39 第五章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苏南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提上日程的,根据生态现代化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可知,它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5.1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21世纪前50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如果届时各项生态指标能够达到世界中等水平,那在21世纪末则能够大致实现生态文明。总体看来,苏南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构建良性循环的经济环境。苏南生态文明不是也不可能放弃工业化,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坚持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经济的生态转型要求我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原则,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上进一步体现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1]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2)政策制度得到落实完善。苏南要建设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治理体系和政策制度,政府主导的多元生态治理体系是体现“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途径,而区域间加强合作是“全面、协调”的重要方式;同时健全的规划政策是规范各主体行为的最后一道红线,因此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必定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建设成果提供制度保障。(3)生态观念得到贯彻推广。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个人都能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主动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在生产环节、消费环节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遵循“谁污染谁赔偿、谁保护谁补偿、谁受益谁付款”的生态补偿原则,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动人类与自然良性耦合的生态文化氛围。(4)社会力量得到优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解决环境问题、恢复生态功能,还要包括对社会本身加以反思和变革。除了协调政府和市场这两种系统、有组织的力量之外,广泛的公众参与也是苏南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另一个体现,公民与环保NGO通过组织和制度上的革新促进政府与社会力量优势互补,提高生态治理成效。综上所述,苏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符合历史趋势但又必须循序渐进、复杂多变的浩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多角度加以分析,批判吸收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精华。综合苏南地区现实情况,其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的不合理应用虽然导致了生态破坏和环境退化,但它也是实现经济生态化的核心力量。绿色科技通过投入生产领域能够[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640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绿色产品的出现也将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杠杆作用下,生产技术的创新能最大程度地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布局优化,为苏南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第二,重视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单纯的技术——组合主义无法从根[1]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似乎很难想想没有各层级政府干预下的一种生态转换”,因此必须将目光转移到国家、政府及其策略上来。一方面在政策规划上应以预防性原则为主,严格控制生产环境成本、优化消费结构、引导绿色生活行为,减少传统末端治理带来的弊端。另一方面若要克服生态现代化单一、封闭模式的缺陷,加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联系合作,在横向与纵向层面构建生态协同治理新模式。第三,培育生态意识,倡导生态文化。苏南生态文明的不是简单的污染治理,归根到底是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因此除了要重视科技和制度建设,还需加强文化熏陶,对当地官员、企业家以及公民进行生态文化教育,普及生态知识,提升生态意识与道德水平,真正将生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第四,鼓励公众参与,发挥公民社会作用。生态现代化是一个注重多方参与的过程,政府和市场机制都具有局限性。必须提升公民和环保非政府组织在苏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保障他们在苏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参与和监督等权益,充分发挥其在各类环境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弥补政府与市场调节的失灵所带来的空缺,营造苏南地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5.2推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进步良性耦合5.2.1扩大生产服务型和生活服务型产业规模经济新常态要求苏南通过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平稳,这与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生态转型有着内在一致性,因此,经济服务化、产业高端化以及社会信息化不仅是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局部调整,但是第二产业过高、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约60%左右,[2]因此苏南必须重视,到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制造业是苏南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较高的水平和雄厚的基础,这能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外向型经济发展为该地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苏南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和先进服务业带动本地区服务业的成长与发展。一方面要重点突出地加快金融服务、云计算、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1]GertSpaargarenandArthurP.J.Mol,Sociology,Environment,andModernity:EcologicalModernizationasaTheoryofSocialChange,inSocialandNaturalResources,Volume5.1992:338[2]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江苏省生态文明规划》[EB/OL],http://govinfo.nlc.gov.cn/jssfz/jszb/906237a/201312/t20131218_4485155.shtml?classid=4392041 流、法律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将生产型服务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手段。积极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员素质和生产水平,强化服务行业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完善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促进其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更高端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另一方面,苏南地区也要加快社区服务、健康服务、家庭服务、房地产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尤其是要依托苏南“西部丘陵水源涵养区”和“太湖湖荡湿地区”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事业,全力打造拥有地区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度假区以及相关旅游线路,努力改善配套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形成苏南生态旅游品牌。通过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进而促进苏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并不是盲目地发展,必须根据苏南各市的具体经济水平和经济状况而定,例如常州2013年提出的目标是服务业在当年全市国民生经济中所占比[1]例比去年提高1.5%。而镇江则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指标定位为其增加值占GDP比重提[2]高1%。此外,打破产业趋同效应,积极调整苏南地区的产业布局也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着重要意义。加强沿江新兴产业带发展,严格控制中大型化工产业项目的审批和建立;加强沿沪宁线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带,突出沿线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加强沿海港口、航海运输、风力发电和海洋工程产业;注重沿东陇海线机械装备、精密仪器以及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最终形成产业融合、集中布局、集聚[3]发展的新格局。5.2.2促进产业向轻量化发展苏南地区素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而闻名,工业密集程度也相当高。而这往往都伴随着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存在,虽然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问题却接踵而来。对此,苏南地区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加快节能降耗的步伐。首先,要加速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整改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强化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的生态改造,加强监督管理,逐步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通过最新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和产业调整指导政策严格控制新建能耗污染型企业和项目的审批,对未经批准的新建项目加大惩治力度,定期整改相对落后企业;同时鼓励和支持能耗低、附加值大的新兴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以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的方式引导新技术产业做好、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轻量化、资源化”为重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其次,要加强绿色生产,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率一直是苏南地区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对此必须要优化能源结构,逐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时进一[1]姚晓东,常州市政府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http://www.jiangsu.gov.cn/jszfxxgk/zyhy/gsxzfgzbg/.2013-1-8[2]杨省世,中共镇江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报告[R].