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

ID:76092908

大小:711.58 KB

页数:59页

时间:2024-02-20

上传者:ㅤ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1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2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3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4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5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6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7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8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9页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_第10页
资源描述:

《徐州专版20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满分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满分训练(二)  古诗词曲鉴赏课内古诗词曲训练七年级上册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观沧海(2019考)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019·徐州]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人在诗歌的开头选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有何作用?(3分)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1分) 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3.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3分)59 四、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问题。天净沙·秋思(2015考)[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3.“古道西风瘦马”的“瘦”字用得很妙,请简析这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4.这首曲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3分)59 五、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两处巴山夜雨之景有什么不同。(3分)2.请简要赏析诗中“共”字的用词之妙。(3分)七年级下册六、阅读下面《木兰诗》选段,完成问题。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下列对选段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修辞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人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概数。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59 七、[2019·曲靖]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分)八、[2019·广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望 岳(2006考)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颔联中的“钟”和“割”用得好,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2分)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9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人借写登楼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B.“千寻”正面写塔高,“鸡鸣”就能“见日升”从侧面写塔高。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三、四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有什么含意?(3分)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游山西村①(2008考)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②,拄杖无时夜叩门。59 [注释]①此诗写于作者罢官回乡闲居之时。②闲乘月:清闲无事趁月色出游。1.[2019·柳州]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罢官后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4分)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3.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3分)十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中画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3分)59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八年级上册十三、[2019·大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黄鹤楼(2017考)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3分)59 十四、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使至塞上(2012考)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2019·黄石]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C.颈联运用对偶,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2.[2019·贺州]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3分)3.[2019·贺州]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3分)十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钱塘湖春行(2009考)[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9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春游钱塘湖的感情?(2分)2.颔联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3.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钱塘湖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4.任选一联品析其如何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3分)十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饮酒(其五)(2013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9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     。(2分) 2.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的句子作答。(2分)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 望(2010考)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2019·湘潭]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2分)2.请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进行简要评析。(3分)3.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3分)4.[2019·湘潭]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2分)59 十八、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式题: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3分)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赤 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本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你说说其中的“小”和“大”分别指什么。(2分)2.三、四句中的“东风”指什么?涉及的历史事件是哪个?(2分)3.后两句议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9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请结合“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分析其另类的具体表现。(3分)2.结合全词,谈谈你对下阕末尾句的理解。(3分)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气势磅礴而豪迈,想象丰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的婉约词风。B.“路长嗟日暮”表现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经历和上下求索的情怀。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D.这首词把词人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隐含对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向往。二十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         。(2分) 2.分析这首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59 3.古人评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说:“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即对仗)之妙无两。”