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ID:34396241

大小:683.66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05

上传者:U-22107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_第1页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_第2页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_第3页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_第4页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期: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理。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中文摘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慈悲仁爱、救苦济贫、乐善好施的慈善传统。慈善观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行善的动机应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爱和帮助,是源于深切的同情和善良之心。传统慈善观的发展,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对古代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中蕴涵的慈善理念,在社会转型期慈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面前也可做为宝贵的价值资源,有助于确立一种相互同情、相互怜悯的人道主义关怀观,形成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风尚。本文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面临困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关慈善的内涵,并对其思想根源进行挖掘,提升其现代价值内涵。同时,通过与西方慈善观在理论方面和外在影响机制的对比,揭示了传统慈善文化的特点。这样,我们就能充分认识到,由于文明发展的差距、工具理性的不足等原因,必然造成中国传统慈善观在理论内容和实践作用方面的局限性,从而使文化传统中这一重要价值取向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传统慈善思想要在现代条件下发挥其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就必须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其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的转换,就必须确立好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定位,明确企业慈善在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社会角色,提升全民的慈善意识,以及构建良好的慈善氛围。只有挖掘、发扬传统慈善观中互爱、互助思想的精华,并借鉴西方慈善观中的智慧去寻求解决当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助问题,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借鉴与弘扬人类共同的慈善资源,这是解决当代慈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应有态度。关键词:儒家,道家,佛家,慈善事业I TheChinesetraditionalcharityviewandthedevelopmentofthecontemporarysocialcharityAbstractSinceancienttimes,TheChinesenationhasakindandmerciful,relievesuffering,behappyindoinggoodfromphilanthropictraditions.Charitableviewisbasedonthegoodnessofhumannatureonthebasisofthemotivetobegood,shouldbefromthehearttoothersinloveandhelp,isrootedindeepsympathyandkindnessofheart.Thetraditionalcharityconceptdevelopment,notonlyin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ancientChinesepersonalmoralcultivation,socialstabilityanddevelopmentplayanimportantrole,butitscharitableconcept,inthe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ofcharitydevelopmentfacesmanyproblems.Butalsoasthepreciousvalueofresources,andhelptoestablishamutualsympathy,mutualcompassionhumanitariancareconcept,formwholesocietysolidarity,helpingthepoor,caringforvulnerablegroupsinthenation.Thisarticlefromthecontemporarysocialcharitydevelopmentdilemmafacingtheview,thispaperanalysestheancientChinesethoughtcultureconnotationofcharity,anditsideologicalrootformining,improveitsmodernvalueconnotation.Atthesametime,throughwithwesterncharityideainthetheoryandtheexternalinfluencemechanismcontrast,revealsthetraditionalcharityculturecharacteristics.So,wecanfullyrealizethatbecauseofthedevelopmentofthecivilizationoftheshortcomingsofthegap,rationaltoolandotherreasons,China'straditionalcharitycausenecessarilyideainthetheoryandpracticeofcontentfunctionlimitation,sothatthetraditionalcultureofthisimportantvalueorientationinthestandardpeoplebehaviorfailedtoplayitsrole.TheChinesetraditionalcharitythoughttoundermodernconditionsplayitspromotecharitygreatroleofdevelopment,torealizefromthetraditionalformstothemodernformofconversion,mustestablishgoodcharityorganiz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overnmentandpositioning,clearenterprisecharityinsocietytotheresponsibilityandplaythesocialrole,improvethecharitableconsciousness,andbuildgoodcharityatmosphere.Onlymining,anddevelopthetraditionalconceptofcharityandloveeachother,helpeachotherthoughtessence,andthewesterncharityviewthewisdomseektosolvetheprocessofthedevelopmentofthecontemporarycharityfacingofthevulnerablegroupsforconcernandsalvage,canwereachpeopleandpeople,peopleandsociety,the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andforreferenceandcarryforwardthecharitycommonhumanresources,itiscontemporarycharitytosolvetheproblemswhichfaceshouldbetheattitude.KeyWords: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charityII 目录前言..................................................................1第一章传统慈善观释义及其分类............................................2第一节传统慈善观释义................................................2第二节传统慈善观分类................................................3一、古代宗族中的慈善观念..........................................3二、古代宗教中的慈善思想..........................................4三、历代官府奉行的慈善救助........................................5四、传统民间社会的慈善活动........................................7第二章传统慈善观基本概述及其内涵.......................................9第一节传统慈善观基本概述............................................9一、儒家行善立身之慈善观..........................................9二、道家修善成道之慈善观.........................................11三、佛家劝善普渡之慈善观.........................................13第二节传统慈善观基本内涵...........................................14一、为善去恶.....................................................15二、互助互爱.....................................................16三、养老慈幼.....................................................17四、济贫扶弱.....................................................17五、弘扬正义.....................................................18第三章中国传统慈善观与西方慈善观的比较................................19第一节中西慈善观理论层面的比较.....................................19一、中国儒家慈善思想与西方古希腊慈善思想比较.....................19二、中国儒家慈善思想与西方基督教慈善思想比较.....................21第二节中西慈善观外在影响机制的比较.................................23一、中西方慈善传统在生成基础上的差异性...........................23二、中西慈善思想在行为约束机制的差异性...........................24三、中西慈善救助制度的比较.......................................26第四章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28第一节传统慈善观与和谐社会的适应性.................................28一、和谐社会的内涵...............................................28二、传统慈善观与和谐社会的适应性.................................28第二节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9一、慈善组织公信力弱化...........................................29III 二、慈善捐赠水平不高.............................................30三、公民慈善意识淡薄.............................................31第三节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中国传统慈善观重塑...............32一、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32二、中国传统慈善观的重塑.........................................33第四节和谐社会视域下慈善事业的发展对策.............................35一、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明确政府地位...............................35二、提倡企业慈善捐赠,确立企业责任...............................36三、树立济贫扶弱、互助互爱的公民慈善意识.........................37四、构建公平正义、乐善好施的慈善文化氛围.........................38参考文献.............................................................41致谢..................................................................43个人简历.............................................................44IV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前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慈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并非只是扶贫济困的经济调节,也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拾遗补缺,事实上,它一个民族胸襟气度和高尚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有利实证。因此,大力发扬荣辱与共的民族精神,续谱携手同进的时代文化,再塑守望相助的社会情感应是当代社会和谐的主题。本课题的基本思路和目的就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以便从中国历史智慧中汲取宝贵资源和动力,为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思维方式的启示。目前学术界对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方面的研究颇多,已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相关的学术论著和研究论文也比较多。其中也有许多不同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慈善观对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应当大力弘扬。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慈善观虽然涉及一些慈善理念,其内涵丰富繁杂,但其蕴含着保守内敛的救济倾向,需要结合现实发展地理解,在理论上应有所创新。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然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却日益凸显,使我国的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现象,贫困人群的增多,贫富差距的增大,人与人缺少应有的理解、尊重和关爱。而传统慈善观所体现的同情与关注弱者的仁爱精神以及相互关爱,相互救济的慈善理念,对今天的慈善心理的形成、公德心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对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亲近,构建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有重大意义。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除有赖于传统慈善观中道德文化的精华外,也有赖于对其部分伦理观念进行转变,并从国外慈善事业的发展经验中提取可借鉴的元素,对于促进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传统慈善思想根源进行挖掘,使之富有现代内涵。并对中西两类独具特色的慈善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借鉴西方慈善思想的理念,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资源,以便科学地对中国传统慈善思想的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进行总结,从而有利于我们探索如何建立适应当代社会的现代慈善,进而对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启示。1 硕士毕业论文第一章传统慈善观释义及其分类人类在生存经验中不断探求生存的意义和生存中慈善的价值。这种不断的追寻和回答留下了丰富的慈善资源,其中既有抽象的观念的追寻,也有转化为个体的现实的操作方式。慈善往往是在人的生存价值观乃至在终极关怀的指导下,更多的基于人的内心自觉。他强调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信念系统。在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内涵及其多样性的过程中,希冀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给以价值性的指导。第一节传统慈善观释义《韩非子·内储》:“王曰,慈惠,行善也。”即以慈爱仁爱之心来做善事,直接释义大约是“以慈行善”。既然是“以慈行善”,其重点则在于对“慈”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与“善”二词是分开使用的,并不像现代社会作“慈善”一词使用。“慈”的内涵比较丰富。概括来说,一是指儿女对双亲的孝养敬奉。二是指父母对儿女的关爱。之后,“慈”被派生出善良、仁慈等方面的寓意,遂逐渐扩展到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汉代贾谊讲;“恻隐怜人,谓之慈。”它的恩惠遍施于万物。《左传》注疏日:“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康熙字典》日:“慈,爱也,从心。”可见关爱之意,存乎一心。又日:“慈谓爱之深也”。汉人刘熙所著《释名·释言语第十二》中说:“慈,字也。字,爱物也。"佛学要典《大智度论》中解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使一切生命体会到快乐的精神,称为“大慈”,他与“恩倍于物”“恻隐怜人”的解释显示出相互融通的浓厚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慈不单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爱,不仅与爱的涵义密切相关,更是一种有恩于别人的善行,是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彪炳慈悲和慈爱之心。