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

ID:34261021

大小:1.6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0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_第1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_第2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_第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_第4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学校代码:10601密级公开编号:G10014硕士学位论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学科专业外科学:普通妇科研究方向:研究生姓名阳华:学号G10014:学位类型科学学位导师姓名姚军教授:二O一三年二月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2、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桂林医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桂林医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II目录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1中文摘要………………………………………………………………1ABSTRACT……………………………………………………………3英汉缩略词对照表……………………………………………………………5前言………………………………………………

4、……………………61资料与方法………………………………………………………61.1对象………………………………………………………………61.2菌种鉴定………………………………………………………………71.3统计学方法……………………………………………………………102结果…………………………………………………………………112.1假丝酵母菌分型结果…………………………………………………112.2药敏分析……………………………………………………………123讨论…………………………………………………………………1

5、53.1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153.2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机制…………………………………………………163.3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机制…………………………………………………173.4药敏试验对治疗的指导意义…………………………………………214结论…………………………………………………………………23参考文献………………………………………………………………………24综述……………………………………………………………………………2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44致谢……………………………………………………………………………4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与耐药性研究中文摘要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约占微生物所致阴道炎的25.0%-30.0%,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本研究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菌种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病人来源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RVVC组

7、:共97例,平均年龄32.64±5.89岁;VVC组:共97例,平均年龄28.92±6.41岁。以无菌棉拭子经阴道窥器检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分泌物用沙氏培养基35℃培养194例患者阴道TM分泌物,其中RVVC97例,VVC97例。用API32℃假丝酵母菌鉴定板及ATBFUNGUS3药敏板接种,在ATBExpression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判读结果。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在培养检测的194例阴道分泌物中白假丝酵母菌156例,占80.41%(15

8、6/194);其他非白假丝酵母菌38例,占19.59%。RVVC组中73例为白假丝酵母菌,占75.26%(73/97),VVC组中83例为白假丝酵母菌,占85.57%(83/97)。RVVC组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高,与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药物敏感率(68.04%)低于VVC组(86.60%)(P<0.05)。非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药物敏感率(60.53%)低于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