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12/26/c_118717642.htm.2013-12-26[3]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江苏省生态文明规划》[EB/OL],http://govinfo.nlc.gov.cn/jssfz/jszb/906237a/201312/t20131218_4485155.shtml?classid=43920.2013-7-2042 步控制石化能源尤其是煤炭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积极革新能源利用技术,尤其是在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产业和企业中推广节能和低碳技术、工艺,增加先进设备、绿色产品在生产中的使用率。例如在无锡、常州等地进行全省低碳示范区建设并逐步推广,加强苏南城市碳排放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动苏南五市全部建成低碳示范城市。再次,大力探寻和开发新型清洁能源,合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积极推广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以及天然气、核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逐步完善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使用的部分替代。5.2.3依托产学研平台促进绿色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1]心位置。”生态现代化也认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不合理应用虽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科学技术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利用就能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对于苏南地区而言,科技的创新驱动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要素。(一)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企业是形成创新机制的主体,必须积极使用和创新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一般将生产和环保分开进行,一方面进行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则针对生产出来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利用净化设备,通过物力、化学或者是生物技术实现对其的精华处理。发展绿色科技与其不同,其理念是最大限度上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它不但可以从源头上优化生产工艺、改造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将生产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威胁性降到最低限度。对此,企业有必要加强内部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理念上的改进和提升,加大企业科研投入在生产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效集中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既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又减少排污成本。同时,在区域内中型以上工业生产类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逐步实现自主研发机构设置的全覆盖,从而优化企业在高增值产品和关键技术上的研发环境,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市场生存与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努力加强区域内企业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培养,成立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自主品牌企业,逐渐形成优势明显的区域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群,形成集群效应,形成绿色科技发展增长极。(二)形成产学研联动体系。苏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仅仅依靠自身是不够的,必须尽快与地区内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绿色科技的研发应用合作平台和联动机制,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科研创新的成本,还也有助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学术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形成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相互促进的产业科研共同体。具体看来,首先,苏南国家新区科技创新企业要依托学校周边科技园的地理政策优势,定期以委托研发、测评的手段[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2-11-1943 积极寻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共同科研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动的战略合作平台,利用市场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为科技创新企业多提供产品开发风险评估、可行性评估和关键技术攻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最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积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并通过人才输送和流通的方式反过来为高校提升科研质量和改善科研环境创造机会。5.3加快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变革5.3.1完善区域生态资源管理制度荷兰学者Mol曾强调要重视开放的传统国家机构在环境管理和革新活动中的特殊作[1]用与不可或缺性。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政府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拥有的权力和人才优势,决定了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主导者。Janicke认为一个国家生态现代化的能力与其在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相关[2]。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若要取得突破,关键还是要建立和完善了该地区的生态文明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一)尽快出台苏南地区生态文明规划。江苏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断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和完善各方面工作。在规划和政策方面陆续推出了《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排污费征收稽查办法》等具有前沿性的文件,特别是2013年国务院颁布《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之后,江苏省更是相应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无锡、常州先于省政府出台了生态文明规划,而南京、镇江也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出台了地方生态文明规划。2015年5月,国务院又推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此,苏南地区必须加快地区整体规划制定,从苏南地区整体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地区内各市的禀赋差异和共同特点,结合各地经济产业特色、地理区位优势、人文底蕴传承、自然生态环境的实情,在各市已颁布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编纂《苏南地区生态文明规划》,突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积极构建纵横双向的高效生态治理系统。(二)积极健全苏南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法规等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水平的反映,同时也是维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复杂系统性工程,其影响牵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只有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体系,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首先,坚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空间开发格局。2013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根据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了自然保护区、湿地[1]洪大用,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2]SeeJanicke,M.ThePoliticalSystem’sCapacityforEnvironmentalPolicy(1995)44 2公园、太湖保护区等15种类型共779块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达到24103.49km。随后苏南五市相继划定本市生态红线,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均超过省政府制定的20%的标准,新时期,苏南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严守这些已经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积极培育正确健康的生态红线观念,严格控制土地、森林、海洋草地等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真正有效减缓生态区域功能、区域面积和区域生态性质退化。统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三对矛盾的关系。同时,要树立底线思维,加强对土地、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将苏南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控制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生态环境保护[1]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其次,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产权和管理制度。一直以来,国家的土地、水流、森林、草原、滩涂等生态空间的产权都是独立登记的,不同的资源由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确定管辖范围内生态空间的产权,但是这种分类管理方式存在多、乱、杂的问题,而统一的登记管理能从产权的角度进行有的效管理,有利于明确开发者、所有者、监管者等主体职责,从而确保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生态资源的红线管控体系,坚持设定资源开发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标准线,对自然资源等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划清边界,按照其质量分等、分级并梯度开发。