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八年级下册二十二、阅读《关雎》,完成问题。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本诗笔法细腻生动,充满了健康向上的精神。请赏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中“流”的妙处。(3分)2.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二十三、[2018·安顺]阅读《蒹葭》,回答问题。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59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3分)二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2018·内江]首联中的“五津”是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这里却说“风烟望五津”,为什么?(3分)2.[2018·内江]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和大多数送别诗在情感基调上有何不同?(4分)3.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4.[2019·北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4分)59 二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018·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2.[2018·河北]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3.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3分)二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59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2018·遵义]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3分)2.[2018·遵义]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九年级上册二十七、[2018·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行路难(其一)(2018考)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分)59 二十八、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①唐宝历二年,刘禹锡遭贬谪二十三年后返洛阳,时逢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3分)3.白居易在赠诗中写道:“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应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二十九、[2019·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5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惘怅。2.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三十、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无 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2分)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3分)59 九年级下册三十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2011考)[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来”的哪些特点?(2分)2.请说一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体现了词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情感。(3分)3.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3分)三十二、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2016考)[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的上阕有一字笼罩全篇,你认为是哪个字?说说它的好处。(2分)2.请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加以赏析。(3分)59 3.请赏析上阕中“擎”字的妙处。(2分)4.词的下阕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三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14考)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是      。所以,词作者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3分) 2.赏析句子“醉里挑灯看剑”。(3分)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3分)4.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59 三十四、[2019·云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满江红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做简要赏析。(2分)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八十始得归”中“始”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9 2.“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两句对话有何作用?(3分)3.分析最后一句诗中“泪”字背后蕴含的情感。(3分)三十六、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59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马蹄印,感慨万千。2.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2分)三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2分)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3分)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三十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5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回顾经历,写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他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B.诗人用“风飘絮”“雨打萍”来比喻国势和身世,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C.颈联,诗人通过讲述自己的遭遇来抒发凄苦之情,使全诗都笼罩在悲愤、压抑的氛围中。D.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2.试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的妙处。(3分)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三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2分)2.“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9 四十、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相见欢李 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词人是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愁之情的?(2分)2.在词中,词人分别运用了情景交融、比喻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词句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课外古诗词曲训练山水田园1.[2019·菏泽]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柳桥晚眺陆 游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所作。(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59 2.[2019·泰州]读苏轼的《吉祥寺赏牡丹①》一诗,完成问题。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③。[注释]①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②簪:插戴。③十里珠帘半上钩: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1)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2分)(2)描绘诗人醉归的情景,并品味“醉”中蕴含的情感。(4分)①醉归的情景:  (2分) ②“醉”中蕴含的情感: (2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归嵩山作①王 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①《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嵩山时所作。②薄(bó):草木丛生的地方。(1)诗人归来时的情感是波折变化的。从颔联中的流水有意、      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而颈联中的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则流露出诗人      的情感。(2分) (2)请结合《归嵩山作》和《竹里馆》的内容,谈谈你对“归”的理解。(2分)竹里馆①[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59 [注释]①《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时期。4.[2019·镇江]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过李处士山居姚 合①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萧洒②身无事,名高孰与齐。[注释]①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②萧洒:同“潇洒”。