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03618
大小:36.4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7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董淑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初中思想品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教材,初通教材内容,基本掌握重难点。②查询百度搜索引擎http://www.baidu.com/搜集有关面对生活中是非善恶的材料。4,教师课前准备:①查询百度搜索引擎http://www.baidu.com/搜集有关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的视频和图片。②查询百度搜索引擎http://www.baidu.com/搜集有关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的知识材料。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的人。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判断和控制能力。知识:1.了解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意义。2.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教学难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三、教材分析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选自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第二个项目。本项目内容体现的是课程标准中“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内容标准的要求。2.教材地位与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七年级的总结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负责的教育,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懂得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知道行为不同,结果不同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明辨真善美、假恶丑的意义及学会做出正确选择。而学生只有把握了是非善恶的标准,在生活中按照真善美的标准为人处事,才能成为负责任的人,所以这节课对学生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有很重要的意义。四、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活动探究法法、合作讨论法、情感激励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雾里看花》,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生活是怎样的?”教师归纳,导入课题: 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纷繁复杂。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往往交织在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难辨真伪。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来明辨是非善恶,需要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板书: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的。3.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提出预习中的疑难点,教师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活动一: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初中生李帅,父母离异后随爸爸一起生活。由于爸爸经常外出做生意,他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逐渐形成了不正确的是非观念。看到别人花钱大方,觉得有派头;看到别人为朋友两肋插刀,觉得够“哥们儿”……在这些不正确观念的支配下,李帅变了。他顶撞老师,欺负弱小的同学,与“哥们儿”一起下馆子,频频出入于游戏机厅……最后,因参与聚众斗殴致人重伤而被送入少年犯管教所。1.李帅走进少年犯管教所的原因?2.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组内交流搜集到的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意义。教师归纳:(1)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2)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加强自我约束,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3)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不仅要明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活动二:播放[视频]200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正祥 (http://news.cntv.cn/china/20100211/105542.shtml)小组合作交流:1.张正祥为什么感动了中国?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张正祥是怎么做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学生发言,教师归纳:(1)要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即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2)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3)增强自控能力,坚持正确行为,摒弃错误行为。通过活动二的探讨,我们同学们明确了面对是非善恶,我们该怎样正确做出选择。下面,让我们学以致用,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动三:走进生活1.早上,李峰和同学们在餐厅中吃早餐,部分同学把没喝完的早餐奶、吃剩的馒头都丢进了垃圾桶。……如果你是李峰,你会怎么做?2.下午放学后,李峰和王亮回家途中路过一个网吧,网吧老板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面对游戏的诱惑和老板的热情,李峰和王亮该怎么做?设想:他们做出了怎样不同的选择?3.周日,李峰和王亮骑车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说笑,结果把横穿马路的盲人大伯撞倒在地。李峰连忙下车察看,发现盲人大伯的脸擦破了,想马上带大伯到医院去诊治。这时,王亮对李峰悄悄地说:“他又没有生命危险,别自找麻烦了,快走。”说着,拉起李峰就要走……共同探究:在已经知道对错的情况下这两个同学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教师归纳: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要明辨是非善恶,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 在是非善恶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做出正确的选择。活动四:学生展示你在课前搜集了哪些面对生活中是非善恶的事例?1.学生讲徐洪刚的英雄事迹。http://baike.baidu.com/view/387542.htm2.学生讲述任长霞事迹。(http://www.hudong.com/wiki/%E4%BB%BB%E9%95%BF%E9%9C%9E)三、收获平台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今后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你打算怎样做?四、有效训练,巩固提升1.“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这段话说明( )①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重要 ④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很重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正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学生把“离家出走”当成“闯世界”,当成乐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好男儿志在四方,中学生应该出去闯世界 ②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差,离家出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③青少年离家出走既有当前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 ④青少年学生应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过积极健康的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王选说:“正义是不能放弃的,正义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这说明王选( ) ①是坚持正义、为人正直的人。②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③遇事不善于思考,不会灵活处理问题。④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在谈到日本20世纪上半叶对其它亚洲国家的军事占领时没有使用“侵略”一词。在谈到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时,教科书只是称这是一起“事件”,导致“许多中国人被杀死”,而回避了遇难者人数具体数字。对于中日争议的钓鱼岛时,教科书称该岛“为日本领土,但中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针对上述材料,作为青少年你的态度是( )A那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 B分清是非善恶,坚决抵制。C作为学生,我的任务是学习,别的事我一概不管。 D钓鱼岛是一个小岛,无所谓。5.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首先要( )A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B把握正确的判断标准C积极寻求大人的帮助 D不加选择,顺其自然。6.判断生活中是非善恶的标准有( )①道德标准 ②法律标准 ③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为标准 ④以个人好恶为标准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7.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 )①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 ②消极应付 ③提高辨别能力 ④增强自控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课后拓展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己概括总结并形成知识体系。2、根据搜集到的事例,以扬善抑恶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师生齐唱歌曲《爱的奉献》(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353580.html)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第17课看社会辨是非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①②③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怎样明辨是非善恶?①②③六、教学反思1.运用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新知探索课,环环相扣,利于学生学习。2.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生动,有说服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提高课堂的实效性。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利于高效课堂的运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