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庄子辩正》研究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

ID:34621096

大小:388.8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8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_第1页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_第2页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_第3页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_第4页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方《庄子辩正》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胡方《庄子辩正》研究1――兼论白沙心学与庄子心学2邢益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摘要:胡方《庄子辩证》处处以“无成心而因是”的致虚之道来诠释《庄子》各篇,其过度发挥和牵强之处难免,但以心学解庄的视角颇具特色,其细致的语文分析也颇见学术功力,无论对于白沙思想研究还是庄学研究,《庄子辩证》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关键词:胡方庄子陈白沙心学胡方(1654-1727年),字大灵,号信天翁,广东新会棠下金竹冈人,人称“金竹先生”,1726年广东学政惠士奇曾以胡方“接理学之传,粤人比之江门陈献章,先后相辉映云”上疏推荐。和其同乡前辈陈白沙一样,胡方一生

2、淡泊名利,不入仕途,讲学著述,现存《鸿桷堂诗文集》四卷,并《周易本义注》六卷、1《庄子辩正》六卷等。前人对白沙思想与道家和禅宗的关联探讨颇多,但白沙一生除诗文外,没有学术著述,这给我们研究白沙思想增加了许多难度。胡方在思想上承继白沙学说,并且有系统著述,因此研究胡方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白沙思想。通过对《庄子辩正》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胡方站在儒学的立场尤其是白沙心学的立场来辩证《庄子》,系统阐发了庄子心学,这无论对白沙心学研究还是庄子心学研究,都颇有学术启发。本文所言“庄子心学”,显然不是在“陆王心学”意义上使用的,如同我们探讨孟子的心学思想或禅宗的心性论,

3、我所指的是庄子关于“心”的探讨极为智慧和深刻,值得引起专门研究。本文将庄子心学与白沙心学加以比较研究是一种尝试。1收入《陈白沙研究论文集》,珠海出版社,2009年。2邢益海(1965-),男,安徽合肥人,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2康有为曾称赞“庄子言心学最精。”《庄子》一书言“心”颇多,最重要的是关于“成心”(齐物论)和“心斋”(人间世),此外,还有“有蓬之心”(逍遥游)、“游心”(人间世、德充符、应帝王、田子方)、“师心”、“心和”(人间世)、“常心”(德充符)、“机心”、“无心”、“刳心”(天地)、“挠心”(天道)、“忘心”(让王)以

4、及“心如死灰”(齐物论)、“用心若镜”(应帝王)、“不以心捐道”、“心闲而无事”(大宗师)、“无撄人心”(在宥)等。白沙心学倡言“自得”之学。《庄子辩正》发挥庄子“无成心”思想,与“自得”之学同功。白沙学宗“自然”,《庄子辩正》发明庄子“因是”思想与之相应。白沙心学又“主静”,其自得或得道,即在“顺其自然”,《庄子辩正》则发明庄子“坐忘”、“心斋”的思想,以致虚成圣为功夫。本文以对《庄子辩正》文本分析为主,内容侧重上述与白沙心学相沟通的方面。一、语文分析及篇章大意《庄子辩正》以庄子内七篇为解读重点,认为《列御寇》为全书终篇,《寓言》篇为自序,《天下》篇为“书后”,其余

5、外、杂篇思想深度和文字水准不一,而胡方的注释和解读也详略不一。除对每篇作题解,揭示篇章主题外,胡方对庄子书的段落乃至上下文句皆条分缕析,并点出其丰富的句法和修辞,如比(言、用)、譬、寓(言)、正言(用、意)、喻言、设言、实言、虚言、赘言,推言、统言、广言、总言、总冒、总承、结、申断、申明、疏明、论明、结明、解明、释明、揭明、醒明、证明、承明、例明、核明、重明、推明、推见、顺推、逆推、以„„引起、兴起、陪跌、陪比、此句发(跌、反)起下文、此段反跌入、几字拖起下二句、倒托上文、陪引之笔、正笔、跌笔、跌顿之笔、带笔、覆笔、醒笔、顶、以上援上文、转文云、辘轳文法等等。《庄子辩

6、正》不是一般地对庄子作疏解,其诠释的系统性、心学视角的独特性和对文本研读功力之深,在庄学史上并不多见。胡方认为庄子内七篇有完整的内部联系。逍遥游篇立道之名,提出立圣、一道的宗旨。齐物论篇言道之正,以道之实际言。“所谓逍遥游者,语其实际,则无成心而因是而已。齐物论者,齐诸家言道之论也。通篇言无成心而因是是道,2此外皆非道,所以息诸家之论,而归于一是,齐其不齐也。”养生主篇“言人得此道,所以尽其性„„性者生之主,养生主犹云养性也。”人间世篇“言人得此道,所以利于行。理游于人间世,亦不得外此无成心而因是之道也。”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三篇言道,而德充符篇言教,“以形无系于德

7、,比迹无系于道也„„立言之意,恐学无成心而因是者,泥于迹以求之而又失,使知直求无成心而因是,勿于迹求之也„„德充,德足也。符,效验也。言德足则人化也。”“所谓德,不外得无成心而因是之道”。“德充者一于无成心而因是者也。”大宗师篇则言学,“言其所言学道者所必宗而师之者也。尽天下古今而为之宗师,是为大。„„篇中言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有真知而后能以知之所知,养知之所不知。总言学以致虚静为首也。”以上六篇,通为道德家言。最后,应帝王篇揭示“问帝王之道,亦以无成心而因是应之也„„此篇为事功家言,并讲事功者亦欲引之归此道也。士除讲道德者,则讲事功者而已,此外则凡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