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838100
大小:1.5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3-12
《唐山地方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言一、研究的缘起近些年以来,校本课程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泛关注,各地区的学校陆陆续续开发了校本课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体制从上到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当地丰富的地方文化为资源依,托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家独特的文化,能够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地方文化的精神基础,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理念,使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得到增强。传承、发展、创新本土文化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优秀的地方文化,能够推动当地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
2、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反之亦然。优秀的地方文化,是这一地区传统、历史、精神的结合,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同样一个地区的特色的地方文化对这一地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以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区域内学校的更要以此作为重要历史使命。然而,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们教育上的失误,地方文化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有的甚至被排除在学校课程之外,这就造成学生对生活生
3、长的故乡越来越感到陌生,越来感到越冷漠。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课题的答案很多,其中,通过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家乡,才会爱自己的祖国,才会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由此看来,如何引导学生从地方文化中吸取宝贵的精神食粮,正确处理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保留个人的精神发展的根基,让地方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背景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学校和地方在课程的编制上基本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学校课程的编制一直由国家统一
4、开发的。在20世纪80年代,《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这项突破性规定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的课程的灵活性开始扩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中,人们发现,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完全成为可能。教师依托理论,深入实践,充分认识新课程,领会并把握新课程的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尽可能的发挥地
5、方特色。当地的学校在原来权限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可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学校首先要选择学校的国家课程,同时,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自己的挖掘,开发,创造性实地施校本课程,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它具体地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既能满足一般的基本要求,又能实现自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广泛的认可和积极地实践。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一)
6、国外校本课程研究1973年7月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校本课程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阿尔斯特大学在爱尔兰举行。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最先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一个新概念。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广泛的变化。在此背景之下,以美国为领导的自上而下课程改革运动蓬勃兴起。这为以后课程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后续课程的多元化发的开端。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改革是不成功的。因为这项改革创新,强调科学教育,强调培养精英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7、是完全统一的,这就难免有些僵化,限制了师生的个性。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人们意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程的研究中来,才能够开发出更多,更好,更符合实际情况,真正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课程,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从那时起,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上游转移到基层。上个世纪70年代,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得到了英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校本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这一时期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繁荣时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各级政府教
8、育2主管部门和学校积极已作出回应。第二阶段是1980—1990年的十年是,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低迷期。这一时期,各国教育部门重新重视起国家课程的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开始步入低谷。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阶段是从自1990年至今,这一时期可以说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校本课程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新课程问题不断涌现,这就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采取合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