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ID:34238055

大小:1.4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04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列仃∥乒加I’年f月彳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湖北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2、份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留学位论文;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或湖北省有关部门的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同意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人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张舻导师张鼢洲旷够日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缩略词表⋯⋯⋯⋯⋯⋯⋯⋯⋯⋯.⋯⋯⋯⋯⋯⋯..VI前言⋯⋯⋯⋯⋯⋯⋯⋯⋯⋯⋯⋯⋯⋯⋯⋯⋯⋯1临床研究⋯⋯⋯⋯⋯⋯⋯⋯⋯⋯⋯⋯⋯⋯⋯⋯⋯.31.材料与方法⋯⋯⋯⋯⋯⋯⋯⋯⋯⋯⋯⋯

3、⋯⋯⋯31.1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31.2.研究方法⋯⋯⋯⋯⋯⋯⋯⋯⋯⋯⋯⋯⋯⋯31.2.1资料收集⋯⋯⋯⋯⋯⋯⋯⋯⋯⋯⋯⋯31.2.2治疗方法⋯⋯⋯⋯⋯⋯⋯⋯⋯⋯⋯⋯31.2.3观察指标⋯⋯⋯⋯⋯⋯⋯⋯⋯⋯⋯⋯41.2.4终止试验标准⋯⋯⋯⋯⋯⋯⋯⋯⋯⋯..51.2.5统计学分析⋯⋯⋯⋯⋯⋯⋯⋯⋯⋯⋯.52.结果及分析⋯⋯⋯⋯⋯⋯⋯⋯⋯⋯⋯⋯⋯⋯⋯52.1PSD相关因素在本组患者间分布特点⋯⋯⋯⋯⋯⋯.52.2治疗效果观察及分析⋯⋯⋯⋯⋯⋯⋯⋯⋯⋯..62.3安全性评价⋯⋯⋯⋯⋯⋯⋯⋯⋯⋯⋯⋯⋯.7讨论⋯⋯⋯⋯⋯⋯⋯⋯⋯⋯⋯⋯⋯⋯⋯⋯⋯⋯81

4、.现代医学对PSD的认识⋯⋯⋯⋯⋯⋯⋯⋯⋯⋯⋯..82.PSD的治疗⋯⋯⋯⋯⋯⋯⋯⋯⋯⋯⋯⋯⋯⋯⋯.93.问题与展望⋯⋯⋯⋯⋯⋯⋯⋯⋯⋯⋯⋯⋯⋯..14结语⋯⋯⋯⋯⋯⋯⋯⋯⋯⋯⋯⋯⋯⋯⋯⋯⋯..15参考文献⋯⋯⋯⋯⋯⋯⋯⋯⋯⋯⋯⋯⋯⋯⋯⋯⋯16综述⋯⋯⋯⋯⋯⋯⋯⋯⋯⋯⋯⋯⋯⋯⋯⋯⋯..18附录⋯⋯⋯⋯⋯⋯⋯⋯⋯⋯⋯⋯⋯⋯⋯⋯⋯..26致谢⋯⋯⋯⋯⋯⋯⋯⋯⋯⋯⋯⋯⋯⋯⋯⋯⋯..34中文摘要目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发生于脑卒中之后,严重影响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类似于抑郁症。现临床上常用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5、剂、NE和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治疗本病。但此类药物起效慢,疗程长,多有严重副作用,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在笔者跟随陈国华教授学习期间,发现陈师使用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每有奇效,本课题遂以临床观察的形式,验证和营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PS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评价,为推广其在临床的使用奠定基础。方法本课题共选取2011.6—2012.6之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为新发脑梗死(脑梗死发病时间距离本次就医时间14天内),且经头颅CT/MRI证实。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

6、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和营解郁汤加减辨证治疗(百合309、白芍159、知母159、丹参159、酸枣仁159,根据临床辩证需要酌情加减,气滞明显者加柴胡159、川芎159、香附69;痰浊壅盛者加胆南星159、竹茹159、半夏159;血瘀较甚者加桃仁159、红花109、当归109;阴虚较甚者加怀牛膝309、天冬159、玄参159;证见阴阳两虚者,加肉桂159、制附子6g、熟地309,水煎服,每次200ml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左洛复)100mg/d,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接受治疗后2、6、1

7、0周进行HA佃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对该方对于抑郁症状改善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功能进行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0周进行血液分析等生化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对该方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我们分别记录两组中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并进行对比,未发现两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O.05),提示两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6、10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