“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羲美同意"。在《辞海》“善”被赋予善良、美好、爱惜、喜爱、擅长等多种含义。后被引申为友好和善,品行高尚之意。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慈与善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虽有一些差别。但伴随着漫长的文化演进,慈与善的含义逐渐趋同。到南北朝时,慈与善常常并列言之,因其皆有仁善、富有怜悯心之意。关于“慈”、“善”二字合起并用的最早记载,有人考证是在《北史·崔光传》中:“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赵朴初先生在对比中西方慈善文化时,曾睿智地指出,西方人讲“爱心”,而中国人,却喜欢讲“慈爱”,这是传统慈善观念浸润人心的结果。慈善是人类应具备的基础性伦理道德。慈善是人们从慈爱、慈悲的意识出发,从事实际的善事、善举等行为。指明“慈善绝不单纯指善念、善心,慈善2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1]的本质应是直指实践的活动。”第二节传统慈善观分类慈善事业和慈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异彩纷呈、源远流长,并且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所有人的行为规范和伦理思想。它植根于中国农业文明的深层土壤并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这部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类型进行了总结。一、古代宗族中的慈善观念宗族的慈善是指一个宗族内部成员之间扶贫济困、互相帮助、实行赈济活动。这个家族的概念很大,有时整个村庄就是一族人。人们在灾荒发生时,会因为天然的血缘关系为整个宗族竭尽全力进行灾荒救助。主张同宗子孙摈弃亲疏,对族内之人一视同仁地养老、慈幼、济贫的思想。著名学者吕思勉认为慈善赈济义务最初是由宗族承担的。《管子·问篇》中有“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可见春秋战国就已出现宗族慈幼、抚孤、济贫等慈善救助思想。《礼记-大学》记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传统社会中没有社团的概念,在自我、家族、和整个国家的链条中,一个人做慈善如果不首先考虑到家庭的困境而行善于外,会被认为别有用心,说成沽名钓誉。由于古时的地域和乡土观念,行善往往也是泽被乡里,把对亲戚,乡族人群的照顾被放在首要位置。范仲淹创立了最早的私人义庄,将每年“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就、婚嫁丧葬之用。”(《得一录》)开展对本族和本籍弱势群体的慈善救济活动。他从同宗同血缘观点出发,认为同族之人无亲疏之分,都是同宗子孙,所有老弱妇幼、鳏寡孤独都要同等济养、救助,以此达到睦族、收族、赡族,以利本宗族繁衍壮大之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既是他忠贞爱国情怀的流露,也可以说是其慈善思想的明确反映。先忧后乐,先人后己,也是儒学士子所追求的“仁”的境界的一种折射。宋代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家族慈善力量出现并担当慈善救助的责任,宋代以后的宗族慈善更像是对本宗族内部各成员构成的小社会的自治,使得“同族繁衍,或贫乏不能自存也,寒者医之,饥者食之,婚丧赈助之,才优而秀达者又奖励而裁议之。”(《吴县志》)在稳定成员关系,缓解社会压力和社会基层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先生认为,中国人的处世态度使个人受制于在家庭和家族中[1]赵朴初.慈善济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153 硕士毕业论文寻求相互间的依赖感,它具有一种持久性的特征,他称其为情景中心和相互依赖感。宗族内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慈善救济得到加强。总之,宗族慈善既增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也稳固了社会秩序。宗族救济体现了封建宗法精神,同时宗法精神也促使宗族慈善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互相渗透结合成为传统慈善救济一大特点。而开展的慈善救济活动多局限于本籍或当地,拥有强烈的乡土观念。二、古代宗教中的慈善思想西汉后期,佛教始传入中国,佛教宣扬乐善好施、好善恶杀,其教义中蕴含的慈悲观念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仁义”思想融合。至东汉末年,佛法在民间已有广泛的流布。中国古代的寺院实质上是慈善团体和宗教的综合体。佛教寺院甫建立,就开始从事佛教慈济活动。“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后汉书》)《释氏通鉴》等佛教典籍中就有释氏僧众“性好檀施,周瞻贫乏,居无缣币”之类的记载,不仅从事济贫活动,而且直接参与赈灾事业。《魏书•释老志》载:“山林僧尼,随以施给;民有窘敝,亦即赈之。”佛教一向以“普度众生”、“行善济人”为其宗旨。所谓“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高僧传》卷五)被佛僧们当作一种自利利人的大善行。民间患病者往往有赖于佛寺的医疗救助,不远千里奔赴求医,《高僧传》有记载称:“时有痼疾,世莫能治者。澄为医疗,应有廖损。阴施默益者,不可胜计。”一旦疫病流行,佛教徒往往会游行乡里,拯救危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教众僧慈悲为怀,济世度人的高尚人格在此得到完美的诠释。隋唐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社会融合到了一起,其在中国本土化之后,他的社会功能趋向于劝善化俗之道。宣传佛教的因缘报应,扩大对慈善的宣传教化。强调做善事不仅在现世可消灾得福,到来世亦有好归宿。劝世俗众人力行“七法广施福田”,主张用布施的方法来救济贫弱的民众,隋朝出现的三阶教,把修行与布施结合起来,把布施在修行、积德方面的作用提高到无以附加的地位。《高僧传初集》中说到:“守口摄身意,慎莫犯众恶,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这种善业善报,恶业恶报的的佛教说教,通过故事、传说的形式代代流传,启迪人们“善不可不为,心不可不修”。这种超越世俗生活和更高层次的精神心理追求,对人们产生一种舆论习俗和世俗伦理的约束力并深入人心。寺庙的很多慈善活动的开销依靠人们完全自愿的捐助,自愿在这里拥有至高无上的原则。佛陀秉承对众生平等的博爱,最初以送药施医,助葬安丧为主要慈善救济工作。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救助,是佛教的基本道德,“悲田养病坊”的建立在客观上使得佛教慈善机构出现了规模化的倾向。这种劝善修德的福田思想与因缘业报说相结合,便构成佛教最具特色的慈善思想,使得慈善发展由自发性、临时性转变为自觉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对于以后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4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有着追求体道合真的总目标。早期道教组织分化为两大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它们都接受了其早期经典《太平经》的影响。反映了早期道众的济世观:替天行道和除恶扬善。《太平经》提出了“乐生”、“好善”的教义,认为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在,不应被私人占有,由此提出了“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的慈善观,其“承负说”亦成为后世慈善活动的依据。在民间社会,人们暗暗地做好事,修阴功,以求免除余孽。进入魏晋,由于统治者的雅好和上层士族的信崇,道教的慈善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晋代的葛洪在著作《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提供了各项能够修炼成仙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规定如果想长生不死,不应当只依靠内修外养的办法,更应当积善立功,这样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增加了道教的社会教化作用,使得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促进了道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唐宋是道教的鼎盛时期,奉道之风发展到极致。其中孙思邈所著《千金药方》中提出,医生除具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医德,还应具备慈济救人的普爱之心。这种以医济世的慈爱对后世设立惠民药局、医治所等慈善救济机构颇有启发,使民间善士施医给药的善举,频频可见。至明清时期,劝善书和功过格盛行,宣扬善恶报应,行善积德,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劝善活动。鼓励人们用善行、善念左右吉凶祸福,注重个体超越层面的价值和意义追寻。宗教慈善由于其信仰和慈善理念的内在一致性,显示出了强烈的济世精神,俗话说“远处烧香,不如近处造福”,慈善活动呈现出经常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使它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他慈善组织难以替代的优势。三、历代官府奉行的慈善救助以儒家思想统治国家的封建王朝,排斥非政府的慈善活动,从事救援的民间慈善活动会受到异常严厉的监督。因为个人进行慈善活动会印证政府的“不仁”,还会引起政治性猜忌,因此传统的慈善活动多是由政府主办。春秋是我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变革时期。长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使不少国君认识到,必须争取庶民百姓的支持。惠政善举在这一时期便有了一定的发展。首先是救灾减害的荒政,通过开仓赈济来体恤饥民,实施灾后救济。天灾流行,施惠于民,颇能赢得民心。正如《左传》所言:“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春秋之际有善人在道上设食救养饥民,“立鄙食以守路”,成为官府开仓救助的一种有效补充。到战国时,一些心慈性善的殷实之家往往仿此善举,在城郊路上直接设粥食恤养灾民。不仅如此,还设立了平籴、通籴制度。丰年由官府买入粮食,灾年则由官府卖出粮食。避免了“籴甚贵伤民,甚贱上民”,使百姓得沾实惠。使得国与国5 硕士毕业论文之间,民与民之间互相帮助,调有余补不足,使得人们在灾荒面前能和衷共济,并肩救灾。春秋战国时期慈善之政,不独使特殊群体如患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还对年长的老者格外关照。对社会上各种不幸的人,春秋时已有专用名词称呼之,像《礼记》中就作如下解释:“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之穷民而无告也。”对这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群,就迫切需要社会的救济和照顾来度日活命。春秋之世,对鳏寡孤独进行定期救济,正如《礼记》所载:“瘖、聋、跛、蹩、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除供以口食之外,亦根据各人的生理特征或技艺适当安排,用其所长,量能授事,使他们能自养生存,不觉得是于社会无补的人。对老人的养恤措施主要体现在给予老人相应的优恤,庶民老人可免除力役与杂物,“五十不从力征,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衰之事,弗丧也。”(《礼记•王制》)为照顾好老人的日常起居,若有高寿者之家,还可减免征役:“八十者,一子不从征;九十者,其家不从征。”(《礼记•王制》)这都体现了对高龄老人的恤怜之美意。这恰恰认证了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绵长、久远。对普通百姓来说,善待老人是孝道在家庭内的体现。而天子养老,就等于养天下之父,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后世历代仁君无不尊老崇老,推行恤老惠老的慈善之政。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初步兴起时期,两汉的封建统治者以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政”为立国之基,实行“惠民”、“爱民”的政策。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即深知秦失天下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措施与政策,立国之初即废秦之苛政。于是“行仁义、法先圣”。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据邓拓先生对《史记》、《后汉书》的纪、传及五行[1]志的统计,“秦汉四百四十年中,灾患达375次之多。”一旦灾荒发生,普通民众往往饥不择食,寒不得衣,死不得葬。这种社会现实的呼唤为民间和官府的慈善救济活动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贾谊上汉文帝《论积贮疏》中指出:“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偿闻。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朝时最早设立的常平仓,谷贱时增价籴入,谷贵时减价粜出,它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施济贫困,避免众多民众流离失所,辗转沟壑而死于道途。灾情发生后,地方州县和民间人士也采用相应的慈善救济方式,以解危困。地方上心慈好善的“吏民有赈饥民,免其厄者”。北魏时期,在京师对老人赐物、赐食、赐宴,各郡国也开展一些恤老活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门收容疾病者的慈善机构六疾馆,对“贫病六疾”者赐物惠恤。到了隋唐两宋时朝,义仓得到了逐步完善,建立起一套义仓粮食从入库、到贩济完整的救济制度,隋唐的这种仓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难处。宋朝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因“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3846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汉书•食货志上》)宋朝治国理念及理学的兴起极有关系,宋太祖定鼎之初,就奉行以文立国的政治理念,并将儒家的仁学思想渗透贯穿于一切政策、诏令中,两宋之交,程朱理学的初兴,比较注重风俗教化的功能,这对宋朝的福祉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采取得力措施来从事社会福祉活动,“即为之衣食以赈其饥寒;又为之医药以救其疾病;其有陨于戈甲,毙于道路者,则给度牒瘗埋之”(《宋史•食货志上》)其规模之大,设施之全,内容之广,在中国封建社会无一朝能出其右。从慈幼到养老,再到医疗、送终,各种慈善机构纷纷建立起来,国家已将社会救济行为纳入政策的范畴,这表明,以“仁政、爱民”为基点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王朝实行统治的精神支柱,并一脉相续下来。清后期,由于自然灾害过于频繁,饥馑连年,官方所具有的赈济实力已经相当有限,到了“博施济众犹病乎”的地步。官府采取的慈善救济已经难以满足灾民所需,沿袭上千年的官赈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时代的需要,正趋向衰微和没落,并慢慢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四、传统民间社会的慈善活动“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有利于抵御各种灾害。盛唐期间,民间慈善的救济范围就开始不断扩大,突破了血缘和地缘的限制。随着工商业经济的日趋活跃,至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素的萌芽。与此同时,市民思想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并重新审视个人的社会责任。“即不吝施者,饥与之一饭,寒推之一衣,亦有功焉。”这样,“泽被四海,民无穷困,圣人之能事毕矣,儒者之功效尽矣。”这种思想对于都市里的新富者——传统社会中处于四民之“末”的商贾来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少的商贾在致富以后,都踊跃输捐办理慈善公益事业,时人赞曰:“此不过以商贾之余财,拯苍生之急困,„„赈临近之小民,其势为甚变,而理甚为宜。”(《西园闻见录》卷四十一)。宗教的救助或许是基于基本的宗教信仰,官府的救助也可能抱有稳定统治的政治考量,而民间自发的慈善救济则洋溢着“以仁为己任”的见义勇为精神和较强烈的责任意识。明末清初出现的民间慈善具有教化的特点,接近现代意义的慈善。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慈善事业中民间慈善组织最为活跃的历史阶段,乐善好施者不仅局限于显宦重臣、富商巨贾和地方望族豪门、外国善士出于人道精神的救助,众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加入了民间慈善事业的行列,真心实意地救助中国苦难人士,纷纷成立了各类慈善组织。这使得民间社会的慈善活动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由个别人的善行义举趋向众多平民百姓乐善好施而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二是由临时一般性的善举趋向常设的慈善机构而呈现出组织化的倾向,如明末最著名的同善会即如此;三是由官营慈善机构为主趋向民办慈善机构普遍设立而呈现出广泛化的倾向。7 硕士毕业论文至清中期以后,社区赈济民间化的倾向越来越显著。尤其是晚清义赈开民间广泛参与灾荒救济之先河,得到合法性的认同。民国建元后,“慈善尤应不分畛域”的观念传播更广,更加深入人心。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乡缘、族缘、地缘的文化认同也是推动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因,将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渐扩大化,几乎成为社会各界慈善人士的共识。传统慈善事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地方上能够同声相合,充满人文关爱的地方善士的集合体。夫马进在《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一书中说到,“当官员无法解决[1]慈善救济的问题时,便会发动民间力量。”而地方上的精英人士、地方上在野的士绅阶层从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思想出发,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的救世愿望,遂有民间组织善会善堂的发达。义赈是虽个人行为,捐款数目不多,但是积少成多,在灾荒之年对灾民的救助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重灾时,民间士绅会设置粥棚济贫,慈善同人积极奔走乡里,呼吁人们捐款捐物来筹集善款。“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在慈善救济网络中,排除政府和宗族的责任外,乡亲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成为重要的支持系统。受传统文化教育,多数的普遍民众都有着积德施善、行善消灾的道德观念,也还有些人是带着忏悔和赎罪的心理动机来行善的。有意行善,诚心济人,无论处于哪一层次的慈善道德都是值得肯定的。