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44785
大小:2.03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3-06
《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中的作用OntheFunctionofCognitiveContextinInternationalPublicityrn■A●IranSIaU0n研究生姓名:李苗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姓名:王占斌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IIlllllrlfllfrlllfllrrlrrllrllllllilllrliiIflY2410655本人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已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外,所撰写的学位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己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所使用
2、过的成果,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的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本人已在文中做出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如有不实,本人承担相应责任。二、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授权天津商业大学以非赢利方式保存、使用本人的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及纸质版。授权天津商业大学将本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提供给有关方面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出版及提供信息服务。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本人在校期问取得的研究数据、相关成果等知识产权归天津商业大学所有。注:涉及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学位论文作者签字:
3、匿荡舯撕繇垆女式&强;沙};辱6A,B摘要对外宣传资料作为我国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其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交流的成果。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目前外宣翻译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翻译批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方面,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探索外宣翻译的过程还尚不多见。本文从传统语境向认知语境的发展脉络出发,以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为基础,旨在探索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限制作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以期为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希望能对外宣翻译工作者有所启发,提高外宣翻译水平。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传统语境与认知
4、语境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传统语境与认知语境发展脉络的阐述与比较,笔者发现认知语境更适用于解释动态交际。传统的语境观认为语境是交际发生时的物理环境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即从具体的情景中抽取出来对语言的交际主体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它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静态的。认知语境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一个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话语的解释。相比较静态的传统语境,认知语境更好地解释了交际的动态过程。第二,梳理了关联翻译理论及其认知语境观。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交际者根据其认知语境进行动态推理的过程,推理的依据便是关联性。关
5、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译者在翻译时应达到最佳关联,使读者用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因此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达到原文与译文问的最佳关联。第三,分析了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以天津市2010年达沃斯论坛与会资料《亮点天津》的翻译为案例,本文分析了认知语境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限制与指导作用。翻译过程依次是:作者撰写原文的过程,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以及译者将原文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第四,提出了外宣翻译需遵循的原则和可行的翻译方法。基于外宣翻译的特点以及对语料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适用于外宣翻译的原则和方
6、法,即翻译的阐释性使用、增译法、省译法以及改写法。关键词:传统语境;认知语境;外宣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翻译方法AbstractAsawindowforacountrytobuildandpublicizeitsnationalimagetotheoutsideworld,thelevelofinternationalpublicitytranslationhasdirectinfluenceOn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especiallyincurrentworldwhenglobalizationandglobalintegration
7、hasundergoneconstantdevelopment.Themainachievementthecurrentresearchoninternationalpublicitytranslationhasobtainedisclearlyindicatedintranslationcriticism,translationprinciple,translationmethodsandSOon.However,fewofthemhavestudied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