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79826
大小:61.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摘要:大学生作为大学德育实践中的起点、目的和归宿,大学德育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德育实践的始终,各项措施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高校德育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德育作为“使人向善”的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意义与价
2、值,力图把个体生命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并尤为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培养,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1]由此来看,离开了人,德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关于高校德育的主体论概念,既是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细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
3、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关注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内涵(一)以人为本的德育强调对人的主体性充分肯定德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德性,全面开发人、完善人的文化教育活动,必须7重视人的主体性之一本质特征。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对道德的认识已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改变了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被动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
4、主体人格,从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和自我发展的要求出发,根据他们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状态和价值观念,通过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发展其主体素质,提高其主体能力,塑造其德性人格,完善其道德境界,实现受教育者的德性自我构建。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关心人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发挥人的主体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一)以人为本的德育强调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在德育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个性、尊严、自主性和自由权,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受教育者良好
5、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让个体生命在有限的时空里能更充分地发挥、实现自身的潜力,引导个体生命以积极有为的方式展现在人生实践中;理解受教育者就要做到全面、完整、深刻地把握受教育者的精神、意义与价值,充分体验受教育者的内心感受,走进受教育者的心里,以充分地理解受教育者的期望、追求、价值来把握对象,以受教育者的期望、追求、价值来规范教育者;[1]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以人为本的德育更重视情感因素,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的教育都融入了情感,在德育实践中,淡化老师的身份,把自己和受教育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以平等、尊重、热情、诚恳的态度,心平气和地与受教育者进行思
6、想交流、探讨问题,坚持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二)以人为本的德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发展在德育实践中,极力主张把人的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本体性地位。在德育过程中,以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的发展,道德生活的完美,人生境界的提升为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的批判、选择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认识、体验、实践道德生活为己任,以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最终指向。[1]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发展,就是要在德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按照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改造自己的道德观,不断满足7自身的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要在道德实践中不仅
7、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品格教育,而且注重学生的法纪品行教育和政治品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大学生德育缺乏以人为本的弊端德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目的和德育工作的中心。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学生德育主体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尊重,获得了不小的进步。然而在当前的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明显,以“学生为本”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因而在某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