后代的乡约把社会民众互帮互助的要求用契约的形式形成规范,其主要内容就包括要求人们患难相恤,即要求所有同约者在发现其他人遭遇灾难不幸时应主动发挥团体互助互济的影响力,用大众的力量来分担风险,帮助其度过难关。正是这种照顾方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家庭照顾制度和以村庄、邻里或家庭为单位的自助式基本福利供应和生活安全保障制度。民间慈善构成乡土意识的重要层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着人们的思考与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千百年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传统美德和慈善理念的折射。传统社会的道德要求,使人们既渴望建立善气长存的理想社会,也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各阶层人士都心存善念,即所谓“善与人同”、“与人为善”,并在社会生活中笃行之、力为之,通过慈善活动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8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二章传统慈善观基本概述及其内涵传统慈善观被看做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是人类改造社会方面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一种表现。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随后的佛教、道教典籍里亦有关慈善的论说,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各流派虽然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而义理相近。都蕴含着福利民众、救人济世以及人类共通的道德准则和人道理念。这对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兴起、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促成了中国民众好善乐施风习的形成。本章试图对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做一番梳理和考察。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慈善思想,是引导促进当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过程,它将起到背景与渊源的基础性意义。第一节传统慈善观基本概述中华民族素有扶弱济困、慈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种美德,慈善起源于家庭,推及于社会,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的,儒、释、道三家互相融合的结果。慈善事业的开展,应依靠本民族的道德观念。慈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人深入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矛盾,有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良性运行的作用,并由此奠定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基础。一、儒家行善立身之慈善观仁爱既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又是中国传统慈善观价值之源。儒家提倡爱人、利人。孔子直言“仁者爱人”,爱人即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视人若己、关心他人的疾苦、促进他人的幸福。只有从关爱他人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儒家慈善观是一种血缘亲情的扩展与推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仁”解释为“亲亲”,把“义”解释成“敬长”。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正是出于这种心态,中国人把群体和社会都视为大家庭,提倡“众乐乐”,反对“独乐乐”,要求人们以爱己之心爱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依照这样的思维方式,把内施于己的本性之善,外施于人,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在其施善的过程中,儒家提倡以同情心、无私之心去感悟与万物为一体,进而发挥善性。“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损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大学》)不忍人之心,实际上就是天地生生之心,生生之理。怵惕孺子之入井,顾惜瓦石之损坏,皆是慈善之心的明证。9 硕士毕业论文孟子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反省,认为仁是人内心当中所固有的一种情感,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句话充满着孟子对于“性善”的坚定信仰。这种善意使我们本心所固有的,他无论对于普遍事物还是对于特别的人本性而言都是一样的。而且儒家特别强调慈善这些美德要通过身体来行来实现。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修身》)形于外而动于中,动于中而发于外。无一丝勉强、夹杂。完全出自本心,身心一致,可对天地,儒家慈善观把对内的自律和对外的爱人视为道德人性的实践和内在要求。儒家慈善观其实践途径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心中固有的仁爱之心推衍出来,施及于他人。即后儒所说的“忠恕之道”,二程说“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二程遗书》卷十八)朱熹把它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在理学家看来,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善待他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只要我们能给他人以无私的关爱,必然能得到他人善待的回报,儒家提倡的“天理”即是慈善的道德规范,不追求独善其身,而主张兼善天下,特别是能够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利益。只有把自己的德行付诸实践,用至善的本性去对待周围的人,才是真正的善举。不仅如此,儒家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来推行社会慈善救助的思想。孟子要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他的更高层次要求就是“安人”,“安百姓”,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生活中,就是“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孔子强调的德治,孟子倡导的仁政,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爱民如己,“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对民众宽惠,关心民众的疾苦,做到与民同乐,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孟子还对其仁政思想勾画了一幅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老百姓有自己的产业,幼有所养,老有所尊,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上乐施而下益宽”,在这样的一种统治下,很自然人民不可能无礼,而且也产生了造福一切的安宁康乐。此外,儒家慈善观所包含的大同思想与其均贫富的思想紧密联系起来。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所设计的“大同”社会中描述了人与人相亲相爱的情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的大同理想可以说是最早表达社会公益慈善的思想。在这里,未成年人皆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社会的青、壮年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为社会所用,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得到社会的救助、老年人得到赡养,安享天年。这种理想的目的是达到天下太平,社会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式平等互助的。不用忍受饥饿、贫穷的煎熬,大家相安相保,10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养生送死而无憾。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关心的是社会人的福祉,使人成为受用的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为富不仁”在传统慈善思想里是一直受到否定的行为取向。孔子说:“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因此,儒家更加强调凭借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富人应更多的去给予、资助他人,以达到财富的均衡。儒家慈善观引导了古代许多仁人志士坚持天下为公,造福民众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慈善文化。抚孤独,恤矜寡,拯废疾,从而实现人类的共同幸福,大家皆因爱养其生都不迁徙他处,社会结构的标准是完整,是大同。二、道家修善成道之慈善观老庄道家认为,物有万疏,“道”归一本,“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母体。老子认为,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天地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们是“道”的产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无不依靠着它才能生生不息。“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适其性,各得其所。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天生既是自由的也是平等的,天与人本质上是和谐的。人应当从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待人与人的关系。庄子认为“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庄子》)主张人与人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每一个人在自然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一个人不是源于自然而适完于自然。自然并没有叫一部分人高贵而使另一部分人卑贱。众人平等、众物平等是自然之道的内在本性和要求。从这一思想出发,道家主张在处理把人与我作为一体化来思考,“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超越人伦关系偏狭的局限,以无所偏倚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出亲疏利害贵贱之外,求得正确处理并完善己群之间的关系,求得己群诸重、人我兼顾的和谐与完善。“道”是浑然一体的,应像“道”一样善待万物和人类,人们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完善,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与道为一。老子认为,“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老子》第二十三章)也就是说从自己的善的本性出发,自觉地参与善的活动并积极的投身于善的事业的人,他将与善或德同在。与道德同在的人,必然拥有如同道德那样大公无私的境界和品格。道本大公无私,德本济世行善,故只有一味存好心,行好事之人才能真正与道合一,与德为伍。济世救人,是道教的一贯主张。“寸善莫丢,分恶莫作”。善就在人们身边,举手投足之处,只要努力为之,皆可成善,“或搭桥梁以利人行,或施茶汤以解人渴,或施药方救人之难,或施棉衣御人之寒,或施粥充人之饥„„”(《悟性穷原》)另外道家认为人从自然人性到私欲的转变是有悖于人得自然本性的,巧诈和货利11 硕士毕业论文都对人得自然天性构成危害,必须回归到人得本然状态去。依照自然而生活也就是遵循自然的倾向、人的普遍本性而生活,不沾染任何贪求福利的念头。老子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对立和竞争的,大家是互助互信,彼此关爱的。因此只有“复归于朴”才能“常德不离”,从而使人保持不含私心杂念的醇厚圣洁,去无私的奉献他人、善待他人,而巧诈伪善向来是被崇尚质朴纯真的道家所不齿。道家慈善观着眼于对社会有所贡献和有所创造,讲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意即以贡献社会服务他人为职志,多给予而不求回报,多贡献少索取,从而与人为善。在道家看来,个人的幸福与快乐应该与他人的幸福和快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第八十一章)那些尽量帮助别人的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量给予别人的人,自己反而更丰富。鼓励人们将自己完全投身到整个人类的普遍幸福和利益的活动中去。在这里,慈善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是贡献而不是占有。“‘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感到快乐。在老庄看来,善于建德持道的人既能自我完善,又能造福于社会,也势必能普遍的德化他人。行善积德昭显了自我生命对他人的关爱,他人价值的尊重,实现出除保存自身外,更有帮助别人的能力,离开了行善积德的生命追求,人自身不能体会到充实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只有通过行善积德的生命追求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慈善的人生便是福与乐的人生。陆修静《道门科略》指出,积善最多的可以尽早成为神仙,积善较多的人可以延长自己的寿命。葛洪认为,善与成仙的品味是成正比的,立三百善能成为地仙,立一千二百善才能成为天仙,《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也认为,千善当著,最有九百九十九善,如果因为中途为利益动摇,造成一善未满,也是皆弃前功的。所以行善积德注重持之以恒,不含私心。老子认为“重积德则无不克”,强调多做好事,多积功德,造福桑梓与人类。更强调行善的动机应是质朴清纯的天性所为,亦如苏辙注曰:“上德不以德为德,是以有大德;下德才有微善,执为大德,扬名要誉,是以无得。”(《老子解》)上德之人行善的动机是纯粹的,行善的动机纯正,心地纯良,不夹杂任何私心杂念,不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赞许,也不是捞取自我炫耀的资本。而只是形式上的处处表现自己的善,唯恐失去善名,实则无德。道教学者还倡导“阴功密惠”,就是主张做了好事不张扬,不宣传。不注重百姓是否知晓,不关注世间的名声,一心向善,孜孜求道。指明只有在拯救他人的救世中,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涵谷子在《悟性穷源》一书中倡导学道之士应“不愿酬谢,只求孽消。”一个身处福祸的人只要“修善行道,则祸去而福来”后世道教学者主张先人后己,舍己为人,主张“损己济物”,“退身度人”。对他人的贫苦感同身受,从而积极地给他人以帮助,以关怀和爱心。《吕祖全书》教人“或行12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善事,以济人之困穷;或出一善言,以解人之冤结;或施以臂力,以扶人之阽危。”反对见死不救、见伤不扶。主张见义勇为、扶危救困。在道家看来,只有苦行数载,才能功德无量。另有许多道戒均劝人积善立功,慈心及物,恕己及人。苦人之所苦,乐人之所乐,认为人积累善行,不仅能构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也能保证人自己身心愉悦,目清神明。总之,道家虽有为追求生命超越而置重隐居不仕、独善其身的一面,然而它并未把这种隐居不仕、独善其身同普度众生、济世救人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人的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统一。通过造福他人来完善自我,通过救助别人来拯救自我。从超越提升、宽大包容的价值起点出发,道家主张拯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与佛教所讲的悲天悯人,慈悲为怀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从而提供给人超迈自身局限,成就完美人格的动力。三、佛家劝善普渡之慈善观佛教传入中国后,大乘佛教“广修万行,利乐众生”,“成就无上佛道”的价值取向与儒家“成贤成圣”“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非常一致,因而得到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佛教的慈善观首先包含着平等思想。平等思想意味着慈悲圆融,共生共存。提倡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只有平等才能互不侵害,互相尊重。只有尊重才有人得尊严。强调一切人得人格,都应该得到共通的尊重和维护。儒家以尽己之谓忠,推及之谓恕,佛教则以无己之谓忠,平等之谓恕。依缘起论而言,任何生命个体,都不是个别孤立的单独存在,都依“众缘和合”而相依相存,因此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就不只是一种同情心、怜悯心,或朴素的情感因素,而是众生法尔平等不二,共生一体,同体相关。为了救渡众生,你不但要关怀自己,而且要关怀他人,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就深刻体现了佛家的慈善救世思想。佛教认为在宇宙的循环往复中,每个人都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因此主张在平等、缘起理念的基础上,心中满怀感恩的情愫、平等的心态,怜悯慈悲的心愿,给予众生以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因此大乘佛教教育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积极利乐众生,才能积累智慧、福德。不偷盗而行施舍,关心弱势群体,救助孤寡病残。不偷盗,是戒,施舍、救助是善行。缺衣施衣,缺食施食,知利己更知利他。乐善好施,舍己利人,都是功德无量的善行善举。佛教力主将人类思想中丑陋、污秽的成分清除,从而以纯洁、美妙、清净的智慧去关照世界、普渡众生,既能视一切如同己出,又能视一切如同他出。从而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以慈悲之心与乐拔苦。佛教讲的慈善不仅局限于爱人,而是慈悲怜悯一切众生。慈就是爱恋护念众生,能与他们快乐与欢喜;悲,就是同情怜悯13 硕士毕业论文众生,能免除他们的烦恼和痛苦。佛教在实现教育的时候,会严格区分善恶,不是表现在随顺助成上,而是表现在防患于未然上。将那些未生的恶念歹意杜绝在萌芽状态。指明人们应该培养对他人或其他生命的爱心。从而教导人们应施舍一切,没有任何保留和困难。乃至将自身施舍出去,也无所顾惜。而慈悲的开展便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心便是身体力行的慈善之爱,悲心便是感同身受的怜悯同情他人,喜心希望人们得到欢喜,舍心是无私的施舍,是执着而彻底的爱。