(1)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1分)(2)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3分)(3)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5.诗歌赏析。阆水①歌[唐]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59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③,阆州城南天下稀。[注释]①阆水:即嘉陵江。②水鸡:水鸟名。③可肠断:此处以“可肠断”写“阆中胜事”,如同以“恼煞人”赞“韦曲之花”,反弹琵琶犹有味。(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1)首联以“石黛碧玉”回答“嘉陵江色何所似”,这体现了嘉陵江水怎样的特点?(2分)(2)借助注释③,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品析尾联中“可肠断”所蕴含的情感。(3分)6.[2019·滨州]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灞上①秋居马 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      和       ,渲染了      的氛围。(3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9 军旅边塞7.[2019·无锡]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岑 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释]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1)请概括本诗首联包含的信息。(2分)(2)本诗尾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结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夜 坐①59 [宋]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注释]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  文天祥《夜坐》的尾联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做比较赏析。(4分)送别怀人9.[2019·宁波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②。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注释]①赊:遥远。②槎(chá):这里指水生植物。(1)下列诗句中的“东风”与本诗中的“东风”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59 (2)“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两句以乐景写哀情,请结合本诗做分析。(3分)10.[2019·岳阳]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九日送别王之涣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①蓟(jì)庭:地名。(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2分)(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11.[2019·长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赋得暮雨送李胄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59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C.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4分)12.[2019·常州]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题目。宴 词柳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②,桃溪浅处不胜。[注释]①畎:quǎn,田间小沟。②棹:zhào,船桨。(1)请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1分)(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       。(2分) 羁旅思乡13.[2019·台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瑞鹧鸪①[宋]卢炳  客里惊嗟(客居他乡,贫困潦倒,如今不觉又是一年将除,如何不“惊嗟”?)又岁除。萧萧寒雨滴茅庐。山深溪转泉声碎[甲],夜永风摇烛影孤。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②[乙]。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③自取疏。[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③屠苏: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基础上,给[甲][乙]两处做赏析性批注。(4分)59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菩萨蛮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释]①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做简要赏析。(2分)(2)下阕中你感受到了词人哪些情感?(5分)15.[2019·荆门]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题大庾岭北驿①[唐]宋之问59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④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⑤头梅。[注释]①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殊:实。④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⑤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3分)16.[2019·随州]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苏幕遮①·怀旧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①苏幕遮:词牌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B.“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59 (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7.[2019·泸州]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长安旅夜许 浑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2)请简要赏析颈联中“独”“空”两字的妙处。(4分)即事抒怀18.[2019·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长寿山居元夕①元好问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②,只留孤影伴黄昏。59 [注释]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19.[2019·济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点绛唇·兰花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2分)(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3分)20.[2019·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寒 夜杜 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2分)59 (2)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A.雪花  B.梅花  C.菊花21.[2019·绍兴]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南阳道中田禾大稔①喜而作歌[明]张元忭②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③。(选自《张元忭集》)[注释]①稔(rěn):谷物成熟。②张元忭: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的曾祖父。③骅蹓足:骅,骏马名;蹓(liù),慢慢走,散步。  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3分)2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注释]①翻:义同“反”。59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标题中“    ”一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    ”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4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3分)2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论 诗[南宋]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1)根据全诗来看,作者推崇的是        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1分) (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2分)2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即 事[北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1)本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山村午景。颔联选取了    和    两个意象。(2分) (2)颈联韵味无穷,结合内容分析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9 59 【参考答案】课内古诗词曲训练七年级上册一、1.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鉴赏。A项,“观”字统领全篇;B项应该是“由近及远”;D项,“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说法不当,诗歌中没有体现历史兴衰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2.示例: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二、1.