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49028
大小:85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9-22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刘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定义:在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发作后出现的抑郁。诊断:ICD-10、CCMD-3、DSM-Ⅳ的诊断标准急性期:卒中1个月内中期:卒中1-6个月长期:卒中6个月后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若不区分抑郁的严重程度,而统称为卒中后抑郁状态,则其发生率为20%~70%,多数报道为40%~50%。北京市科委科委资助的一项课题研究:以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卒中病人520例为研究对象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4.2%,其中轻度占20.2%中度占10.4%
2、重度占3.6%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早期行为改变的发生率为:攻击性11%、被动性24%、无病感24%、哭泣27%、环境退缩40%、缺乏适应44%、抑制解除56%、明显的悲伤72%。早期行为改变与脑损伤的部位有关:哭泣病人有50%存在左侧大脑半球损伤,而有右侧损伤者仅20%;明显悲伤病人86%有左侧脑损伤,61%有右侧脑损伤。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理学DSM-Ⅳ中:卒中被列为是“直接”导致抑郁的原因之一,有试验证据认为,缺血性脑损伤破坏了与情感调节有关的胆碱能通路或神经环路,从而“直接”导致抑郁。社会心理机制也是PSD的重要危险因素。卒中后急性
3、期情绪反应与卒中损害部位的关系极度悲伤左半球病变(86%)>右半球病变(61%)(P=0.05)哭泣左半球病变(50%)>右半球病变(20%)(P=0.02)大脑右侧病变病觉缺失:疏忽(95%)和无疏忽(34%)(P=0.01)大脑右半球病变否认生病的患者:悲伤和冷漠更常见。J.Bogousslavsky,Emotions,Mood,andBehaviorAfterStroke.WilliamFeinbergLecture2002.Stroke.2003;34:1046-1050.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临床病史与精神检查较年轻功能缺陷社交缺
4、陷病前人格神经质有精神障碍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非流利性失语认知损害脑室-脑比例增大Morris&Robinson,1995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多因素排序抑郁病史女性家庭关系紧张合并疾病种类多神经功能严重缺损脑卒中恢复期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常见表现:轻度抑郁:悲伤﹑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重度抑郁: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焦虑﹑病理性哭泣﹑自杀观念和行为等“迟缓”更常见(Lipseyetal1986)抑郁情绪较轻,快感缺失和自杀观念少见(Gainottietal1999)症状似与损伤的定位和额叶皮质下回路受损有关(Vatajaetal2001)卒中后抑郁的
5、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改变(Kauhanen1999):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受损精神运动速度减慢非言语性解决问题能力受损卒中后抑郁的危害增高自杀风险:1.自杀企图和行为是PSD中最危险的症状,可出现在症状严重期,也可出现在早期或好转时。2.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自杀风险显著增高,尤其是女性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危害增加病死率显著影响功能恢复,降低生活质量:1.认知功能损害加重2.伴发其他神经精神科后遗症Morrisetal,AmJPsychiatry1993;150:124-1290.00.10.20.30.40.50.60.70.80.91.0不伴抑郁伴
6、有抑郁1980(N=103)1982(N=103)1984(N=94)1986(N=91)1988(N=91)1990(N=91)生存率卒中后死亡率和抑郁的关系卒中后10年伴有抑郁患者的累积死亡率是不伴抑郁患者的3.4倍。卒中后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死亡率和抑郁症状评分观察时间:15个月观察病例数:84人AustNZJPsychiatry.1993Sep;27(3):443-9.死亡率抑郁症状评分2%10%23%17.7+6.09.9+7.1哪些现象需要我们关注情绪和性格的变化:情绪低落、情绪不稳、感到委屈,想哭,语言减少、不爱与人交往、多疑
7、失眠无兴趣身体不适能力下降悲观无价值感卒中后抑郁需要早期干预早期(卒中后1个月内)和晚期(卒中后1个月后)抗抑郁治疗的对比研究(N=92)结论:早期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晚期治疗组,而且在2年的随访中一直持续这种疗效,而晚期治疗组在随访1年左右开始出现恶化。JNervandMentDis2003;191:645-652舍曲林治疗PSD的短期疗效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老年PSD病人随机入选,治疗组、对照组各65例。卒中均经过临床、影像诊断,规范治疗5个月,抑郁诊断为Zung量表>40分
8、或GDS量表5-10分。两组均观察12周,比较二者的抑郁量表和ADL(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变化。ChinJClinNeur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