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可以引发自己的慈悲善根,参加到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中去,救助他人于困境之中,并积极的影响他们。佛教宣扬的慈悲观念有助于社会形成普遍的同情心、感恩心。人有感恩之心,也必然会生起关怀他人、同情他人、乐于助人的慈悲心。感恩之心与报恩之心是相连的。知恩图报,就必然不敢懈怠,不敢傲慢,由己及人,从而给予帮助和扶持,实现其救渡众生的目的。佛教劝善惩恶的慈善思想与其因果学说密切相关,他告诉人们,行善必然会得到福报,作恶必然会遭致恶报。作善者来生享福,甚至进入天堂,享受净土的极乐;作恶者来生受罪,甚至堕入地狱,遭受残酷的折磨。佛教对行善者做了幸福的许诺,对作恶者发出严厉的警告。当我们给予受苦人慈悲、关怀、济拔、施救时,受惠者不仅是当事人,个人的行善推动了他人的行善,他在受惠的过程中的行善,在不断努力的行善过程中,既还清了他预支的恩惠,也增加了他的善业和福报。为自己的长远未来储存了良性的因果相续。佛教讲报应随作随受,好人应得好报,必得好报,这是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学说的共同信念,但如何报各家各派有不同的看法。儒家讲积善有余庆,作恶有余殃,但报应不仅及于本人,更及于子孙后代。而佛教则坚持报应只及于行为者本人,自己造的业,无论善恶福罪,都必须由自己承担。西方基督教也讲报应,但他是在世界毁灭时由上帝对所有生存过的人进行末日审判,行善赎罪的人送进天堂,纵欲恣行的人则打入地狱。正是这一规律的客观性,使得人们相信行善不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也于自己有利,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唯一能做的便是考虑现实生活中的前因后果。“恶积则受苦,善积则受乐。”所谓积善,就是一点一滴的做好事,聚少成多,积小成大。行善是拔苦求乐的根本,只要一心向善,一心为善,便能使人们获得安乐。人们受到佛教慈善理论的影响,会耳濡目染地汲取慈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劝善理论是佛教对慈善的宣传,是一种行善的功德论。第二节传统慈善观基本内涵自殷周以来,中国传统慈善观不断丰富并通过广泛的总结和历史的演变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古代,慈善意识也表现为一种人为精神,这种最14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初的人文思想体现了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也体现了个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中国传统慈善观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不是简单唯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个几个方面:一、为善去恶儒、释、道三教皆劝善止恶,均积极对民众进行慈善教化,从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达到同一目的。“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损一善道,则天下之恶加多矣。”(《镡津文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慈善观方面倡导仁爱之心,惩恶扬善的道德践履和公正平等的价值观念,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指明人具有同情心,皆具有爱人的本质。同情心、羞耻心、谦让心、是非心是人先天具有的善端,肯定了人的道德理性,指出了人只要发挥自己的善性,便可以成为尽善尽美的圣人。肯定了人本身为善去恶的价值取向。从而安定社会,达到“爱而知恶”。德得相通,善恶有报是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重要特点。道教主张还原人以自然本性的淳朴,划清善恶的界限,远离利欲的纷扰,积善之家,必有庆余,劝人修善成仙,指明“长生之本,惟善为基”,不仅如此,为了强化人们扬善抑恶的慈善观,对善恶的数量以及奖惩大小的比例关系做了详细的规定:“即人有一千恶,后代妖逆;二千恶,身为奴仆;三千恶,六疾孤穷;四千恶,疫病流徒;„„一万恶,堕薜荔狱,永无原期,渺渺终天,无由济拔。人有一善,则心定神安;有十善,则气力强壮;有百善,则百瑞降临;有千善,则后代神真;有万善,则为太上玉皇帝。”(《玄妙内篇》)以断十恶,修十善作为培育慈善理念的基础,以此来教导民众只有“息恶行善”,才能做到利他利己,从而规范人们的言行。《墉城集仙录》卷一云:“行善益算,行恶夺算;赏善罚恶,各有司职;报应之理,毫分无失。”善恶的大是非,一分不可退让,扬善抑恶,“敦善行而不怠”,才是慈善的精义之所在。可见传统慈善观都是鼓励人们去接受社会的道德教化,在后天的道德实践中去完善自己,善待他人。“是其去不仁乃所以为仁,去不善乃所以为善也。”强调以善的道德理性来遏制、消除可能从自然感性中萌生的恶“为善勿怠,去恶勿疑”,才能使“天下不能无不善者以害吾之善。”慈善以人之性情为本,扩充其至善的本性,不违背人之生理,把是非善恶观念传授给人们,以巩固其固有的善性。“能疾恶,然后能为善。”“施舍不倦,求善不厌。”(《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因此,只有去不仁、不善,才能之人之善,通过心的主观意念来教化为善。古人对于人类天然的同情心、利他心与慈善之心的“因果回报”的认可,虽然这种相信“善恶之报”的心理带有某种宿命主义的色彩,但却成为中国慈善文化的历史起点。慈善美德15 硕士毕业论文所包含的这些为善去恶的本质是人性中所固有的,自古以来,深存于人们心灵中的道德愿望和伦理情感“机不容吝,情不容止”地倾向于德福的统一,善寿的结合,奔流动荡的历史变幻,无法止息滞留人心中行善积德精神动力,无法驱除深藏其中的善的韵味和美的意境。二、互助互爱传统慈善观从爱人的心怀,即仁义出发,怜悯并同情他人,必然导致博施济众的互助行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原道》)这种爱是一种亲和、奉献的情感。它立于血缘基础,是对宇宙万物本体本性深刻理解的博爱。孟子希望“乡井同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汉朝时期,仁所蕴涵的人人相互救助的思想甚至被视为天之意志;人应效仿上天之仁,无私地去爱护人、救助人。“患难必相恤,利必相及。”董仲舒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圣心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无私。”“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仁义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贫贱得人各得其所。特别是宋以后的儒家进一步丰富了儒家传统的社会慈善救助思想,“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指明从本原、亲情上说,应该爱一切人和物,视人犹己。因此,主张人们要像慈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他人的子女,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去对待他人的父母。以救人之患、解人之难的泛爱思想,张载主张“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当尽可能地予以推广普及,程颢则主张博施济众,如爱己手足一样爱人。王阳明认为良知即仁心和良心,主张致“视人犹己”之良知,以救助天下之人为己任的泛爱救助思想。他说“良心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只有致良知,才会自觉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进而“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阳明先生集要》)可见,以互助互爱为基础的内在情感是慈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没有互爱,就不能形成慈善行为,没有互助,慈善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传统慈善思想主张对同类视如同胞兄弟,爱如手足,对与我并生、共生之万物视如伴侣,发扬“其人在,我扶其困厄;其人不在,我抚其儿孙”的慈善精神,把互爱互助看做慈善的基本意蕴。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经常选择到土地庙实施烧香进贡或在灾荒年间进行对乞丐的施舍,或者是在大喜之情对乡邻债务进行“减免”,人们彼此间相互扶持、患难与共,成为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而绵延不绝的原因。通过对弱者和不幸者的救助,作为习俗不必给予更多理由,已成为情理中的事情,这种互助互爱的慈善内涵是16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1]“维持乡村社会的原动力”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说,“中国人主张的“仁”是关心别人超过关心自己,谦恭,扶助有苦难的人,救济贫困的人,从而善待一切人。”在实际生活中,互助关系更容易发生在住在一起或相近的人之间。然而亲属的扩展便使整个社会关系家庭化之,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每一个人对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负有相当的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他由近及远,更引远而入近,自古相传的是“天下一家”、“四海兄弟”“助人自助”的传统理念使人更容易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关爱之情,日常化而非专业化,人帮人而非机构服务,互助而非施舍或固定性救助,举手之劳而非殚精竭虑,因此做慈善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人人可做,人人可得。这种深刻的互助互爱内涵的利他性和普遍性成为我国传统慈善观的深厚理论基础。三、养老慈幼传统慈善观以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从孝敬父母推衍出在社会上敬老养老,从慈爱子女推衍出抚幼慈幼,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将此爱亲之情推及与他人,而其所推,首先是父辈老人。“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礼记·王制》)古代人们已经知道老年人经络不畅,气血不旺,要通过合理的膳食来调理,衣帛来御寒,以享余年。据《左传》记载,早在西周及春秋时期,君主对年迈的老人就已经给予赏赐,即所谓“高年授鸠杖”,一些诸侯国就实行了“老有加惠”的恤老政策。老年人得不到抚养照顾被认为是不仁政的表现。宋朝张载把养老慈幼等社会救助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责任与义务。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人合父母生存于一身,人子对父母之爱天经地义。人生存于天地间,可以说天地也是人之父母,人亦合天地性情于一心。因天地“覆载万物而无怨”,人也应该视救助他人为己任,爱必兼爱,成不独成,以终成仁爱世界。即“尊高年,所以长其长,兹孤弱,所以幼其幼。”(《永乐大典》)这说明,“我老老幼幼,他亦老老幼幼,互相推及,天下岂有不治!”只有使幼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才能服从教化,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四、济贫扶弱《孟子·尽心上》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慈善家,他们救济受冻挨饿的大众,并通过他们的豁达行为昭显于天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记·游侠列传》)[1]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223.17 硕士毕业论文传统慈善观在仁爱的基础上,以推己及人的同情心,体恤贫寒饥弱者,传统社会奉行家国一体的观念,有家国天下之说,这也是历代仁人志士行善施仁的源泉。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基本上是一种精英或富人的活动。无论是朝廷推动的救济工作,还是民间慈善活动,一般都由地方上有影响的士绅或官员主办,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以自家的资财资助贫困和孤病的人,营救遭受饥荒与灾难迫害的人民百姓。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宗族是重要的慈善组织,无亲属的幼童可以得到宗族的义务抚养。无子女以及体弱多病的老年人都会受到宗族的照顾和资助,富人周济穷人被认为是认为当然之理。五、弘扬正义中国传统慈善观的崇高道德理想,由于强调个人对于整体的道义责任,重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价值,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济贫扶弱的侠义之士。它弘扬的天下为公的正义理想,以它自有的崇高性和尊严性,融合贯通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始终。正如英国思想家鲍曼所言“没有正义的慈善是不可能的,没有慈善的正义是扭曲的”[1]《史记》记载的救护赵氏孤儿的程婴和公孙柞臼,散财济人的朱家,这些仁人志士的事迹,有的与重要历史事件相关,更多则表现于日常生活中,最真实、最纯朴的体现着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慈善美德。人与人利益不同,有利于此必不有利于彼。如果人心里的公义被个人的私利所蒙蔽,做慈善就不能依义而行了。孔子认为,社会整体状况很糟的时候,自己富贵亨通,而不去救助他人,会被认为是没有正义心的人,是羞耻的,期冀用“泛爱众”的思想指导实践。道家主张:“造化之心,和正以公,自然一概,正直平均,无所爱恶,与物通同。”(《老子指归》卷二)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要摒弃“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遵行“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墨家更反对独知爱己的自私自利,提出义就是“利天下”、‘利人”的行为,认为这样才能达到安置天下、富庶民众的目的。[1]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5218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三章中国传统慈善观与西方慈善观的比较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逻辑明确性,是该学科能够具备并保持科学思维的首要条件。需要我们深入到慈善现象的内部去归纳概括慈善思想,对中国和西方两类独具特色的慈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克服东西方历史被割裂的状态,从而从全球视角审视慈善思想,有利于我们探索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措施。人们由于社会与文化的差异,形成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传承的群体,他们用大量不同的、精致多异的术语来思考、讨论起自身社会慈善捐赠活动的最终目标与实践行为。第一节中西慈善观理论层面的比较扶危救困、慈善、慷慨历来是西方人所珍重的美德。不同时期的西方学者在探究慈善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慈善理念。中西方伟大哲人所提出的慈善思想都不能离开时空两个坐标轴,从而具有历史的和地区的特点,因为他们是东西方具体的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人,他们对自己文化的反省就不能不在主观上有其具体的历史和地区的限制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慈善思想史是一部社会批判思想史,社会批判就是止恶扬善,这些伟大的哲人就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昭昭日月,朗朗星辰。指导人们由愚痴荒唐走向教养和理智。一、中国儒家慈善思想与西方古希腊慈善思想比较中国的孔子首先提出“仁爱”的慈善思想。《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何为仁?”子曰:“爱人”。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反潮流的,是针对当时持续已久的贪婪、纵欲、争权、自私等弊端的。这正如老子第三十八章所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反过来理解就是忠信不足,祸乱开始,就必须有礼节来控制。孔子勇猛的进行了社会批判。“仁”是人对人的爱,“仁者爱人”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体现了一种人道的慈善精神。不过孔子所讲的人是有宗族局限性的,“仁爱”首先是在血缘家族中实行。孝是血缘家长对下辈的要求,悌是血缘同辈之间的要求,这样,“仁爱”是放在家族亲情的感情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仁爱”是内在的蕴含着对宗法制的价值的肯定,基于古代宗族血缘关系而提升出来的价值观。用亲情感化或亲情威胁来消弭个人的自我私欲。仁爱也有差等。《论语·阳货》中孔子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这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尊卑差别,是儒家慈善观的一个特征。“仁爱”的宗法局限性和差等性说明了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比较缺乏慈善工作的19 硕士毕业论文愿望和热情。邵力子在20世纪20年代曾阐述为什么中国人的同情心薄弱:一是专制政权摧毁民意,以致“事不关己”,“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乃至“莫谈国事”;二是从学术上而言,儒家的“爱有差等”,且五伦至朋友为止,都足以减少同情心。他提出问题:个人在社会里面,是认识的人多还是素昧平生的人多呢?三是从社会组织而言,中国社会组织是以家庭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以个人只觉得对家人有种种义务,而忘却对社会的义务,做父亲的也是一生甘愿为儿子做牛做马,增加传给子孙的遗产,在家里是恩义隆重的好父亲,而在社会方面确实一个薄情人。诚哉斯言。儒家的“仁爱”虽有家族人伦的内涵,但也有突破。孔子的“恕道”就是一种突破,扩大了儒家慈善伦理的内涵。《论语·卫灵公》中,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这表明,“仁”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这种思想曾经受到18世纪西方启蒙学者的普遍推崇。儒家认为慈善是一种悲悯的胸怀,悲悯理应产生慈善救济的动机。儒家的“仁爱”的慈善精神靠个体修养,靠道德自觉。而大多数人没有宗教意识也不怕因果报应。所以不少人敢于犯奸作科,纵观中国历史,一些朝代的统治者阳儒阴法,而“法”只是君主钳制天下的“刑”,他们“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这更使儒家的“仁义”被曲解为伪善。因此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慈善事业不够发达。儒家以仁孝礼义为基础的慈善不是某种独立的、超越人伦关系的某种概念化的存在。这一点是与西方的“至善”思想泾渭不同的。儒家,特别是孟子提到为善的恻隐之心,即先天的为善能力,即“善端”,但缺少西方的超越现实人伦关系的理性思辨的“至善”思想。儒家的“仁爱”慈善思想是以家族人伦为本位,并进而以义务为本位。而西方,自古代的柏拉图到近代的康德的“至善”的慈善思想则是以个人为本位。这同古希腊商业文化发育早有关系。商品经济中形成契约观念,并在平等主体之间建立起权利义务关系,乃至君王与贵族、贵族与农民之间也建立了契约关系。