在耕地保护、取水许可、节能评估审查等方面实行最严格的标准,尤其是要建立和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和土地用途转让许可制度。再次,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Hajer在其补救性策略中提到:环境破坏性的生[2]产过程及其产品必须对其所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修复或补偿,这是生态补偿的最早阐述。所谓生态补偿即在对生态保护的保护者、受益者和损害者进行科学界定后,根据保护者补偿、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以及使用者付费的原则进行利益调整的运行机制。而生态补偿机制往往会牵涉到众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葛,而这种机制久久未能建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固定的规定或准则对不同主体进行科学界定,加之在落实生态补偿过程中缺乏相关约束性的法规和条例,致使该一创新设想的实施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中缓慢前进。对此,苏南地区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在区域内广泛进行试点实施,首先要将生态补偿工作的主体、客体、范围、标准以及监督等内容进行科学界定,明确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之间的权力与义务,并用法律文件的形式落实下来;其次按照界定的结果和标准对各类对象给予资金、政策、智力等不同方式的补偿,纵向上要加快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不断提高主体功能区的共公服务水平,加强生态补偿的资金保障力度,横向上尽快形成江河上下游等生态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补偿机制;最后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试点经验逐步推动国家修订出台《生态补偿法》,真正促使生态补偿工作走向法制化、科学化、专业化,从而进一步推进苏[1]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EB/OL][2013]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5/24/c_124761554.htm.[2]Hajer,M.A.ThePoliticsofEnvironmentalDiscourse:EcologicalModernizationandthePolicyProc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45 南地区的生态法制建设。5.3.2打造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生态治理新模式Cristoff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将其区分为弱和强两种程度的生态现代化,后者是前者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相比而言更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它强调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性。因此苏南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革新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内部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等外部因素,同时还要切实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政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必然首当其冲。(一)促进生态型政府转型。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必须深入推进自身的职能转型与优化。我国生态文明较之欧洲生态现代化不同之处就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生态型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将这种理念融入到社会公共事务、内[1]部事务的管理以及社会发展、自身发展中去,推动政府与生态治理理念相统一。一方面,生态文明是政府躲不开、避不了的问题,荷兰、德国等欧洲生态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证明强势的政府是保证生态文明实现的首要条件,Janicke也在其著作中提出生态现代化“首要的是建立具有充足和被赋予足够权限的诸如环境部这样的政府行为体……只有[2]拥有足够权限执行综合计划的强大政府机构才可能取胜。”鉴于我国现阶段资源管理的分散性,有必要强化环保部门的职能,必要时可以将农林业、水利、土地等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集中起来由环保部门统一执行,切实增强环保部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肩负的生态治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党中央最新成立了经济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环保部等部门也陆续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为此江苏省应该紧跟步伐抓紧成立苏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同时结合苏南环保督察中心相关工作,适当扩大该中心的法律地位、扩充其职能权限,增强其行政独立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3]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加强对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体制机制的统筹与监管工作。另一方面,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体现其合法性的重要途径,真[4]正现代化的政府是“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积极回应公众需求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为此,苏南各地政府必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态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政策、人才、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支持,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高效自主的社会生态治理主体,为搭建良性互通的生态治理体系夯实基础。此外,信息透明对于建立服务型政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信息与政策阳光化能够打断垄断格局,保障各方生态信息的知情权,有利于各利益相关主体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二)丰富生态治理体系。政府精力有限,要做到“事事都管、面面俱到”几乎是[1]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251-254[2]马丁·耶内克.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M].李慧明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yg/2/Document/1436286/1436286.htm.2015-4-25[4]郑恒峰.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646 不可能的;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形式主义、效率低下、恶意寻租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此必须加强治理体系的开放性与合作性,将企业、公民以及各类环保NGO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当中来,其中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资本,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缓解当地人们的就业压力,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升级带动人们形成生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同时借鉴美国的自愿性伙伴合作计划模式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合作,改善政府强制、企业被动的现有局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选择合作项目,间接推动企业的绿色技术升级与产品转型,提高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生态价值,弥补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的现象,实现政府与企业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的新模式。另外,《环保法》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生态文明不是少数政治精英口中的“乌托邦”,而是全社会民众的共同目标和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公民必须转变角色:首先,成为生态治理决策者。要将公民纳入到生态治理的决策活动中来,及时反映出当前生态治理民众的诉求,不断提高公民的生态民主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同时也促进生态环境政策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民主性。其次,成为生态治理监督者。作为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者,公民有必要借助生态信访、举报、媒体、消费等多种渠道形成对反生态行为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尽可能使市场混乱和政府失灵的程度降到最低。最后,要成为理性消费者。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无节制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公民必须改变自身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生态理性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以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全民参与为特征的新型多元参与治理模式。最后,随着环境群体事件的增多,越来越多非营利性质的环保非政府组织(环保NGO)日益活跃于环保活动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主要以生态环保为组织运作的核心诉求,对于生态文明事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纯粹的追求。正因如此,环保NGO较之政府更容易克服地方利益的狭隘性,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区域乃至是国际层面,成为区域合作的先行者。同时环保NGO作为民间组织,凭借其深入社区、贴近公民的优势,拥有深厚的社会资源,能够弥补政府行政资源调动的不足。苏南地区作为现代化先行区,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而环保NGO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社区活动、媒体舆论、公益教育等途径有效引导当地公民养成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活行为习惯。并在苏南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利用组织成员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专业知识加强各类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减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障碍,将公民的意愿反馈给政府,在适当的时候还能帮助生态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开展维权行动,保持生态治理系统信息通畅,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有效进行。