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

ID:34739650

大小:8.85 MB

页数:152页

时间:2019-03-10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敝储虢隍望l一固期:型竺fIIIIII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flllf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Y2445697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

2、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涉密论文口本学位论文属在——年一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非涉密论文口论文作者签名:/●兽钗日期:型f号:≯秒导师签名:日期:丝!i:巴绰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中文摘要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与传统体表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对膈肌运动影响的研究

3、目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神经阻滞为一种盲探式操作,有赖于准确的解剖定位。因此要求操作者有一定解剖定位基础,且盲探操作易损伤神经和引起局麻药中毒反应。超声技术的引入,使臂丛神经阻滞进入了可视化时代。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方法:60例右上肢手术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注射0.3%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超声引导注药20ml或12ml,观测不同方法和局麻药计量对肌腱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结果:超声引导可以对臂丛神经进行更精确的注射,以减少注药至12ml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应用超声引导,能够更精确的定位臂丛神经,在肌间沟

4、入路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从而改善对病人通气的影响。第二部分: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宗旨,通过超声进一步了解成人锁骨上臂丛神经及其毗邻关系。此后,将0.3%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lOml、20ml、30ral分别应用于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通过对三种剂量药物麻醉效果的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节:先选择本院需行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传统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法即锁骨中点上1一一1.5em对锁骨上臂丛神经体表定位。第二节:采用便携式二维超声仪,标出锁骨上臂丛神经实际体表位置,测量锁骨上臂丛的半径,皮肤至锁骨上臂丛神经的最近距离、至第一

5、肋骨的最近距离、至胸膜的最近距离,锁骨上臂丛神经中点与锁骨下动脉的中点水平距离。观察锁骨上臂丛神经与锁骨下动脉的关系、颈外静脉与锁骨上臂丛神经的关系。观察传统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位置与超声下锁骨上臂丛神经实际体表位置的关系。观察分析皮肤到锁骨上臂丛神经、第一肋骨及胸膜的距离与体重、身高、年龄、颈围及颈长的相关性。第二节:选择120例行肘关节、前臂及手部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0.3%T中文摘要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10ral,20ml,30ml三组,采用相同的方式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阻滞操作完成后5min、10min、15m

6、in、20min、25min、30min时,分别测定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分布区域皮区感觉阻滞情况。阻滞完成后30min时测定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阻滞程度。分别记录阻滞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外科麻醉成功率,并发症及麻醉维持时间。结果:以超声下锁骨上臂丛神经实际体表位置为参考,传统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位置与之重叠占35%,在其外侧占64%及在其内侧占1%。传统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位置偏离超声下锁骨上臂丛神经实际体表位置外侧0.65(0.00—1.00)cm。在不同容量的研究中,20m1组与30IIll组

7、间的外科麻醉成功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10ml组起效时间较30ml组明显延长,麻醉维持时间比30IIll组短(P<0.05)。结论:皮肤至锁骨上臂丛神经、第一肋骨及胸膜的距离与体重、身高、颈围及颈长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年龄无相关性;锁骨上臂丛神经在锁骨下动脉的外上方占多数;以超声下锁骨上臂丛神经体实际表定位置为参照,传统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位置位于其外侧占多数;颈外静脉与锁骨上臂丛神经体水平距离在O-qcm占多数。在容量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