因此,西方,特别是英国有一种“财产即责任”的传统思想,契约思想成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思想也自然的成为慈善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儒家以五伦关系为本位,因此缺少西方以契约观念为基础的慈善思想。同中国古代先秦时代儒家的“仁爱”思想相对应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至善”思想。不过“至善”与儒家“仁爱”慈善思想不同之处是它超越了人伦关系的境界。另外孟子强调“羞恶之心”而西方则强调“荣誉意识”。荣誉意识是以个人为本位,从事慈善事业也是体现人的个体价值。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伟大哲人苏格拉底自喻牛虻,蛰刺社会弊端。以便使雅典人民觉醒。他说:“善是我们一切生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善,个人生活的目的也是为了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一种普遍的、绝对的善。他的思想为后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明确的“至善”思想开辟了道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在20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表现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对立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善”的思想。同古希腊哲人不同,中国儒家是主张在现实的世俗中取得精神的宁静和幸福,是主张灵肉合一,理性和感性合一的。这是基于希冀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境界。儒家主张对人的欲望是既不放纵也不禁绝,追求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即使是宋儒提出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概念也非禁欲。“人欲”是与“天理良心”相对立的恶,即过度的、妨碍别人的私欲,因此它是一种反躬自省。古希腊哲人的灵肉对立观念最早是在梭伦时期由一种民间宗教奥尔菲派提出的。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中提及奥尔菲派的观点,即正义是人的灵魂的追求,而人的肉体和现实生活是充满罪恶感的。只有通过肉体死亡,灵魂才能得救。在正义之神面前,一切人的灵魂接受审判,视是否被肉体腐化或腐化的程度或升天、或下地狱,或开始新的人间生活。苏格拉底把灵魂,而非感觉和利欲,视为人的本质。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感觉和利欲只会使人腐败,使灵魂受到污染。只有抛弃感觉和利欲,灵魂才得以净化,才能追求善。为自己灵魂的善而斗争是最重要的事。人活着时,受肉体物欲的羁绊,只有死后,才能进入绝对的善,同神共处。柏拉图认为,人的精神生活的规律是:卑劣的肉体感受越丰富,高尚的精神生活越贫乏。他把灵与肉,理性与感性视为对立,进而把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视为对立。柏拉图的“至善”的提出正是建立在上述的二元论的基础上的。他在《理想国》一书中认为,“至善”是“具有最真实的存在的”。“至善”是一种理念,与感性事物无关,是高于世俗真理和知识的。可见柏拉图的“至善”是摆脱肉体的物欲的理性思辨的完美和精神的完满,是灵魂的净化,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亚里士多德沿着理性思辨的途径,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的“至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生活的最终目的,而对物质的追求不是最终目的。他在《尼各马科伦理学》讲,完美幸福是一种思辨活动,我们的思辨比任何行为都能更加持续不断的获取快乐和幸福,而善德是最合乎幸福和智慧的活动。他认为追求生命当中最本真的善,是发自内心,不假外物的。例如把财物和荣誉给予他人而不苛求回报,就是真正的善行。而每个人的真正自我就是通过理性思辨消除感性或肉体污染的灵魂,保持宁静和清净的心态。二、中国儒家慈善思想与西方基督教慈善思想比较儒家的慈善观是从宗法血缘关系中提升出来的价值观。《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是说,遵从宗法人伦关系,则为善,背离则为恶,肯定了亲人间、私人的感情。中国传统社会是讲究人情、强调心意感通的社会,其道德关系是建立在情理基础之上的。21 硕士毕业论文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的宗教是一种一神教。中世纪宗教为了论证慈善、扶危救困、爱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不能求助于世俗的力量,而且从世俗生活中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论证人是非扶危救困、慈善、爱不可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争利于市、争权于朝的现象,随时随地可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顷扎,于是,它不得不到非世俗的力量去寻找似乎可以合理化的理由。为此中世纪宗教家为此作出了如下证明:因为人是上帝所创造的,因此,人必定有着上帝所具有的某些品格,在品德方面也是如此。基督教断言“上帝就是爱”,他的使命是赋予、支持并完善被造物的存在。耶稣称神是父亲,是一个和每个人都共同的父亲,神对每一个人都是爱的、公道无私的。上帝的创造工作便是奉献的工作,爱的工作,这种爱是不分差序的兼爱。为了贯彻这一“平等”观念,他甚至否认了生养自己的父母。在这里,私人的,亲子间个别的联系都被否定了。基督教之起便打破家族小群和阶级制度,人人如兄弟一般组织超家族的团体,即教会。在中世纪教会承担着慈善救济活动,赋予责任感并能积极的实现真正团体的教会,成为社会的“良知”,教会的成员都被委以“世俗”的圣职,鼓励并帮助处于贫弱处境的人来实现善行的责任,规定教徒有责任救助贫民、照顾寡妇、保护孤儿、帮助老弱病残和残疾人等。《新约·使徒行传》第20章35节中使徒保罗说:“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在基督徒信仰观念中,富人在物质方面的救助与穷人在精神上的救助是同时存在的,施舍既是一种自利行为,也是一种互惠的交换行为。在这种互惠主义动机基础上的慈善,却真实地呈现了慈善的循环因果互利的逻辑——物质的捐赠换取了精神层面的尊重。在后期新教改革及内部人文主义者的冲击和批判下,“施”被更多的看做是一种责任和权利,是一种为爱驱动的宗教虔诚的表现。基督告诫他的追随者,拒绝对贫困的人们行善就是拒绝基督耶稣。只有人与人皆兼爱相亲,才能建立互助互爱的世俗生活准则。只有响应基督展现的上帝之爱,把培植每一个人的慈善精神作为自我救赎的形式,人当中的爱才能被唤醒。正如哈特曼所认为的,只有上帝通过另一个人并在其中也得到了爱的时候,爱才会清洗掉自我中心,变成“不求自己益处”的爱。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影响,把被认为慈爱的、无私的、正义的情感奉献给别人的时候,才能保持与上帝更为密切的关系。在慈善文化中,中国儒家重视圣人君子的模范榜样。《论语·泰伯》讲“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儒家是把圣人如尧、舜、禹等作为榜样。比如舜不管其父和异母弟多次谋害他,始终尽孝。所以中国慈善文化是一种圣人榜样的教化。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赞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即使对于官员也是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方的基督教则重戒律,如摩西十诫,其中包括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22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偷盗、不可贪图别人房屋等等。基督教是以“律令”作为慈善的基础。遵守律令才能消除原罪,得到上帝的拯救,进入天国,否则会受到上帝的惩罚。这样,人们既畏惧上帝的惩罚,从而从事慈善救济。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没有宗教意识,因此,中国人大多数没有宗教感。这不利于持久的激发慈善之情。儒家讲“天人合一”。《中庸》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最高境界即是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按孟子言是“万物皆备于我”。按张载言,“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这就是说,尽性知天,穷神达化,人生的快乐达到极致,从而超越一般的感官快乐而进入神悦。这是审美境界,缺少了基督教的宗教境界。中国儒家的慈善思想缺乏超验的和绝对神圣的价值依据。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多为佛门子弟或受佛门慈悲思想的人,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基督教与中国》的论文,希冀用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精神、崇高的牺牲精神和伟大的宽恕精神来培养中国人拥有更加深厚的行善动机和慈善情感。第二节中西慈善观外在影响机制的比较一、中西方慈善传统在生成基础上的差异性传统中国社会受制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作为架构农业社会基础的家庭,是维系着国家存在的独特方式。家庭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与自己血缘关系相近的家族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家与国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催生出“家国同构”现象。这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血缘的亲疏作为判断关系远近的依据。这种家长式的仁爱所衍生出来的慈善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网中的熟人或亲人。另外由对家长尊敬而生成的“移孝为忠”的官本位意识,使得政府处于思想统治的绝对地位,统治者强调一国一族为正统。慈善救助的主体就是政府,担负着社会救济的主要任务。在统治者手里,作为被管理者的臣民不必也不应该具有自我意识、责任意识。这导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在关心自己、家庭之外,稍稍具有“公”的意识也是把目光聚集在一个抽象的国家实际是具体的某个政府身上,很少考虑在政府之外真正属于社会成员共同的空间。个人的慈善行为,更多的期望能够给晚辈积德或者在来世能获得善报,是一种君子作为。慈善在这里成了做好事为现世和来世修德的一种弹性责任。由此衍生出慈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文化。中国人看重“施”与“报”由来已久。其中《礼记•曲礼》上的一句最为中国人所家喻户晓:“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慈善关系中,施报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有密切的关系。是“投桃报李”还是“施与不望报”;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还是“不吃亏且占便宜”都受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影响和规定。社会交换的概念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际关系和社会相互影响的突出属23 硕士毕业论文性,如果一个人帮助过某人,那么人们便期待后者表示他的感激,并且在有机会时回报一次服务。滴水与涌泉的施报关系,中国人在行善的动机上更看重受助者的回报,使慈善被限定在感恩的关系中。然而慈善救助的本质并不仅光靠施善主体的外在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看他是否具有自觉自愿的慈善意识,互动性和施与受是极其重要的,并没有一方对另一方的超越和支配。西方国家的慈善传统更大程度的根植于以基督文化为背景的博爱信仰,其行为属性更多地源于一种文化习性、道义立场和生命精神。西方传统救助模式实际上是以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为道德支撑。《圣经》中的慈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而且中世纪基督教的慈善行为更给西方后世的慈善活动树立了典范。首先,以“博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内含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征,这与西方民族生存的地域环境有关。它起源于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一带,五海三洲的地理环境使得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犹太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在此交汇碰撞。而众多的部落之间的竞争、战争,又为彼此间创造了不断学习融合的条件。其次,以“博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具有鲜明的忍耐平等博爱的精神特征,这与西方民族的社会地位有关。基督教起源于犹太人的下层,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备受磨难的民族,曾先后被巴比伦、波斯、罗马等强国征服和统治。正是这种艰难环境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性、富于进取学习的民族,并形成了不同于周围民族的、具有鲜明的忍耐平等博爱精神的文化与价值观。基督教最终冲破罗马帝国的镇压,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观迅速发展为代表西方文明的系统宗教,使人们在动荡的身外世界中解脱出来,成为构筑西方人灵魂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的思想文化逐渐渗透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美国这个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由于不同地域人群的聚集使得人际关系超出了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纽带,人与人是陌生的关系,个人从慈善团体和他人的救济中获得帮助,从而认同并扩大了慈善在民间的传播。“博爱”就成为抚慰来自陌生地域的人们在此地安定下来的精神动力。这种互济文化认为,上帝的旨意,是叫人爱人。而践履这种抽象信仰的核心在于救助、帮扶。通过普遍化乃至是定期的慈善捐赠来表达爱人的具体行动。因此在西方社会,慈善几乎成为个人普遍的自觉意识和志愿行动。“有闲阶级”在所消费的财物数量与等级方面达到习惯性的礼仪标准,而这种标准是正派的、光荣的,慈善的施予目的不是拯救别人,而是拯救自己,保护自己的地位和高等级身份,正是在这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施与者将获得道德优势,也获得实际的高等级身份,因此他们在回馈社会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内心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基于信仰之外的又一重要因素,它会与精神信仰在一起使人寻找到价值的体现和精神的回归。二、中西慈善思想在行为约束机制的差异性中西方慈善意识的初衷源于人们内在道德力量的驱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意24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愿,受到志愿精神的驱动。中国人的慈善是内心良心的体现,重自觉自律,中国人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导致他们通过礼的自律来约束自己。这种“为仁由己”的慈善观说明人从善的主体性乃至能动性。可以说中国传统慈善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礼的推动下产生出来的,孔子教人所行之礼,则是人行其自己应行之事,斟酌于人情之所宜。其标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呆定的而是活动的。在互动中逐步完善,从而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在儒家看来“天道”本身是善的,恶只是对他的偏离。基督教对待“恶”是赎罪,而儒家对待“恶”是改过,没有宗教含义,儒家主张对人的欲望既不放纵、也不禁绝,追求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儒家讲“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人们去除不当之物欲,抑制对不当的名利的贪欲,并且“吾日三省吾身”,起心动念才能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因此,中国人做善事,一般倾向于自觉自愿地按照这一制度化的模式去做,从而约束自己,抱有“只要你心地善良,信仰与否并不太重要”的理念。然而,用道德自省来代替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外界神和上帝的威胁,在实际中难免会滋生弊端。虽然慈善教化中启发自觉自律很重要,并且是最终起作用的因素,但若没有法律、律令则难以奏效。传统慈善观教育和塑造一代伦理风貌,施爱施敬从双亲始,符合天然的合理性。它扮演着一个社会监察者的角色,履行“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职责,强调内在良心的觉醒。西方人对于宇宙的认识是《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因而人们也就把自己看成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也是上帝的子民。另外,西方人根据《圣经》新约中基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等情节认为,由于祖先犯下的“原罪”,导致了“神恩”的先天丧失,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们生来都是有罪的,这种罪是人类始祖遗传下来的,是无法摆脱的,他将困扰人类一生。他不是个别的属于每一个人的东西,不存在于个人和他自己的关系之中,而存在于所有人的每一个行动以及每个人的所有的行动之中,然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人心之中。“罪”的含义不局限于“过错”或“恶行”这一类概念,“罪”可以理解为更深层次的疏离,这种基本的疏离不能离开其他种类——与他人、与世界、与自我的疏离。这个观念就是,我们并非从无罪出发而后堕入罪的,而是本来就已经出于罪中,因此人活着就是为了赎罪,正是由于罪,以及人不追求善的事实,倾向于善的自然法才用具体的禁令和命令来表述,把实现慈善做贡献的责任加诸于人,实现义务的道德。西方人普遍认为,善功是被拯救的条件,遵守律令才能消除原罪,获得上帝的拯救。因此,慈善是一种对上帝的惩罚和地狱的恐惧,亦是对上帝拯救和升入天堂的强烈期望,并以此为基础,感悟基督教提倡的“博爱”,由此一来,神人之约和西方人的罪感成为西方人自我中的深层意识结构。宗教的信仰与虔诚不仅是他们道德的来源,更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乔治•伯纳德•肖曾说,大多数由富人捐赠出的财富,都是赎罪金,在一定程度上比转动转经轮容易的多,这意味着,我们要通过一切赎罪的模式25 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道德的精神的赎罪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基督信徒们有着一个信念,就是要把上帝的国度建立在现世,而不是死了之后,他们让上帝活在人间,除了让自己富裕之外,还要帮助穷人。