(三)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虽然欧洲生态现代化国家有着较强的政府干预,但是市场机制一直是贯穿于生态现47 [1]代化理论的核心要素。环境问题的市场技术解决方案为生态化与现代化提供了“双赢[2]模式”的更宽泛的范围。在我国同样离不开政府与市场双向调节。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在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为此苏南政府要继续发挥宏观调控的优势,继续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要素尤其是生态资源的配置作用。首先,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尤其是在微观领域需要市场为导向,逐步完善自然资源产权登记制度、资源有偿开发和使用制度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权等一系列资源性产品交易流通制度,打破资源垄断现状,搭建有效的资源配置平台。其次,政府要克服市场失灵的缺点,健全和完善环境税费制度,扩大征收范围、细化税费种类,落实“从价计征”的征收制度,将资源回采率和污染修复等项目纳入税费定价参考体系,促进企业对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再次,要建立相关激励和惩罚措施:对引进和采用先进生态处理设备和技术的企业实行政策或财政支持,对出口绿色产品行业提供低关税优惠等,以此鼓励企业在产业升级、污染治理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最后,建立企业生态诚信档案,将企业在生产、管理和销售过程中的违法不良行为记录在案,作为下一次指标评估的重要依据,对多次上榜的企业处以停业整顿或者关闭的惩罚,加大行政管理的威慑力。总之,苏南生态文明建设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供求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市场主体自觉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来。企业公民南京企业企业镇江无锡公民公民苏州常州企业公民企业公民图9苏南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图5.3.3加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府际合作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尤其是Cristoff提出的强生态现代化理论,超越了“技术——组合主义”,将整个生态现代化看作是社会组织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强调从多方位、开放性的视野分析该理论,还将变革的视野从先发生态现代化国家转移到全球各类国家,这为苏南地区实行区域横向生态协同治理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爆发频率攀高、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加强地区合[1]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75[2]Cf.MartinJanicke,EcologicalModernisation:NewPerspectives,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6(2008):56348 作势在必行。但是面对不同区域主体的利益权衡,苏南生态协同治理的实践还需要在以下几点上努力。(一)树立区域协同意识由于“经济理性人”特性的影响,政府在区域发展问题上往往会选择优先发展,行政分割、地方保护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克服这类现象。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区域保守主义,放眼合作,用集体理念代替个人理念,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在利益博弈中寻找到双方乃至多方共赢的平衡点,避免重蹈“囚徒困境”覆辙,从根本上杜绝因局部利益导致的“搭便车”现象。其次,要树立诚信意识,很多地区内的合作只是依赖于地方领导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区域见的生态协同治理共识达成面临许多难题,往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因此横向区域协同必须要提高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加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谈判,尤其是主导城市要通过长期合作逐步形成诚信机制,对积极合作的城市予以多方面的奖励和支持,对没有承担集体责任的城市予以惩罚和强制。总之苏南区域协同必须建立在“共同利益”的价值认同基础上,从而才能从主观上真正提升府际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建立区域协同治组织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光靠主观意识是不够的,必须要形成客观法律法规,用制度的形式形成外部制约力量,促使横向府际协同走向固定化和常态化。一方面,苏南地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修订和出台《苏南生态协同治理法》,将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协议内容上升为区域法律性文件,避免府际合作因领导人及其意志的改变而不了了之;必要时,还可以依托苏南环保督察中心建立起跨区域生态治理机构,例如由南京牵头组建苏南生态治理委员会,明确五市政府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权限、职责和义务等,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蔓延性强的方面明确权责范围,根据资源禀赋、发展城府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治理标准,协调不同地方在生态治理中产生的利益损失与合作纠纷,进一步消除行政壁垒和行政垄断行为,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保护受益、破坏补偿”的原则,在苏南各市之间建立起生态共享和补偿机制,在各市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寻找利益平衡,尤其是针对像镇江这样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借助其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等生态经济,苏锡常等生态受益城市利用市场一体化对其进行资金补偿、产业转移和技术转让等扶持和帮助,实现1+1>2的系统优化效果。(三)完善区域共担、共享机制首先,要建立生态协同治理成本共担机制。由于苏南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生态保护区往往存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某些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因此生态治理成本分摊机制对于协调苏南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地区可以通过资金补偿、技术支持为落后地区创造发展机遇,而后者能够通过生态保护为前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其次,要建立互动共享机制。信息上,电子信息化推动了环境治理信息电子平台发展,互联网为政府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渠道,职能范围可以延伸至企业乃至普通公民。苏南地区可以在不同的主体之间49 建立起“苏南生态政务系统”和“苏南生态治理信息网”等网络共享平台,将各阶段的环境公报、环境政策、排污统计以及生态诚信档案等信息上传至系统,降低信息传播成本,促进信息透明化,提高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的生态治理效率,方便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监督。经济上,应该成立一个独立运行的生态基金会,将各市的财政资金、社会捐款以及国际合作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定期在信息网公布资金动向,在公众的监督下为苏南区域协同治理提供经济保障。5.4加强苏南地区生态理性培育生态文明是一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复杂性社会变革过程,其涉及领域广泛,我们不能单纯地在技术手段、社会制度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法,而应该从人类自身上寻找问题根源。无论是官还是民,以生态文化与道德为代表的生态理性缺失是导致如今苏南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必须要在价值观上狠下功夫,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性支撑。5.4.1转变政府生态治理观念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一项公共性质的工程,而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则是该项工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自身的生态道德文化素质和生态治理观念的高低,对能否建成生态文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加强政府官员的生态文化培育。(一)加强政府人员生态观念转变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多年来,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都在坚持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因此,苏南地区想要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进一步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关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传统的工业文明形成的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作为进步的唯一标准,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加剧,政府官员必须要将发展观念转型,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同时要侧重人类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比重,避免盲目强调经济效益而限制生态效益发展。同时要立足苏南特定的历史、现实环境,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相结合,绝不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的模式来解决苏南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荣,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树立生态正义理念。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欧洲国家实践过程中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他们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本国的自身利益上,很少会主动考虑到社会正义性,即发达国家习惯于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粗放型、高耗能产业进行资本输出掠夺输出地的资源,通过这种嫁接的方式缓解本国环境矛盾。而我国国内也不乏此类现象,发达地区通常也会对周边经济腹地采取资源掠夺,但是这种方式只是暂时缓解了“病症”,治标不治本。因此,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然要转变政府官员的这种50 掠夺式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相关内容作为重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内部培训会和经验交流分享会,切实加强党政官员干部生态文化学习和生态理念培育。同时要创造出国学习考察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生态现代化经验,彻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重发展、轻环保”的错误理念。