“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情,诗人通过这两个特定的意象,既点明了时令,又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2.拟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能代替“我”一直陪着你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人格化,使它能将自己的情意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三、1.思乡[解析]此题考查古诗主旨。此诗中“潮平”“江春入旧年”等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诗中“客路”二字表明诗人远离故乡,“乡书”“归雁”等诗歌意象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2.妙在诗人用“春”“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无意说理却蕴含自然的理趣,产生了乐观积极的艺术感染力。[解析]此题考查古诗中名句赏析。解答此题,可从诗人注重炼字着眼,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这样写的妙处在于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风正一帆悬”写出了小船在开阔的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赏析的能力。“风正一帆悬”这个句子的赏析点首先是炼字,其中“正”字写出了风的和顺,“悬”字写出了船帆端直高挂的样子。其次,结合句子的意思,这句话借帆“悬”表现了江面开阔、和风吹拂的特点,“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四、59 1.C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曲文意转述的能力。“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2.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和羁旅之苦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解析]本题考查画面描述的能力。抓住“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把意象的意思描述出来即可。3.“瘦”是瘦弱的意思,描绘出了饱尝乡愁的游子在秋风中独行的画面,由写马之瘦而衬出人之瘦,表现了游子的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炼字的能力。先写出“瘦”的含义,再揣摩“瘦”字表达的内容,最后分析“瘦”字表达的情感。4.这首曲运用了白描(烘托)的写法,用十种景物、四个镜头勾勒了一幅清冷凄绝的秋郊夕照图,衬托出作者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写法的能力。从表现手法看,上片“枯藤老树昏鸦”是正衬,“小桥流水人家”是反衬。从描写方法看,十种景物、四个镜头的简单勾勒,属白描。然后结合曲的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五、1.前一个“巴山夜雨”写的是实景(或眼前之景),是以景写情;后一个“巴山夜雨”写的是虚景(或想象之景),是以情写景。2.“共”的意思是“共同、一起”,诗人想象将来与妻子一起秉烛西窗的温馨美好画面,反衬出此时诗人的孤独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强烈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企盼。七年级下册六、1.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意思是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C.“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了互文,所以应这样翻译:“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所以C项错。D.古诗文中的数词,一般都表概数。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汗问所欲”意思是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的心愿是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驰骋千里马,早日回故乡。七、1.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B项中,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59 2.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诗人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歌背景:诗人直言敢谏,对朝廷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当权者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所以诗句中的“独”有孤独之意,表现了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八、1.“钟”字用拟人修辞,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用夸张修辞,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解析]这道题考查炼字。“钟”字意为集中、集聚,在这里使用了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取众山之长于一身,更突出了泰山的雄奇与壮丽;“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会当”意为“终当,终要”。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意思和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会当凌绝顶”的意思是“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会当”在这里是“一定要、终要”的意思。这两句诗饱含着生活的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表现出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九、1.C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文意转述的能力。C项中的“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保守势力,并不比喻积极的事物。2.这两句诗内涵丰富,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道理、启示我们:人不能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名句的能力。这两句诗是抒情句,“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保守势力。两句的意思是说: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由此结合现实,就能明白其中的含意。3.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十、1.示例一:我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因为本诗生动地描写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快的景象和农家热情好客的民风(或“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之中),农村秀美的风光(或:颔联写山水景色,写景中寓含生活哲理,诗人陶醉在山西村风物美之中)及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或:颈联写出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和对古老民俗的赞美,诗人陶醉在山西村民俗美之中),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59 示例二:我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罢官后的落寞之感。诗人被罢归故里,心中不免失意和不平,“山重水复”喻指“逆境”“困难”,写出了诗人艰难的处境;“柳暗花明”,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失意而不悲观。“乘月闲游”“拄杖叩门”虽貌似闲适,却传达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国事,更衬托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第一,从诗句内容角度理解,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作者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适的思想感情。第二,从诗作写作背景角度理解,写这首诗时,作者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2.“足”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3.示例:这两句诗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有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十一、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2.示例: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京,却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十二、1.两个“笼”字用得形象准确,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2.忧国忧民。(意思对即可)八年级上册十三、1.C [解析]本道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萋萋”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故“芳草萋萋”形容草木长势茂盛。2.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长江的浩浩烟波,形象地代表了诗人无边的乡愁,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诗歌的鉴赏技巧主要有四个方面:描写方面、修辞方面、表现手法、抒情技巧。而题干中已经给了限定,“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尾联”。景和情的关系主要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思路为先找出景,再看情。如果先有景,后有情,定是触景生情,比如尾联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十四、59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古诗的能力。