基督教徒信奉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扫清了障碍,使得合理地获取财富并将慈善作为衡量自身能力的一种手段。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天职”观念,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教徒们恪守教诫,惧怕得罪于神,基督教的人性恶为社会科学家们所肯定,影响甚广。比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我们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经验:凡是用权力的人,总是滥用权力,非碰到限度不能制止。”因此在西方,内靠宗教,外靠法律,来扬善惩恶,以保障社会安宁和公众利益。慈善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精神诉求和社会理想。在中国,慈善是道德的,是为着身份和自我完善而警觉的自我控制。行善是良心上的满足,没有将慈善活动转化成一种本能意识。在西方,它首先与宗教有关,基督教以“律令”作为慈善的基础,将慈善作为一种他律的要求,有一种外在强迫性。这种约束机制是支持他们行为规范的力量,使得他们通过切身的善行来赎罪,积极的为社会慈善活动进献自己的义务,这日益成为西方民众日常呼吸的道德空气。三、中西慈善救助制度的比较中西方慈善传统在历史变迁中,由于慈善制度的互补性及其依赖的的路径选择不同,因此各自的慈善制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都根植于各自不同的传统,第三配置的路径演变到慈善行为的诉求,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组织制度的演变形态也拥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为达到加强专制皇权对古代臣民人身控制的目的,秦朝时的法家在政治上就鼓励“告亲”的方法瓦解小共同体,以“编户齐民”组建如社邑之类的非自然形成的小共同体,试图用来代替自然条件形成的血缘族群,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社会第三配置系统不可能成为和政府抗衡的资源配置系统,而是政府的附庸。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慈善行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伦秩序,因此,应该与西方国家的慈善行为是相似的。人们的慈善援助行为好似一个同心圆的结构,沿着同心圆依次向外扩散,首先考虑到血缘关系最密切的直系血亲,其次是旁系姻亲,最后才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认为中国应该在历史上与西方有着大体相同的制度演进路径和社会组织结构。但实际上,统治者经常瓦解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宗族和公社组织,由于其惧怕威胁到统治者偏好的政治统治结构,对宗族组织的扩张是极力反对的,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军权与神权交织共生的社会,社会组织因受种种约束和限制显得并不发达。即便像社邑这样的小共同体很普遍,但其职能实际上是官26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吏政治体制的延伸,公共事物的决策权、管理权、参与权被牢牢地掌握在统治者手里。当然,不能否定的是,以宗族为核心的血缘共同体在中国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过,尤其是在帝国解体后或离政治权利中心较远的地带。像魏晋及后期出现的很多大的家族,就是在汉帝国解体后出现的;像珠三角一带、东南地域的福建等偏远的地方,权利一旦放松,宗族力量的发展就异常迅速。但无论如何,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和以地缘共同体为基础的社邑在中国的政治权利结构下不能长期稳定的普遍存在。按照F·滕尼斯理论分析,西方国家小共同体是逐步自然形成的,其传统社会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公民社会”随着共同体的瓦解而最终形成,它以个人本位为基础,并和民族国家的存在对应。使得在资源配置上社会组织拥有了较大的发言权。另外由于中西方社会组织结构和政治的不同,使得在提供慈善公共产品的模式上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事业是以政府主导的,第三配置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处于辅助的地位,因此民间力量不发达。他主要体现为以下这些方面:我国传统社会的民间慈善是以非地缘性非族性结合而成的社邑为主,而不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而进行的。这与政府人为的瓦解血缘族群,强制分异有直接关系。因此中国古代缺乏向西方古代社会存在的以血缘、地缘为主划分的公益组织。第二,我国传统慈善思想是儒、释、道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多种组织形态的第三配置体系,典型的有以“广种福田”为特点的寺院,它“实兼宗教与慈善团体于一身”,是当时公益组织的主导力量。第三,我国古代社会,第三配置往往受政府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它的好坏受到政府对社会控制能力的强弱。第三配置会因政府对社会控制能力的增强而减弱。而西方社会慈善产品的供给受政府政治痕迹的影响较浅。中西方皆有慈善传统,但无论在内容、方法和目的上都有所不同,并且有各自特殊的发展过程,也各有其优点。中西方的慈善传统都具体体现了各自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貌。《诗经》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只有把中西方慈善文化互补和融合,才能建立当代的、新的慈善思想文化。27 硕士毕业论文第四章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是最能让人感怀、感动和感激的事业。许多哲学家和诗人都倾心的颂歌他。称他为“真正促使人复苏的事业,”是“代表了人性的光明和崇高。”是“诠释着人和人的尊严”。慈善不是单纯的道德冲动,也非抽象的理性推理,而是在道德意志作用下,经理性过滤的义务和责任感。在一个充满慈善的国度,人们会处处感到快乐和温暖。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是一个文明而热爱和平国家的重要标志。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指明了慈善事业对建立完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第一节传统慈善观与和谐社会的适应性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爱意的社会,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弘扬慈善精神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慈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在爱心的指引下对他人不含私心的救治和帮助,这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于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交流,建立起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缺失,从而建立起沟通贫富之间的桥梁都具有非凡意义。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和谐,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和谐含括四方面,一相异,即非绝对同一;二[1]不相毁灭,即不相否定;三相成而相济,即相互维持;四相互之间有一种均衡。”因此,以此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种事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均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从生活内在嬗变的逻辑来看,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矛盾的状况、性质和特征的科学判断和把握及其对生活内在价值的自觉自省,为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维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逻辑规定。只有完备的社会保障,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并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社会才能实现公平正义,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二、传统慈善观与和谐社会的适应性[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628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国优秀的慈善资源凝聚着人类长期以来对于宇宙、社会、人生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人类对于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德性、美好情感的无限珍重、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不息追求,这一优秀传统不仅启迪我们以什么样的思想、心愿和方法来从事当代的慈善事业,而且对于抚慰现代人的心灵以及帮助人们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对于健全人们的心智、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都有无法估量的价值。慈善文化的本质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价值选择,社会的和谐,本质上是提倡一种文化的和谐,而慈善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形成救贫扶弱、平等互爱的社会氛围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人际关系,也就是“和合”。因此和谐文化与慈善文化的有着的共同的社会追求和一致的价值目标。慈善不单指扶危救困,他更是一种斑斓而又独异的社会文化。他阐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温馨的博爱蕴含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量,因此慈善文化的价值目标应该指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慈善文化的精神因子注入我们的血液中,会体现在我们的慈善举止行为上。当人们捐款时,他们必然用捐款来表达自己的兴趣,观点和社会态度,也表达自己乐意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愿望,这种道德维度是慈善最重要的特征。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文明为人类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风险。贫困与不安容易造成人们之间的敌对情绪,各种意外灾难更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因素。而慈善事业的发展,是新的社会形态下更为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慈善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需求,让贫穷阶级无衣食之虞,让弱势人群在权利上、教育上、医疗上等得到比较公正的待遇,让社会各阶级共享社会财富的增长。以爱心为基础的慈善救助,提倡相互扶持、同舟共济。能够消除差异,形成互补性的社会救助力量。当慈善成为亿万人民的心灵生活,当人们的境界不断提升,我们的社会自然会更加和谐。第二节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认为,强者和社会弱者既相互扶持又互相排挤的张力,是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机制。然而当今社会慈善的出场势单力薄。无论是捐款总额占国家GDP的比例还是个人慈善收入占工资收入的比例,我们距离国际上的普遍情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国当前的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不太令人满意,其主要表现为慈善组织公信力弱化、慈善捐赠水平不高以及公民慈善意识淡薄。一、慈善组织公信力弱化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公众交往、利益交换以及时间差序29 硕士毕业论文所表现出的一种责任、人道、公平、正义的信任力。因此,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如何,既是检验公民慈善发展程度的指标,也代表了慈善组织在社会上被公众接受和信任的程度。具有上千年集权统治的中国,在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划分历来都是强公抑私的,甚至成为文化习惯。没有政府背景的这种私领域内的慈善组织,例如公民自发兴办的草根社团,人们一般带有偏见,先入为主。不管运行的怎样,普遍信任度不高。在慈善募捐方面取得不错成绩的除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少数几家外,在运行和项目实施等方面几乎没有可持续的社会影响力。随着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慈善纠纷、慈善丑闻、诈捐、骗捐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丽江妈妈胡曼丽”事件、汉川地震中“帐篷门”、劝捐提成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再到随后相继发生的“尚德诈捐门”、“中非希望工程疑云”等事件,使得这场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一个又一个负面事件及报道不断拷问着慈善组织及慈善事业的公益性与合法性。合法性和公益性是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来源和保证。既然慈善组织是公民自行选择和自我计划和运营的成果,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履行公民性有关公开、平等、透明的要求。西方的慈善组织在做慈善时会把个人的价值与职业道德规范和公益统一起来,在做决策时会遵守公约、履行承诺。如果不站在公民社会的视角看问题,就会把慈善组织看成是政府和社会强加给慈善组织身上的要求。而且越是强公抑私,甚至诋毁“私欲”这样的社会培育出来的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越低。对公众来说,更关心慈善组织的行为是否合法,慈善组织的活动和项目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公益性。公众对慈善组织及其活动诸多质疑。即使是正面的报道,也会怀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尤其是对那些大肆宣扬、炒作的各种捐赠仪式和感恩仪式更加质疑和反感。捐赠者被过分宣扬和美化,受助者满含热泪的站在镁光灯下,原本体现社会成员相互间无私关怀与帮助的慈善,成了炫富和做秀的代名词。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合法性和公益性、道德性基础受到质疑,公众很难对组织产生信任。二、慈善捐赠水平不高一个社会对待贫者的态度和行为,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试金石。如今社会的贫富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由于下岗、失业、自然灾害、疾病等各方面陷入困境的人不可避免的依然存在。而我国的慈善捐赠还没有真正融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首先在捐赠的数额上,中国的慈善捐赠水平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美国慈善(2008)》的统计,2007年美国民间慈善捐赠总额为3064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同期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为223.16亿元,占GDP的0.09%,美国捐赠总额是中国的100倍,即使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美国慈善捐赠也是中国的24倍。2008年,因为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及汶川地震,全国当年慈30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善捐赠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捐赠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仍只相当于美国的1/20和1/6。随后两年,虽然不及“井喷”的2008年,但全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额从未跌破500亿元。2011年,自郭美美事件爆发后的几个月里,慈善捐赠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监测的全社会捐赠总额为350多亿元,可谓自2008年以来的冰点。其次从捐赠的频率来看,慈善缺乏经常性,只是偶然的行为。在我国,通常能被我们意识到需要帮助的群体,往往都是在一次大范围高强度的自然灾难中产生的受灾群体,采取的筹款方式也是应急式的、运动式的,其特征是救急而不救穷。缺乏长期的稳定的日常小额捐款。再次是慈善捐赠缺乏积极性,而是被动的。公益摊派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例子,它是指政府直接进入劝募市场,向个人或企业发出指令性劝募,个人或企业在压力下,“被迫自愿”地捐出款物,参与公益事业。很多企业对政府劝募颇多怨言,但又缺乏自主意识,非常被动,只有服从。三、公民慈善意识淡薄进入市场体制以来的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只注重慈善的经济功能,而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还是没有被人们接受,人们的慈善意识仍处予模糊和不完善的阶段。经济条件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信条在社会生活中逐渐蔓延,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少了,在现代都市中,单单是空间距离的接近,也不一定发生行为和感情上的联系。只隔一壁的邻居可以莫不相识,情感道德的冷漠成为公民慈善意识提高的障碍。对陌生人进行施助仍存在障碍性认识。许多人在选择帮助对象时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害怕自己的善良与爱心被欺骗而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猜忌和不信任越发多了起来,甚至会对伸手向自己求援的陌生人会采取绕过去、不理睬的态度。