(二)健全公务人员考核机制绿色GDP概念提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规定,在实施过程中技术上和观念上的阻力重重,难以在短期内推广落实。对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完善绿色GDP考核机制:(1)完善政府官员生态绩效考核机制。传统的绩效考核机制往往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这是造成苏南发展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型考核机制必须重新定义绿色GDP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将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排放量、人均绿地面积、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绿色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完善其核算的内容与方法;尤其是加强对环境政策在制定前与落实后两个阶段的审核与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切实提升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总分中的比重。对那些积极制定和落实生态政策并取得明显效果的地方官员给与行政嘉奖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各级地方官员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在公务员系统更新机制中也应增添生态伦理、生态知识的考察,对有明显环境破坏事迹的人员予以“一票否决”处理,确保政府官员生态文明意识清晰、生态治理能力扎实。(2)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追究终身制。对党政官员以及相关环保职能部门人员实行生态事故责任制和问题追究机制,将每一项生态政策和生态工程的指标与责任落实到个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到位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件的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要记录在案,对其实行终身责任[1]追究,轻则诫勉谈话,重则限制官员升迁与转任乃至撤职查办;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终身刑事责任,避免部分官员以“退休”为护身符。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生态文明领域依法从严治理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江苏省必须把握这一机遇,尽快出台《苏南地区关于<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加快制定落实该法的具体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督与管理,使该法在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法律保障作用。5.4.2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苏南地区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都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他们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和治理者。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企业竞争越来越多地着眼于企业文化上。为此,企业在文化建设时,应当将生态文明纳入核心价值观中,推动企业文化生态化,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和规划时,在不破坏“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更强调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yg/2/Document/1436286/1436286.htm.2015-4-2551 首先,要开展企业生态教育培训。对于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企业家,必须加快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大会、进修班以及网络课程的形式,丰富企业员工的生态环保的道德伦理、生态法律和技能常识,促进企业内部上下达成生态文明共识,切实认识到企业活动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重要影响,体会到企业在生态治理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和实践活动中也应加强环保节能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员工将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履行心系环保、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的义务,塑造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的主体形象。此外,还可以积极组织企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学术研讨会和交流会,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报纸期刊等传媒介质上开设“企业者谈生态文明”等专栏,开辟企业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新阵地。其次,完善企业管理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用固定的管理机制加以保障,这是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落实生态意识的重要环节。上到企业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的基层都必须根据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切实将生态理念与企业经营理念相结合,在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产品设计、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将生态理性融入企业文化。除了约束机制还要完善奖惩机制,一方面,要定期组织企业、部门的生态理念总结交流大会,对在培训活动中成绩有益的学员予以荣誉或者物质上的额外奖励,提高员工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并时定期组织优秀员工经验交流分享会,大力宣传此类员工的优秀事迹,营造全员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更新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原有的考核内容基础上,将生态培训成绩、生态志愿活动参与度等表现以“生态文化建设贡献度”的形式纳入员工考核制度中,对那些在平日工作中生态意识较强、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予以额外奖金或津贴进行鼓励。5.4.3促进公民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苏南地区现代化的实现除了需要经济、政治、社会现代化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地公民是否能从意识和行为上具备了现代性。苏南地区生态文明作为其构建现代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终依赖于教育,因此加强公民生态文化教育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一)加强公民生态文化教育公民生态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对教育的重视,江苏是教育大省,更有必要积极贯彻和落实生态文化教育工作。首先要健全中小学生态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生态文化的教育必须要抓住这个关键,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等特点,将生态环境常识、生态道德伦理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体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逐渐激发青少年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美好情怀,同时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有意识地培育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行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友52 好共存的生态理念,从小形成科学环保的日常行为习惯。其次要完善高校生态教育。苏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人才,他们生态意识与文化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有必要面向全体大中专学生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环境学、生态学等课程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各学科知识体系中,逐步提高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事件中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最后要加强社会公民生态教育。相对于学生而言,普通社会公民的“三观”基本形成,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的难度相对较大针对这类公民,要切实开展广泛、深入的生态文化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纸报刊、网络媒介以及社区公告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定期解读最新生态规划和政策和推广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先进事迹、曝光反面事例,激发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更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民生补贴鼓励当地居民逐步形成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公共交通以及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二)养成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苏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消费水平也在全国处于前列,从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公民对自然环境的消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生态破坏的直接造成者和受害者,公民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以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原则,坚持用最小限度的消耗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主要内容,用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循环消费的理念取代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和过度消费。通过政府宣传和市场调节,帮助公众从“人类中心主义”中解脱出来,合理控制公众的消费欲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型可[1]持续消费伦理观,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于生态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在苏南地区逐渐蔓延,只求“多”、不求“质”的病态心理对当地公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些现状无不都要求公民形成绿色消费方式。他们应该积极投入绿色生活行动,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响应政府号召购买新能源汽车、节能家[2]电、节能型器具等绿色产品。