B项,“候骑”指“担任侦察、通信任务的骑兵”,不是自然景物。2.示例:广阔无垠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诗句中描绘了边塞独有的美丽,其中的意象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生动描述。3.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的修辞,注意重点的诗句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诗句的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边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云天”。作者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抒写了诗人的漂泊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十五、1.最爱。[解析]诗的尾联有“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其中“最爱”是表达感情之词。2.示例:有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枝头歌唱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不停地衔泥筑巢。3.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之情,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洋溢的是愉快、喜悦之情,所以C项“惋惜之情”的说法错误。4.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衔泥做窝忙个不停,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确定准备赏析的句子,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然后举例分析景物是如何体现季节特点的。分析时,先简述诗句的意思,如“纷繁的花就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能够没过马蹄”。再抓住关键词,分析景物的季节特点,如: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能见到的尚不是一片绚烂的花,故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早春气象透露出来了,给人以清新之感。十六、59 1.心远 悠然2.心远地自偏。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十七、1.“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极富表现力。[解析]本题考查诗词赏析中的炼字。首先应明确该词的意思,并就此联系全句乃至全诗分析该词语的作用。“深”是茂盛的意思,明确首句“国破山河在”中“国”指国都长安,亦即“城春草木深”中的“城”。诗人目睹沦陷之后的长安城,人烟稀少,城池残破。春天到来,草木茂盛,林木苍苍,由于人烟稀少而更显林木苍苍,由于草木茂盛而更显昔日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受创之严重,人民遭受战火摧残之严重。一个“深”字蕴含满目萧然之意,写出了沦陷后的长安城人烟稀少而草木旺盛的荒凉凄然之景。2.运用拟人修辞方法,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国家战乱而落泪,鸟因人间离别而惊心,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忧愁。3.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4.忧心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形象的把握。回答该题,我们要明确诗人“白头”“搔”“不胜簪”的原因,以及其所透露出来的诗人情感和描摹出的诗人形象。结合整首诗,诗人目睹遭受战火摧残、沦陷后的长安城人烟稀少、物是人非的萧然之景,想到了远在他乡、音信难通的家人。虽然诗人只有四十多岁,然而对远方亲人安危的担忧、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生计的忧愁使得他“白头”频“搔”,而“不胜簪”。据此回答即可。十八、1.示例:该句中的“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方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2.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十九、1.小:一件古物“折戟”,二乔命运。大:赤壁之战,国家命运。2.“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也指使人成功的机遇。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3.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慨叹。二十、59 1.首先,天、云、雾、星河、千帆等意象的选取,呈现出极其辽阔壮丽的景象;其次,几个动词的使用,极富动感,写出了汹涌澎湃的气势。此词一改婉约词风,极具豪放风采。2.写词人希望大风将自己这一叶轻舟送往仙山;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社会无法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不满;对没有离乱、没有束缚的自由社会的向往。3.C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文意转述的能力。该词传达出的意思是尽管词人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施展和实现,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故“学诗谩有惊人句”并不是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二十一、1.对比2.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警醒我们,应珍惜时间,不要给自己留下无奈和哀愁。3.突出对偶的精巧,实对花落去与燕归来,突出暮春之景,物是人非,新旧交替;虚对“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词人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传达出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八年级下册二十二、1.“流”字用得极妙,极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2.表现了青年男子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二十三、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把诗句描述的画面的特点概括出来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并抓住景物“蒹葭”“白露”的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2.抒发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中作者情感的把握。一般情况下,感悟诗人的情感,一看标题,二看诗风,三看写作背景,四看关键词,五看诗后注释,据此了解诗歌内容,弄清写作目的,揣摩诗人情感。此诗通过“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来表达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通过重章叠唱的方式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以及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59 二十四、1.作者以无法望见的“五津”表明友人将要远去的地点,以“风烟”喻指友人远去旅途的艰难。所以作者用想象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怀、送别之意以及牵挂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既要从眼前之景来考虑“五津”,代表着友人远去的地点,同时又要理解“风烟”是作者的想象之景,通过“弥漫的风烟”来理解作者对友人旅途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出作者通过“风烟”“五津”所表达出的对朋友去远方的送别之意和关怀、牵挂之情。2.这首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改大多数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未表现出一般诗歌的悲苦缠绵,在表达不舍之情时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3.“宦游”指出外做官。“无为”指无须,不必。(答出一个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结合语境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其含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做官,一位姓杜的少府将到蜀州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故“同是宦游人”中的“宦游”是“出外做官”的意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诗人劝慰友人不必伤感,更不要学儿女之态,故“无为”是“无须,不必”的意思。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惋惜和同情,采用拟人的修辞,表现出李白内心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采用夸张的修辞,表现友谊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充满了豪迈的气概、乐观的情怀。二十五、1.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要内容、主旨情感、表达方式的把握。D项,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并没有“叙述”,故错误。2.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狂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这个句子从内容上是写景,显著特点是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所以可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来进行赏析。“飞”写出了茅草此时的状态,“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的“洒”在“江郊”,“挂罥”表示很难弄下来,“飘转”也表示很难收回来。之后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茅草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将作者的处境和心境都表现了出来。