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ID:34922992

大小:4.01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3-14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_第1页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_第2页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_第3页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_第4页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论文编号中囯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水稻脆茎节基因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GeneticAnalysisandFineMappingofBN1(BrittleNode1)inRice(OryzasativaL*)‘:rTV^^硕士研究生:代丽萍指导教师:曾大力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分子育种培养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提交日期2015年5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宄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2、含为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宄生签名:A时间:W年/月.3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研宄生签名:时间:?^&年/月彡曰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论文题目水稻脆茎节基因

3、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作物遗传育论文作者代丽萍专业研宄方向分子育种种指导教师曾大力培养单位(研宄所)中国水稻研宄所硕(博)姓名职称单位专业签名导师评硕导口中国农业科学院水郭龙彪研究员作物种质资源学博导0稻研宄所阅硕导口浙江大学农学与生周伟军教授作物遗传育种人博导0物技术学院答辩主席硕导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物化学与分子陈凡研宄员博导0发育生物学研宄所生物学硕导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物化学与分子陈凡研究员博导0发育生物学研宄所生物学硕导口陶跃之研宄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博导0答硕导0中国农业科学院水朱旭东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博导口稻研宄所.辩硕导口中国农业科学院

4、水郭龙彪研宄员作物种质资源学博导0稻研究所委硕导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种康研究员发育生物学博导0宄所员硕导口博导口硕导口博导口?--------------------------会议记录(秘书)朱丽g-^0论文答辩时间地点2015年6月1日上午,中国水稻研宄所(富阳)密级:论文编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水稻脆茎节基因BN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GeneticAnalysisandFineMappingofBN1(BrittleNode1)inRice(OryzasativaL.)硕士研究生:代丽萍指导教师:曾大力研究员申请学位类别:农学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

5、向:分子育种培养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5月Secrecy:No.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DissertationGeneticAnalysisandFineMappingofBN1(BrittleNode1)inRice(OryzasativaL.)M.S.Candidate:LI-PINGDAISupervisor:DA-LIZENGMajor:CropGeneticsandBreedingSpecialty:MolecularBreedingMay2015摘要植物细胞壁是细胞最外层

6、的特殊结构,主要由纤维素等物质构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脆性突变体是研究水稻细胞壁的理想材料,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壁组成的分子机理及水稻机械强度的遗传控制,我们从EMS诱变的粳稻品种武运梗7号(WYJ7)M2后代中分离出一个水稻脆性突变体,由于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茎节脆嫩,而其它部位的脆性无明显变化,故将之命名为bn1(brittlenode1)。遗传分析表明bn1的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化学分析的结果显示,bn1茎节的纤维素含量显著减少,由野生型中的359.2ug/mg下降到突变体中的343.3ug/mg,而节间的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变

7、化;进一步分析表明,bn1茎节的主要单糖组份含量也显著改变,其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由野生型中的36.84ug/mg增加到45.87ug/mg,推测BN1可能参与了茎节细胞壁纤维素的合成。BN1的突变导致植株变矮,穗长变短,一次枝梗数减少;但bn1的二次枝梗数明显增加,并由此导致每穗颖花数及着粒密度显著增加;与野生型相比,bn1的粒长、粒宽变小,千粒重下降。为了研究BN1的功能,我们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精细定位了BN1基因。从大约6,000株F2群体中挑选出1,367个突变个体用作定位群体。首先将BN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2染色体9.2cM的区域内,并最终将BN1精

8、细定位在233.8kb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