努力协调消费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消耗与自然承载力以及破坏与生态修复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精神。公民要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的机制规范以及环保NGO的积极推动下,自觉遵守生态环境道德准则,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抓起,将绿色消费观念切实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为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群众基础。5.5提高苏南地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生态环境“易污染、难恢复”的特征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预防性工作,而公民群众在苏南地区具有庞大的基数,除了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投入,广泛发动公民参与生[1]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18-119[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yg/2/Document/1436286/1436286.htm.2015-4-2553 [1]态环境治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遏制苏南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现象。5.5.1鼓励公民参与生态治理如今苏南生态环境问题进入高发阶段,加上当地公民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加强公民参与生态治理已经不是仅仅是公民主观上的要求,而是已经成为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完善公民生态治理参与法律法规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公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苏南地区有着先进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借鉴沈阳市的经验,尽快出台《江苏省苏南地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明确公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应有权利和义务。依法保障公民获取环境信息、依法参与政府环境政策规划的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对破坏环境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监督举报等相关权益。其次,要结合该地区公民参与现状,逐步拓宽公民参与生态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例如加强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在项目建设的前、中、后期及时将环境信息和评价结果公之于众,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帮助其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资源信息,并通过人大会议参政议政、基层群众自治机构投票选举以及信访制度、社会协商制度、[2]非政府组织、大众媒体等途径,依法对生态环境决策、生态环境治理进行参与和监督。充分发挥广大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最广泛、最高效的上下联动的生态治理模式。(二)鼓励公民多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公民参与生态治理应该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必须落实到丰富的生态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等应该适时适宜地组织和开展夏令营等生态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切身体会使公民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感,引导公民在活动的过程中寓学于乐,学会在反思和讨论中寻找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借此推动公民提高自身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环保能力,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之风。另一方面,公民还要积极参加生态志愿活动。例如在与环保NGO联合在社区开展“地球一小时”“少开一天车”等环保宣传活动,生态意识较高的公民可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用实实在在的行为去影响周围更多的公民,通过参加此类活动深入感受生态道德的力量,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际行动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5.5.2推动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苏南地区目前的环保NGO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能够填补这一部分的空白,苏南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能够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苏南地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王学俭.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11:253-256[2]郇庆治.生态文明建设十讲[M].商务印书馆.2014:262-26454 (一)加快环保NGO组织建设根据国内现有环保NGO的发展经验,要进一步加快苏南地区环保NGO的发展速度。首先,要加强环保组织与高校社团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由于苏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教育资源,环保组织可以依托该地区的人才优势拓宽组织成员培养和纳新的渠道,并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和智力优势为组织提供技术咨询、政策解读机构,提升环保NGO工作的专业性。其次,提高环保组织独立性。要抓住苏南地区先进市场经济环境的机遇,积极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以公司获非营利机构的形式注册成立环保NGO,有条件的可以在行业内进行联合成立或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组织规模,提升组织综合能力。再次,政府要加大对环保NGO的扶持力度,面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政府不仅要引起自身的高度关注,在丰富地区生态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保NGO的重视程度,为其成立与发展提供政策上、技术上的扶持,以确保其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健康发展。(二)丰富环保NGO生态参与模式在现实生态治理过程中,环保NGO必须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发挥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首先,与政府形成合作。环保NGO的社会资源是政府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政府寻求与其合作的重要原因。它可以通过动员公民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等途径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并广泛收集公民反馈的问题与意见以环境污染评估意见的形式定期提交给政府,为环境政策、规划的制定与落实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支撑和群众监督,确保政府的生态治理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不仅如此,环保NGO还能够借助与组织合作的相关专家为政府制定生态法律法规提供专业的[1]咨询、评估和建议。其次,与企业形成合作。苏南环保NGO可以与企业之间形成商业合作的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可以协助企业进行绿色产品市场调研以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促进企业生态转型。同时环保NGO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企业能够通过赞助环保NGO相关活动的形式逐渐获得公民的认同,从而获得潜在的消费市场。最后,与公民形成合作。环保NGO要发挥其群众性基础,将生态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深入社区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和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通过环境保护讲座、环境政策宣讲会等活动扩大公民受益面,同时可以配合政府部门发动当地公民积极投入到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公民在苏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1]罗兴奇.环保NGO:苏南地区环境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J].江南论坛.2006(7):21-2355 56 结语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创造了比近代之前所有文明总和还多的社会财富。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人类开始被迫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环境保护上来。欧洲生态现代化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为当时欧洲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之后该理论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重点实施。苏南三十多年来,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全面现代化建设成为摆在苏南人面前的现实任务。与此同时,苏南在传统发展模式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资源等瓶颈制约,尤其是无锡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苏南下一步该如何实现生态文明转型,如何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成为了苏南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问题,苏南地区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重任。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批判和借鉴欧洲生态现代化理论。通过经济现代化,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理念,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技术手段协调物质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政治现代化,逐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主导者作用。依托纵向联动,与企业、公民形成“上下联动”的纵向生态协同治理体系;借助横向合作,加强与苏南各市之间的一体化建设,形成“左右出击”的横向生态协同治理体系,并逐步完善经济、行政、司法等制度建设,为巩固生态协同治理体系提供长效机制。通过文化现代化,在党政官员、企业成员、公民群众中强化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文化、伦理和道德氛围,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现代化,逐步加强公民和环保NGO为主的社会力量投入地区生态治理,提高苏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总的来说,苏南地区既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特殊困境,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性过程,不但要把握生态现代化的共性,更要尊重中国现代化的个性。