3.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表现为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59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人情感和对比鉴赏的能力。可根据题干“心胸气魄”的提示,结合《望岳》诗中所描绘的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可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再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主题,自然就能解读出杜甫的“心胸气魄”。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按时间顺序,结合背景,讲明区别与联系即可。二十六、1.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进行对比,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C [解析]“日已高”时,老人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九年级上册二十七、1.示例一: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二: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能力。诗句赏析可从句式特点、情感倾向、修辞方法和炼字等角度入手。本句从句式上属于短句,短句铿锵有力,情感充沛;“行路难”,两次出现,从修辞上讲属于反复,“今安在”属于设问,凸显了前路艰辛。2.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和写作背景的把握。本诗写在李白仕途受阻、人生困顿之时,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句诗仍透露着强烈的自信与乐观,据此作答即可。3.运用典故(或借用典故,抒情言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写作手法的能力。诗中引用“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有朝一日像古人吕尚、伊尹一样,虽然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终会大有作为、建立一番伟业的愿望。二十八、1.贬谪地点之偏僻,贬谪时间之长,贬谪心情之愤懑。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解析]第一问要注意“描绘”一词,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翻译,要采用描写的方法描绘出诗句所展现的画面,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3.白诗表达了对好友刘禹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理解与同情。刘诗表达了虽处逆境但仍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情感。二十九、59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的内容和词人情感的能力。C项,“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错误,人世间有太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并未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①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②体现了词人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只要情意相通,就不会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③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解释词句的含义,“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再分析其精妙之处,“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破空间的阻隔。最后分析寄寓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以及词人乐观豁达的情怀。三十、1.示例:长相思 伤离别 意难忘(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2.示例: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九年级下册三十一、1.异常寒冷、荒凉、苍茫、凄清,军情紧急,战争紧张。2.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③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3.两个简单的数量词,巧妙地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家乡遥远却仍不知归期,而乡愁更浓。[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赏析词语要从“哪个字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方面考虑。“浊酒一杯”,酒入愁肠化作思乡泪,而家在“万里”,更让将士们产生思乡之情。驻守边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与思念远在万里的家乡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便是此时戍边将士们的心怀。三十二、1.狂。示例:“狂”字是总起,直抒胸臆,且贯穿全篇,突出词人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词人欲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2.以“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词人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展现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爱国英雄形象。59 3.“擎”是“向上托、举”的意思,是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托着捕猎的苍鹰进行冬猎的英勇气概。4.词人以魏尚自许,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三十三、1.军营中的雄健、壮美的场景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悲壮豪放[解析]此题考查对全词的内容、主题及语言风格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第一空填写题材,根据“连营”“麾下”“塞外”“沙场”等词语,可知是军营生活;第二空填写的是情感,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看出作者欲为国立功的壮志;再从“飞快”“弦惊”“天下事”等,可看出作者的语言风格是“豪放悲壮”的。拟写答案时要注意题干中“壮词”的提示,围绕“壮”字组织语言。2.“醉里挑灯看剑”一句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醉”点明作者的神态,“挑灯看剑”点明词人行为,这两个词语,使得词人悲愤焦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杀敌前方的心态跃然纸上。[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如“醉”是为什么而醉?为何要“看剑”?“挑灯”说明什么?这几个词语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理与形象?然后结合全词的主题(希望为国杀敌)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理解。3.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4.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上阕一个“梦”字,表明以下内容是梦境,是对往事的追忆;引起“梦”的原因是酒醉后在灯下“看剑”,可知为虚实结合。三十四、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句词的意思是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然后可以从“四面楚歌”这一典故的角度赏析,或者从比喻这一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从中体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情感。[解析]本题考查对词的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一句的意思是“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表达出作者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三十五、1.“始”是“才”的意思,表明主人公中途一直未能回来,表现出主人公从军之久,表达了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相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59 2.这两句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第一句“家中有阿谁”提出问题,引出下文。后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的离去。为下文写家中败落、庭院荒芜做铺垫。3.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控诉。三十六、1.D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文意转述的能力。D项中“直接抒情”理解错误,这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长久伫立眺望这一行为来抒发送行者的情感,属于间接抒情。2.运用渲染的表现手法,借雪花漫天飞舞,天气苦寒来渲染惜别氛围,抒发了诗人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要联系景物描写的常见作用及具体语境来理解。本诗的主题是送别,故而描写雪景是为了渲染惜别的气氛,表达一种怅惘的心情。三十七、1.“中原地区”或“中原”“中原大地”。2.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于只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枭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3.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三十八、1.C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文意转述的能力。