慈善一方面与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紧密相连,其中有涉及政治权威的合法性问题,有关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的理念问题。另一方面他也与社会的缺点和黑暗面紧密相关,社会在谈及慈善时往往会受到质疑,认为慈善活动为腐败、挪用慈善资金以及权力贩子提供了大量契机。正派人士在谈及慈善活动时,也会因为害怕受到腐败问题牵连而担心。然而他们的忧虑也不能打消人们言论的攻击。慈善活动掩饰腐败交易、浪费资源的观念扎根在民众意识中,难以拂去。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些人,缺乏同情怜悯之心,认为慈善供给是富人才能享有的奢侈消费品,但又对富人捐赠存在扭曲心态。对身体力行做慈善的富豪,质疑其行善动机,认为是在炫耀、做秀,更有甚者说这是洗钱的一种方式。不捐钱者批判其为富不仁,甚至迁怒于其所在的企业。一浪胜过一浪的质疑声着实给这些“富豪慈善家”造31 硕士毕业论文成了不少压力,在这种“仇富”、“劫富”氛围下,民众难以尊重企业家的私有财产。弗洛姆认为,文化是人的第二本性。他强调的是文化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解释与规范着人类的思想、行为、情感。当人人们认同慈善,并在心中具有建立在道德伦理与社会责任基础上的现代慈善意识时,慈善行为才会普遍而踊跃,从而很好的实现慈善事业缩小贫富差距的分配功能,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三节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中国传统慈善观重塑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慈善事业无论在运作方式还是运行规范方面都已经成熟,借鉴国外在发展慈善事业中的有益经验,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对于传统慈善观中的滞后思想进行重塑,力图找到与当代慈善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合理因素。一、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第三次分配机制,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保障和捐赠系统。英美等国家的慈善事业源远流长,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也指出:“西方民众的宗教观是其慈善机构特别发达的思想基础,西方社会具有一种公共精神,乐于为社会奉献。”将中国的慈善事业置于世界的背景中,注重吸收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一)完备的约束机制规范了慈善事业的运作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的。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中的小部分,大部分的行为空间是由道德等非正式规则在起约束作用。在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由思想、道德、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决定的慈善意识对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度巨大、效果持久。现实中许多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实例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西方国家,宗教对慈善事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方面,而且也突出地表现在实践活动中。早期的基督教明确反对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强调原罪意识,主张在帮助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摩西十戒”则劝人净化心灵,努力向善等等,宗教教义的上述主张无疑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行为约束的内在道德基础。另外,通过外在的监督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最早对慈善事业立法的是英国,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和《慈善事业法》,其目的是强制有钱人出钱帮助穷人。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首先是政府的立法和监督。在美国非营利机构财务要接32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受联邦税务局的监督,其报表不单包括机构的基本财务信息,如各类收入、开销和资产负债;还包括关于开销的详细分类信息,并且要注明项目开销的用途。另外要接受民间专业评估机构的监督。慈善机构达到一定规模,必须接受包括律师在内的独立第三方的审计。例如2001年,纽约的几位慈善家创立了一个名为“慈善导航者”的评估组织。“慈善导航者”从几个方面来评估慈善机构的财政状况,与政府监督相比,第三方评估可以弥补政府监督机制的不足。(二)可行的激励机制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想让更多的公众从口袋中把财物掏出来投向社会慈善事业,光靠道德说教和宗教的劝导显然是不够的,可以把道德说教作为基础和根本的力量源泉,把减免税收、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等激励措施作为一种社会肯定方式,从而鼓励更多的公众将一部分社会财富投向慈善事业。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对慈善组织和向慈善组织捐赠的个人和机构都不同程度地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美国的遗产税、赠予税以高额累进著称,当遗产在300万美元以上时,税率高达55%,而且遗产受益人还必须先缴纳遗产税,后继承遗产,所以有人说在美国“富不过三代”,原因就在于此。而另一方面,建立基金会或捐助善款则可以获得税收减免,捐出多少钱就在所得税中相应扣除多少。进行慈善捐助不仅可以减少损失,而且有助于树立公众形象和产生模范效应。例如,某慈善机构成立一家学校,目的是教授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一些工作技能,那么该学校的收入就免征所得税。另外,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出于减少纳税的目的而将他们对慈善组织的捐赠从他们的收入中扣除,这一做法有明显的捐赠激励目的。二、中国传统慈善观的重塑中国传统慈善思想记载了人类千百年苦苦求索和守望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构成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深刻内涵,因而具有永恒价值。尽管它与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伦理基础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但仍然缺乏严谨的理性的思维方法。所以需要结合当代社会转型中对慈善的发展要求加以理性重建。(一)传统慈善主体“官本位”角色向现代慈善“民本位”的转换传统慈善主体的“官本位”是指慈善捐助主体主要有家庭、宗教和政府三个阶层构成。从最早的家庭互助到唐朝前期的寺院为主,再到后来明、清的政府统筹慈善。历代统治者对困难群众的救助都视为恩赐民众,也普遍认同扶贫济困是政府的职责。这种依附于政府执政理念的传统慈善,需要向现代公民社会所提倡的以民间慈善为主导方向的转换。现代慈善事业的建立是以包括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两大基本制度在内的现代公民社会为基础的,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现代慈善理念的公民的积33 硕士毕业论文极参与。公民是公共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身份,是社会人的角色展现。现代慈善要求健康的公民人格和公民精神,要求政府与民间慈善部门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应从国家直接面对民众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社会的自发组织能力,给予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民间社会公益团体广泛的生存空间。(二)传统慈善意识的自律性向现代慈善的责任意识转换在传统社会,慈善行为源于每个人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是自我陶冶情操的一种个人行为。传统慈善在“恻隐之心”的引导下,来达到良心的满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过程的加速,人与人交往的短暂性、匿名性增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使得慈善行为不能仅停留在以同情,互助心理的基础上,还应指向道义上的正义感,这才是道德责任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捐助者的捐赠的本质是一种道德自愿行为,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它与公民的责任意识有密切的关系。责任意识即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是涵盖道德责任的价值目标、信念理想、实践行为、实现方式、情感体验等诸多内容的总概念,是个体在施善行为中所承担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其隐含着各种不同的社会伦理关系。在现代慈善概念中,个人之所以行善,是个人承担对他人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分外的德行,而是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主体地位的体现。现代慈善主要通过救济、社会救助,创造受助者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条件,维护弱势群体基本的公民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和获得幸福的权利。现代慈善救助的目的不单是个体道德良心的体现,应当是在个体觉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同情心,恻隐心用理性加以正确引导,进而强调社会道德责任和义务感,将行善的内在要求同社会责任等外在约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三)传统“爱有差等”的慈善原则向现代慈善的平等博爱观转换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上儒家伦理,家族色彩极为厚重。这也是形成儒家有先后等差的“仁爱”慈善思想的根源。儒家“爱有等差”的伦理理念对中国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建立在血缘家庭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形成的亲戚帮亲戚、熟人帮熟人的基本互助模式强化了人们的主观意识。这种“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导致公共的慈善观念在公众中难以得到培育。中国的传统慈善观念强调的是给予者的大方和仁慈,但它更突出街坊、邻居、熟人之间的互助,而并不习惯向陌生人捐赠金钱。而现代慈善跨越了熟人社会的界限,在更为开放的陌生人社会中进行。我们需要从中国人文传统中挖掘出现代伦理的新要素,要在中华五伦的基础上倡导“第六伦”即陌生人伦理。注重社会分配的公平性,遵循普遍、博爱原则来从事慈善活动。善举虽然难以惠及所有需要帮助的对象,但是平等地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应是现代慈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通过平等博爱的互助行为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公民能更好地34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融入社会,回报社会。第四节和谐社会视域下慈善事业的发展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各国的成功经验乃至教训,我们可以本着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并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善文化的精华,结合现实的社会经济形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开创出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融合国际经验的中国慈善事业新局面。一、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明确政府地位慈善并不是一套技术标准或者规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价值。现代慈善在继承传统慈善中优良的人类禀赋外,还赋予了公民慈善的新的精神内涵。这样的精神文化可以渗入到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从而覆盖于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行业。因此,共性的价值准则才是慈善部门各个行业的基本规范。社会治理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作为这个合作中介的民间组织,更好的沟通政府与公民之间合作的基础是组织自身建设的规范性。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认为魅力型统治是社会转型时期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但是这种魅力型统治是一种不稳固的、不能持久的统治形式。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无论是政府统治的权利类型还是慈善组织自我管治的权利类型,都在发生由魅力型向法理型的转变。尤其对于慈善组织而言,它往往产生于体制内,正处于元老辈人物向新生代领导转换之际,原来的元老级人物作为慈善组织的奠基者,享有高度的人格化权威,在这种威权治理下,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也许并不完善,在与政府协调关系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慈善组织的产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是由民政部门牵头建立,并由民政部门监督,一些慈善组织筹集的善款以民政部门的名义划拨给需要的地区。这种合作有利于慈善事业宗旨的实现,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保证善款善用,但是这样的合作也有弊端。现代的慈善事业最终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以民间为主导的。要使慈善组织更好发挥它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必须正确定位慈善组织。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性质和使命是组织结构的核心构成因素,反映组织追求目的。组织的使命决定组织数量规模、结构功能、人员背景、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和社会地位影响。我国慈善组织“半官半民”的性质,使它们不能成为真正的民间团体,组织的使命没能完全的决定组织的运作方式,致使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公信度差。这种对政府的依赖,致使慈善组织无法真正开展自治性的社会活动,也就无法实现慈善组织民间化、社会化、志愿化、专业化的取向。因此,必须逐步转变,逐步废除对慈善组织的业务35 硕士毕业论文主管部门制度,建立起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外部的监督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无异于是有利于其发展的,但最终的目标必然是建立起一个民间的慈善事业运作系统,真正实现慈善组织的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按照慈善事业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建立慈善组织登记注册和监督的专门机构,类似英国的慈善委员会,它是慈善公益组织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机关,委员会全额由政府财政拨款,属公务员体制。但其运作管理是独立于政府机构和议会之外的。这样独立于政府之外专门的登记机构,既能够体现慈善组织的民间性,又能够减少管理的成本。另外要实现政府与慈善事业的互动,还要减少慈善组织注册的条件的限制,建立与慈善事业相匹配的慈善激励制度和法律保障。实行税收标准公平制,对于合法慈善机构的捐赠,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扩大税收减免的范围,对实物捐赠、技术捐赠等做出相应的税收优惠规定,这样可以让更多热心公益的富裕之人可以参与慈善事业。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如给予慈善组织以一定的财政拨款、推行慈善组织的市场运作、主办慈善从业人员培训班等,逐步将部分社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慈善组织。另外慈善组织要做到财务公开、行业自律,自觉接受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和公众监督,提供资源给政府涉足不完善的领域,使得政府和慈善组织和谐共存。当然,实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很多的努力,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有效的慈善激励制度、慈善组织、政府等几方面形成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合力。政府应赋予慈善组织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整顿和规范慈善组织的同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构建起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机配置和良性循环。二、提倡企业慈善捐赠,确立企业责任企业应该从相关利益人的角度出发,认清社会和企业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企业慈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涵之一,相对于个体公民来说,企业应该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投入更大的精力来做慈善。西方国家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对传统的慈善活动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概念——企业慈善业,即将慈善活动真正纳入公司肌体,把它与公司的品牌效应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他不提倡在灾难发生时偶然的临时性救助,而是建立专门的机构从事慈善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一直致力于“希望工程”的慈善活动。