在坚持“技术-组合主义”的前提下,从经济、政策、意识、社会等多个维度将生态环境问题内在化,通过预防性政策与补救性政策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苏南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可以赋予“苏南模式”全新的含义,促使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快地区“两个率先”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还能依托苏南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加速现代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的经验。57 参考文献1、著作类:[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5][德]马丁·耶内克,克劳斯·雅各布.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M].李慧明,李昕蕾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6][德]马丁·耶内克.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M].李慧明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7][荷]阿瑟·莫尔,[美]戴维·索南菲尔德.世界范围的生态现代化—观点和关键争论[M].张琨译.商务印书馆,2011[8]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10]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新思维[M].科学出版社,2010[1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生态现代化原理与方法——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选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3]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商务印书馆,2003[14]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杜明娥.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16]洪大用.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7]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8]雷鑫.生态现代化语境下的环境刑事责任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9]杨思涛.走向生态现代化[M].中共中央出版社,2008[20]秦书生.生态文明论[M].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21]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22]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3]郇庆治.生态文明建设十讲[M].商务印书馆,2014:262-264[24]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5]王学俭.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11:253-256[26]严耕.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厦明方.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8]俞可平.生态治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9]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0-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期刊类:[1]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管理科学.2001(1)[2]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58 [3]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J].科技导报,2012(27)[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前景[J].理论与现代化,2010(6)[5]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7(3)[6]邹兆辰.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8)[7]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8]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J].学习月刊,2010(5)[9]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年回顾与展望.农业与现代化[J].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12[10]方世南.生态现代化-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J].东吴学术,2011(1)[11]秦慧源.生态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12)[12]何传启.实现“中国梦”须抓住两大机遇[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3(2)[13]张云霞,徐礼红.科技创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关键——以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14]张云霞.试论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J].商业时代,2014(32)[15]魏遥雷,良海.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企业经济,2008(9)[16]郇庆治,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7]秦金书.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和展望[J].理论学刊.2011(7)[18]陈瑜.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9]孔繁德,王连龙,谭海霞,赵忠宝.《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0]刘钧霆.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制度模式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21]郭熙保,杨开泰.生态现代化理论评述[J].教学与研究,2006(4)[22]包庆德.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朱芳芳.生态现代化的多重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24]黄英娜,叶平.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4)[25]刘思华.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7(3)[26]甘泉.论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0(3)[27]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8]刘翠华.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9]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30]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2004.26(4)[31]赵成.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7(11)[32]廖福霖.关于生态文明及其消费观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3]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法律思想出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1)[34]秦书生,张瑞.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辨证研究,2010(33)[35]张传能.“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路——20年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3(2)[36]陈瑜,陈晓红.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4)[37]杨春玉,李明慧.生态现代化视角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J].未来发展,2011(3)[38]乔永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现代化经验、局限性及启示[J].生态经济,2014(5)59 [39]黄英娜,叶平.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4)[40]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鄱阳湖学刊,2010(2)[41]包德庆.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2]袁玲红.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伦理反思[J].前沿,2008(9)[43]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J].唯实,2011(3)[44]毕军,刘凌轩,葛俊杰等.创新苏南发展的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国发展,2008(1)[45]陈瑜,陈晓红.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4)[46]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城市问题,2012(5)[47]环保NGO:苏南地区环境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J].现代化研究,2006(7)[48]余敏江.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要有新视野[J].中国环境报,2014(2)[49]沈斌.建设福建生态省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9)[50]田仕兵.跨区域环境问题的政府协同治理研究[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1]陶国根.协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4(2)[52]黄丽娟.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政府间协作研究[J].理论观察,2014(1)[53]李叔君,李明华.社区协同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机制探析——以浙江安吉县为例[J],前沿,2011(8)[54]黄娟,王惠中,吴云波,张倩.区域协同机制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环境科技,2010(2)[55]于水,帖明.协同治理:推开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大门[J].观察思考,2012(6)[56]郭永园,彭福扬.中国区际生态行政治理组织的现状与革新[J].学术论坛,2014(1)[57]张连国.论复杂性管理范式下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J].生态经济,2013(2)[58]杨春玉,王军锋.国际生态文明思想流派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3(2)[59]程翠云.江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关系的分析[J].