C项对颈联的理解错误,它没有“使全诗都笼罩在悲愤、压抑的氛围中”,最后两句诗振起全篇,慷慨磅礴,充满浩然正气。2.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赏析的能力。“说惶恐”是追忆过去,表明当时对艰难时局的恐惧不安。“叹零丁”是感叹眼前,说自己战败被俘后漂浮在零丁洋中,孤苦伶仃。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之情。3.这两句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也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主旨情感的能力。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之情,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渲染到极致,尾联以磅礴的、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最后两句就是本诗的主旨句。三十九、1.视觉和听觉。59 2.好在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赋予黄河以人的情绪,展现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3.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受苦受难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四十、1.景物有:西楼、月、梧桐。(写出两个即可)2.示例一:上片在对西楼、月、梧桐等凄凉景物的描写中,蕴含着深深的愁绪,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情与景妙合无垠。起句摄尽凄婉之神,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上西楼的形象跃然纸上。示例二:下片只用一个具体的比喻,将离愁喻为剪不断、理还乱的蚕丝,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体化,形象而又深刻地反映出词人切身感受到的无可解脱的愁苦。(言之有理即可)课外古诗词曲训练山水田园1.(1)“我”无聊地坐在小溪之滨,能听到鱼儿跳水的声音,在纵横交错的树林边,静候着白鹤飞回。[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把诗句描绘出来。“闻”是“听见”的意思,“待”是“等待,静候”的意思,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在山阴家居时所看见的景色。(2)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首诗借景抒情,以“闻鱼跃”“待鹤归”“闲云”等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一、二句写自己赋闲无聊的情景,三、四句以“闲云”自喻,“故傍碧山飞”是出于不得已,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哀思。2.(1)“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的“羞”字,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说花不愿上老人的头。而事实是,不管花愿意与否,还是上了老人的头,从而增添了不少情趣。[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羞”的含义是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和表情,难为情,不好意思。“羞”形容人的情态,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添了诗歌的情趣。(2)①头戴一朵鲜艳的牡丹花,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引得路人哄笑。②与民同乐。[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主要叙写了与杭州百姓一同赏牡丹的欢乐气氛及百姓看其醉归的情景。诗句夸张,语意诙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倔强、洒脱的情怀。3.(1)暮禽相与还 凄清悲苦(2)示例: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此时仕途不顺,政治失意,产生了归隐的心理,而归隐后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生活,传递出了诗人安然闲适的心境。诗人选择“归”,纵然有一些失意无奈,但更是其豁然洒脱、宁静淡泊、热爱自然的人生选择。59 [解析]《归嵩山作》“归来且闭关”的“归”,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此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在归去的路上心情经历了由悠闲到伤感、最终释然的过程。而《竹里馆》中,也可看到诗人归隐后的生活,虽然有孤独寂寞,但更多的是心境的澄净恬淡,由两首诗可知,“归”正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4.(1)春季(春天)。[解析]由诗中“门柳荫蔬畦”“时有燕衔泥”可知,门前柳条成荫,田地长满蔬菜,燕子纷纷叼着泥巴,和着枝草筑巢栖身,描写的景色都是春天的景色。(2)①从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②从白天关门、少有人来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或:从有病在身迫不得已才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③从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士超脱(或“厌弃”)尘世的特点。[解析]首联“闲”“掩”二字说明李处士不与人交往;能种菜、与燕共处,可见其为人平和,热爱田园;乐与僧交往,可见其有隐世之志。(3)蕴含了诗人对李处士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李处士享有很高的声誉的赞美之情。[解析]“身无事”,说明无牵挂,“名高孰与齐”,名声之高有谁能相比?赞誉之情自然流露,可见作者对李处士的生活态度的认同。5.(1)水浅处如碧玉一般之淡青色,水深处如画眉墨一般之青黑色,相依相融。(2)“可断肠”此处极言其美之可爱。诗人先写嘉陵江色青绿相融,日出阆中,斜照水面,春回沙际,映水倍妍。儿童划桨经过,水鸟来去,美不胜收,最后一句诗人又盛赞阆州城南天下稀有,因此此处“可断肠”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6.(1)风雨 雁群 凄清(阴冷 孤独)[解析]本诗一、二两句的大意为: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所以首联的景物渲染了秋天悲凉萧瑟及思乡的氛围。(2)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仕途渺茫的无奈之情。[解析]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所以尾联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道出了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求取官职希望渺茫的无奈。军旅边塞7.(1)首联点明时令,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解析]首联的意思是“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2)《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59 [解析]本诗结尾句直抒胸臆,更是气贯长虹:“功名只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抒发的是劝勉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景中有情,寓情于景,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8.陆游的诗通过虚写自己睡梦中在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场面,抒发了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的无奈;文天祥的诗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欲力挽狂澜、忠君报国,也暗含自己年华不再、前途渺茫的沉重悲凉之感。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矢志报国、壮心不已的情怀。[解析]文诗尾联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高歌,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欲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陆游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在风雨洒落的夜晚,做梦都在想着,穿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矢志报国、壮心不已的情怀。送别怀人9.(1)B(2)草色青青,春花开放,河边的早春景物十分美好,可离家远行的诗人无心欣赏;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诗句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游子的孤独以及对亲友的思念。[解析](1)B项诗句中的“东风”与本诗中的“东风”意思不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东风”原指诸葛亮招来的东南风,意指时机,机会。其他三项与本诗中的“东风”都是“春风”之意。(2)分析诗歌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的运用。“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春意已进入到河边的青草,也就是说,青草已经抽芽,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水上植物也已经开了花。河边水上的这一派春天景色,倒是很美的,可是作者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来欣赏这良辰美景;相反地,这美景更勾起他的离愁:不能同亲友共赏,再好的景致,也如同虚设,所以心情不能平静。他在想什么呢?作者通过描写看到的美丽景象,反衬出游子在途中孤寂思家的思绪。10.(1)一个“暂”字,把诗人和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赏析。解答此题,可从炼字着眼,“暂”有“暂且”之意。暂且只管饮酒,不想别离。诗人和朋友经历相似,都是失意之人,意外相逢,有喜悦,也有明日别离的忧伤,各种复杂的情感都在芬芳的菊花酒中发酵。最后都化作了开怀畅饮。(2)“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珍惜,对即将离别万分悲伤。[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的角度包括修辞、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选择什么角度来赏析,需要分析句子最大的特色在哪里。