慈善责任是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企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又使得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成为积极互利、互动的行为。国外企业把这种积极互惠互利性的捐赠模式称为“企业公民”的慈善文化。这种理念认为,企业与自然人一样都是社会的公民。所以企业有责任公平、公正的对待利益相关者,奉献自己的财力和物力对社会公益事业负责。36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公民”的理念能够实现增加社会福利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双赢。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转化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公信度等“软”实力,这种变化的需求使得企业应更加关注慈善责任,它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并能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也是对社会期待所做的回应。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捐赠在承担社会责任和赚取利润之间没有找到很好的平衡点,捐赠理念更多的停留在带有“好人意识”的利他思维,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的整体规划。因此企业应该认识到慈善行为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而且也推广了慈善理念,增加了企业的公众信任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受益者的社会角色,单靠个人和政府来发展慈善事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有责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三、树立济贫扶弱、互助互爱的公民慈善意识现代慈善的重要的特征是它突破了传统的扶贫济困的范围,形成以健全的个人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要接受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慈善救助必须选择新的组织形式,提升人们的慈善意识,实现由私人美德向公民道德的转化。然而也应看到,现代社会应弘扬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扶危救困、乐善好施的慈善美德,从而转变慈善意识进而培养慈善偏好。当代社会,慈善救助是需要全体公民参与的共同事业。公民参与慈善救助活动,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个体公民提升道德素质、完善公共精神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慈善行为应是自觉意识的牵引,这种自觉是由内而外的过程,是慈善是否有价值的道德基础。不应把慈善行为限定过高的道德标准,不要认为慈善只是经济富裕的人的专权,应把做慈善看作是自身的责任,树立做慈善不分贫富的观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从小处做起,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称为慈善。积小善为大善。将慈善融入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要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新的慈善理念,首先要求人们从道德层面去维护慈善的健康发展。但是道德教育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程,将道德教育转化成人们普遍的慈善行动和慈善意识需要长期的过程。首先关于传统慈善文化的传承教育。我国历史上有“善行无辙迹”的优秀传统。孔子说:“维善为宝”。树立慈善是稀缺性资源的观念,它不求具体的受助者对他的感恩报答,而是从这种施善的过程中感到欣慰和快乐。这种快乐慈善的宝贵是值得我们去充分合理的利用的。明代洪英明的《菜根谭》中说:“平民肯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争宠,竟成有爵的乞人。”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要做“一品老百姓”,树立崇尚慈善的观念,倡导做一品老百姓的美德善举。只有把互助互济的慈善文化传统激发出来,才可实现消费的经济行为和乐善好施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第二是仁爱思想与博爱精神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传统慈善文化的“亲情”观是现37 硕士毕业论文代慈善观的基础,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爱人”,先爱家人,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推而广之,却由于缺少“博爱”的倾注而给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阻碍。但往往“亲情”和“同情”是同在并存、相互促进的。试想,一个没有“亲情”观的人会不会产生“同情”观呢?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道德价值观的第一课堂,正确地树立家庭成员的思想观、价值观,将基督教“博爱”的普世价值观念引入到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来,实现“亲情”观和“博爱”观的有机结合,才是慈善意识培养的基础前提。第三是传统道德修养与当代责任意识结合的行动体验,用行动教育来推广慈善,用以倡导慈善行动化、生活化,让人们感受、参与过程。学校将公民慈善教育与志愿者行动相结合,融入各个社区的义务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主意识的启蒙,调动其潜在的助人责任意识和能力,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道德冲动作为经济冲动的合理补充,而这种热情需要通过切身的慈善行为来得到加强,它对于整个社会的习惯养成具有深远意义。一个民族的价值风貌表现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公民慈善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精神风貌的体现。公民慈善指的是人人身边的日行一善,他往往因为太微小而被人忽略。需要一颗恻隐之心去发现需求,付诸实践。印度教大师辩喜曾说过:“永远不要吹嘘自己对穷人的施舍,或是希望他们能感激你,相反,你要感谢他们给了你行善的机会。”怀着一种感念和无私的情怀去做一件事,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心境,从而发掘出更多更纯粹的生活的快乐。做慈善不应只是带有做好事的动机和不带功利性的目的,而应是把他看成是自己份内的责任,是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仅有权利意识的公民还不是有公共意识和现代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因此承认自己的主体地位,转变观念,以平常心来对待慈善。四、构建公平正义、乐善好施的慈善文化氛围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人民普遍认为德莫大于仁,莫大于善。究其理论根源,乃是儒家鼻祖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实际上成了传统社会中慈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慈善意义上的恤老慈幼、扶贫帮困亦成了中国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也倡导慈善,其慈善的核心是行善的功德论,有着浓厚的修福观念。由此,慈善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凝结成一种乐善好施的观念和行为,成为传统美德的一部分。研究慈善文化的实践意义在于能激励公民在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内省,产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因为慈善行为应该是在慈善文化的指引下进行的,要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慈善文化氛围,必须注重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强调自愿性和社会责任。这要求我们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慈善资源又要在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宣传慈善理念,培38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育慈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在慈善文化理念的构建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社会认同。慈善是需要靠心去做的事业,它属于来自人类本性的追求能力。它既是根植于人性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也是一种能够激发人性的行动。佛教、道教等所有宗教,不管背后的信仰是什么,但有两个理念一致:包容和关怀。迈蒙尼德认为施善的情感意识比施善的量更重要。慈善行为越是经常化,人们就越容易听从来自内心的呼唤,容易知道自己怎样做是富有成效的。老子鼓励我们回归自然,回归人性,这样慈善的心态和行为就越能自然而然的涌现。现代慈善社会就是现代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价值观即全体公民应平等、公平地享有社会权利。我们应当倡导公正、宽容和包容的慈善文化,社会主义的慈善文化应该是超越了传统慈善观中恩赐、施舍的心理要求,而更多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更加注重受助者的人格和尊严,体现更深刻的人文关怀。在慈善文化的宣传方面,应重视媒体的慈善文化传播。慈善文化传播最为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途径是媒体与公众间的互动。世界三大财经杂志每年推出全球慈善家及慈善企业排行榜,在传播企业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就是例证。构建慈善道德教育传媒体系,应通过电视媒体弘扬传统,宣传慈善理念,来调动社会的力量。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晚会来号召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互联网是深化慈善文化传播新的有效地方式。在未来慈善文化传播中,在发挥传统主流媒体作用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传播效应。通过网络这个社会公共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在微博或者论坛上发起救助活动,增加慈善专栏报道,感召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参与公益行动。可以将慈善故事的讲述者,慈善行为的参与者,慈善行动的组织者、评述者等等不同的主体组合到一起,让他们在互动中撞击出火花,人们在保持真实空间行善的同时,善行在虚拟空间同时展开,从而演绎出公民慈善社会创新的新内容和新形势。通过互联网传播慈善文化可以方便连结国际和国内的慈善网络,扩大慈善文化的传播效应,继而形成中华慈善文化的独特价值。因此,传统媒体应认清自己在慈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担当起慈善部门和社会的沟通者。在慈善文化的宣传形式上,应注重丰富创新。推广慈善文化的又一要点是立足现代,将主流文化中的时尚元素融入慈善,让慈善化进入流行文化,成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现代公民时尚的生活方式。现代慈善应该以广的胸襟接纳、包容和支持青年人和财富名人的慈善晚宴、慈善拍卖、慈善秀等等,社会的各类人群、各层级的公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慈善方式;可以通过评选慈善之星”、“慈善大使”、“慈善人物”等方式,举办“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会”、“慈善书画展拍”等活动,倡导慈心义举,营造慈善氛围。39 硕士毕业论文结语伴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慈善观在一定时期内仍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供利用的资源存在,特别是在当今这样道德滑坡,人际关系日趋紧张的社会。弘扬慈善文化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减少冲突,调和矛盾,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呈现出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中国传统慈善观自古以来强调公益之善和精神之善,然而把慈善置于过高的道德层面,反映的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滞后和优质。今天,我们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这个传统,在科学分析、辩证扬弃的基础上使他逐渐地实现与现代慈善接轨,从历史中吸取力量,力求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促进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40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高僧传》卷五[2]《礼记•王制》[3]《汉书•食货志上》[4]《宋史•食货志上》[5]《西园闻见录》卷四十一[6]《大学》[7]《孟子•告子上》[8]《荀子•修身》[9]《二程遗书》卷十八[10]《孟子·梁惠王上》[11]《论语·述而》[12]《老子》第二十三章[13]《悟性穷原》[14]《老子》第二章[15]《老子》第八十一章[16]《老子解》[17]《镡津文集》[18]《玄妙内篇》[19]《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20]《春秋繁露•仁义法》[21]《正蒙•诚明》[22]《礼记·王制》[23]《正蒙·乾称篇》[24]《永乐大典》[25]《史记·游侠列传》[26]《论语•颜渊》[27]周秋光.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1]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32][英]詹姆士·里德.基督的人生观[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33][美]阿尔文·旆密特.基督教对世界文明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4]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5]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36][英]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37]王佐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 中国传统慈善观与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致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青海师大度过了近三年的时间。三年,与师大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一段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师大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在她的谆谆教导之下,我从青涩走向了成熟,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敬爱的母校致谢。在完成本论文的整个过程中,包括资料收集和论文撰写等步骤,无不倾注了导师郭洪纪教授的心血。郭老师虽年过六旬,但是他事必躬亲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郭老师对教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是我学习的动力。恩师深厚的专业功底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他在人文历史方面的博学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总之,从郭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此毕业之际感谢郭老师,愿郭老师及师母身体健康,合家愉快。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晓老师,阿忠荣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在研究生期间论文的发表过程中,任霑同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此非常感谢。感谢曾一起学习和生活过的杨光、王哲同学,三年来,我们一起经历许许多多,在困难面前我们失望过,我们悲观过,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那么不值一提,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还有沉甸甸的友谊。感谢燕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的刘亚迪同学。感谢一直关心与照顾我的郭楠同学,正是他的不断鼓励,让我不断超越自我、战胜困难。如果说有什么感谢的话使我无语凝噎,那就是感谢我的父母及姐姐。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感谢父母这么多年来对我学业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们这里得到谅解和分担。祝父母身体健康,祝姐姐事业顺利。寥寥数字,着实不能尽然地表达我对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的无比的感激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会一直努力前行,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曾经帮助过我的人。43 硕士毕业论文个人简历姓名刘绥媛性别女出生日期1986年5月籍贯河北秦皇岛民族汉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毕业学校青海师范大学专业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方向英语等级公共四级现代化学习经历2005年9月——2009年7月就读于河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9年9月——2012年7月就读于青海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文章《论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发表于《新西部杂志》2010年第12期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