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2012(1)[60]沈玲,张皓.生态文明在苏南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与举措[J].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61]杜新蓉.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科学时代,2011(11)[62]廖敏.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治理推进的障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韩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63]刘志彪.高起点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2(11)[64]黄晓云.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学习月刊,2014(8)[65]兰明慧.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绿色科技,2012(12)[66]张传能.“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路——20年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3(3)[67]牛勇平.生态文明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J].发展研究,2011(8)[68]李秀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4)[69]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与路径选择[J].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70]李慧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生态现代化: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发展模式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3(12)[71]陈亢利,时学勤,朱希.苏州快速城市化中的生态环境[J].环境保护,2006(8)60 [72]毕军.生态文明是苏南现代化建设基石[N].新华日报,2013[73]吴兴智.生态现代化反思与重构_兼论我国生态治理的模式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0(5)[74]郑恒峰.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5]罗兴奇.环保NGO:苏南地区环境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J].江南论坛,2006(7)[76]仇方道.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3(33)[77]叶谦吉.生态农业发展问题[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78]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3、学术论文类[1]卞苏玲.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下的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2]陈胤.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2010[3]余昆.苏南区域协同创新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4]关倩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5]李玉坤.试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6]颜奇英.苏南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7]储胜金.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4、英文类:[1]SeeHajer,M.A.ThePoliticsofEnvironmentalDiscourse:EcologicalModernizationandthePolicyProc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2]SeeJanicke,“M.ThePoliticalSystem’sCapacityforEnvironmentalPolicy”paperpreparedforWIDERworkshop“NationalEnvironmentalPolicies-AStudyofCapacityBuilding”,Wissenschaftszentrum,Berlin,1995[3]Mol,arthurP.J.ecologicalmodernizationtheory.In:ArthurP.JMol,TheRefinementofproduction.Ecologicalmodernizationtheoryandthechemicalindustry[M].Utrecht:VanArkel,1995[4]StephenC.Young,(Ed.),2000,theEmergenceofEcologicalModernisation:IntegratingtheEnvironmentandtheEconomy?London:Routledge,27[5]Cf.MartinJanicke,EcologicalModernisation:NewPerspectives,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6(2008):563[6]GertSpaargarenandArthurP.J>Mol,Sociology,Environment,andModernity:EcologicalModernizationasaTheoryofSocialChange,inSocialandNaturalResources,Volume5.1992:3385、报告类:[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2-11-19[2]姚晓东.常州市政府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http://www.jiangsu.gov.cn/jszfxxgk/zyhy/gsxzfgzbg/.2013-1-8[3]杨省世.中共镇江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报告[R].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12/26/c_118717642.htm.2013-12-2661 [4]陈吉宁.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发言[R].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lh/2015-03/07/c_1114558372.htm.2015-3-7[5]陈敏尔.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R].http://news.gog.com.cn/system/2015/06/29/014406034.shtml.2015-6-296、网络公告类:[1]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江苏省生态文明规划》[EB/OL],http://govinfo.nlc.gov.cn/jssfz/jszb/906237a/201312/t20131218_4485155.shtml?classid=43920[2]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EB/OL]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5/24/c_124761554.htm.[3]南京市政府.《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EB/OL]http://www.nanjing.gov.cn/njszf/szf/201310/t20131017_1723043.html[4]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EB/OL]http://www.jstzmz.gov.cn/art/2014/9/30/art_2535_295644.html[5]鼓楼区发改局,苏南规划解读二: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013[EB/OL]http://www.nanjing.gov.cn/njszf/qzf/glq/glqfzhggj/201311/t20131121_2086574.html[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15[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yg/2/Document/1436286/1436286.htm[7]江苏省统计局,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EB/OL].http://www.jssb.gov.cn/[8]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统计年鉴2009-2013[EB/OL].http://www.njtj.gov.cn/[9]无锡市统计局.无锡市统计年鉴2009-2013[EB/OL].http://www.wxtj.gov.cn/[10]常州市统计局.常州市统计年鉴2009-2013[EB/OL].http://www.cztjj.gov.cn/[11]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统计年鉴2009-2013[EB/OL].http://www.sztjj.gov.cn/[12]镇江市统计局.镇江市统计年鉴2009-2013[EB/OL].http://tjj.zhenjiang.gov.cn/62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试论现代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J].商业时代,2014(11)2、苏南生态协同治理研究[J].学理论,2015(11)63 致谢岁月如梭,转眼间为期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来时之路,有苦也有甜,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这段日子里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父母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福。这篇论文是在我导师张云霞教授的悉心以及耐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的开题、查找资料到中期检查乃至后期的修改、答辩,各个环节无不都满载着张老师的谆谆教诲与辛勤汗水;是她平日里不厌其烦的循循善诱,才有了如今成型的毕业论文,才有了如今逐渐成熟的我。在生活上,张老师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不断鼓励我走出“低谷”专心写作,这些都给以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总之,对张老师的感激之情可以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同时,能够顺利毕业,论文答辩组的老师也功不可没,在历次答辩过程中为我指出了不少学术上和写作上的不足之处,这是我最终完成这篇学术论文的重要原因。此外,还要感谢侯勇副教授、唐忠宝副教授以及任玲副教授的无私帮助,是你们在我写作进入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为我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和宝贵的参考意见,并为我尽心尽力地修改文章。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位亲爱的同学,两年多来我们一同学习,一同进步,是你们陪伴我度过了这最不平凡的研究生阶段。你们在学习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我都将铭记于心,能与大家相聚在这美丽的太湖之畔是我最大的幸运。最后,我要将这份感谢送给辛勤养育我成长的双亲,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他们虽然只是最普通不过的工人,但是却为我创造了最好的环境。他们是我最爱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漂泊在外没有能够尽到为人子女的义务,在此我想对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但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我只能以奋力拼搏来回报父母多年来倾注给我的最伟大而无私的爱。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