这个句子从全诗上看,是诗人情感的充分表达。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自己比作“断蓬”,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明日就要如同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即将别离,又不知前景在哪里的悲伤。59 11.(1)B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B项正确。C项正确。D项“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错误,改为:营造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E项“间接抒情”错误,改为“直抒胸臆”。(2)“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汽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解析]本题考查对叠词表达效果的分析。叠词,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然后结合“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的意思“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昏暗,鸟儿飞得迟缓”分析:两个叠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的景象。加点的叠词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12.(1)舟[解析]“桃溪浅处不胜”的意思是“就怕这桃花溪太浅,承受不了什么”。联想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所以此处可填写“舟”,实写离愁之深重,舟船难以承载,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2)送别[解析]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由“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可知作者显然是为了送别才去赴宴。由此即可得出答案。羁旅思乡13.示例:[甲]“泉声碎”实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而作者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形单影只,怎不心碎?[乙]身处他乡,居无定所,纵然觅得佳句,凑成春联,亦无处可题,凄苦、无奈之情溢于言表。[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甲]处“泉声碎”,泉声是不会碎的,可知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泉碎实为人心碎,试想过年本该举家团圆,可自己漂泊在外,身处郊野,客居他乡,不能归家,心碎至极。[乙]处为作者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凑成春联,却不能题在自家的门上,表现作者凄苦、无奈之情。14.(1)写出了早春的天气微冷及词人的思乡的凄凉心情。(2)思乡之情、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15.(1)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大庾岭高处的梅花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解析]“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梅岭是那里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岭上还能最后一次回望北方家乡,待到翻过山岭,遍是丛林浓密,就看不到家乡了,不过应该能看到岭上的梅花,这对诗人也是一种慰藉。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之情。(2)运用了对比手法。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诗人行到此处却要继续南行。开头四句通过人与雁的对比,写出了诗人远度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情。[解析]首联描写北雁南归至大庾岭而回,颔联写诗人由此想到自己的处境,大雁能够在这里停下来,而自己却要继续南行,由此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留恋与不舍。59 16.(1)C [解析]C项“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这两句表面上看去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亘在心头。(2)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解析]这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等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作者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17.(1)首联交代了诗人作客他乡的身份、时间、季节,描写了雁声,为后文细致写景做铺垫,以“久”“怨”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以“雁声”烘托思乡之情。[解析]从“久客”可知诗人客居他乡的游子身份,从“长夜”知道时间,从“西风”“雁声”的景物描写中,感受其烘托的诗人心情,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出来。(2)一个“独”字,突出诗人客居异地的孤独之感,描绘出诗人独自掩瑟凝思的凄凉之情;“空”是“白白地”的意思,包含着诗人无限的无奈与思乡不得归的怅惘之情。18.(1)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山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灯火”“荒村”“黄叶”“山”“雪”“门”等,抓住修饰语“微茫”“荒”“漫”等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将这种情景描写出来即可。(2)①表达了作者在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③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中作者情感的把握。一般情况下,感悟作者的情感,一看标题,“长寿山居元夕”,可知此诗作于元夕,即元宵节;二看写作背景,从注释中可知,写此诗时,作者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且当时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三看关键词,“荒村”“孤影”,借助意象,即可得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母亲去世,蒙古军入侵,在此佳节之际,家不能团圆,国家地衰败,由此可知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想到远山之外的金朝廷越来越受到蒙古军队的威胁,作者虽身居山野,但忧国之思未断,同时也有对战争中百姓的同情,对敌军入侵的愤恨和痛心。最后总结即可。19.(1)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突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做铺垫和陪衬。[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的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词的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词中“松篁”和“桃李”作为意象,主要是用来点缀、衬托兰花,这一点应弄清楚。(2)词句用拟人修辞描绘了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该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59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该句的特点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凤簪斜倚”状写兰花悄然开放的情状;“笑傲东风里”写兰花虽无人在意,却独自在东风里傲然开放的神态,从这个角度入手加以赏析,便于揭示出兰花品质的高贵。20.(1)诗歌虽以“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分析评价该诗“寒夜无寒”的理由。解答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及所描绘的意境来回答。“寒夜”指寒冷的夜晚。“无寒”是因为有酒、有炉、有火、有月、有温情。从这两个方面结合诗意解答即可。(2)B项。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首先通过“寒夜”“炉”判定这是冬天,排除C项,菊花在秋天盛开。其次文中没有交代下雪,所以“雪花”也不应考虑。B项梅花,凌寒绽放,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同时又具有象征意义。所以应选B项。解答时先做出判断,然后说明理由。21.谷物丰收;乡村景美;乡风淳朴;生活安定、平和祥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紧扣“喜而作歌”,抓住关键诗句,从而理解诗人为何而喜。如从“谷亭渡口麦初熟”可知“谷物丰收”;从“绿野黄云绕茅屋”可知“乡村景美”;从“灯火村村可投宿”可体会“乡风淳朴”;从“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可知百姓“生活安定、平和祥乐”。22.(1)偶 城阙(2)示例一:我赞同。能在京城与故人像在江南一样聚会,却令人怀疑是梦中相逢。由此可见相遇不易,衬托出诗人离家在外的凄苦心境,确实伤感多于惊喜。示例二:我不赞同。今日的相逢,恍如往日的聚会,疑在梦中。一个“疑”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异乡与故人相会似信非信的惊喜之情。示例三:我赞同。与故人偶集固然有一些惊喜,但客舍外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寒虫在挂满露珠的草丛中悲鸣,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异乡游子的漂泊之苦、思乡之切。23.(1)忧国伤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推崇杜甫和陈子昂的诗,结合前面定语来看“忧国”杜陵老,“伤时”陈子昂,故应填“忧国伤时”。(2)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鹤唳”比喻优秀的诗篇。“蝉噪”比喻一些虽流行一时却很快就消失的作品。关键是理解三、四句中的比喻,理解作者对两类诗歌中对比鲜明的情感态度。24.(1)河川(河水) 山村(人家)59 (2)“鸡鸣午”“犬吠昏”,以声衬静,衬托出山村的静谧、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山村宁静、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