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村留守孩子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

ID:34128512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_第1页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_第2页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_第3页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_第4页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灵璧县创办公立寄宿制教育实践与探索灵璧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有110万人口,是个劳务输出大县,据统计,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30万人,有的是夫妻一方外出,有的是夫妻双双外出,留下由祖辈、亲戚、朋友照管的留守子女超过5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农村“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及其生活中面临的监护难、管理难、教育难、沟通难、安全难等诸多新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破解农村“留守孩子”教育这一难题,2004年我县在中小学启动了“

2、留守孩子关爱工程”,2005年2月于禅堂乡创建了全县第一所公办寄宿制试点学校,随后公立寄宿(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全县19个乡镇农村完小200所,有17个乡镇办起了17所寄宿制学校或寄宿部,寄宿学生5000多名,其中寄宿生最多的学校渔沟小学达630名,最少的学校灵城镇罗河小学42名。中学寄宿制学校50所,共寄宿学生17000名,其中渔沟中学、黄湾中学寄宿学生都在3000名以上,边远的农村初中象朱集初中、王集初中寄宿学生也在500名以上。中小学生寄宿人数全县达22000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15%左

3、右。另有部分小学寄宿暂不具备条件或不成规模,即使有三名、二名留守学生要求寄宿,学校亦采取随宿的办法,安排住校教师负责其生活住宿,以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一、顺应需求,破解难题,全力创办公立寄宿制教育。针对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县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展开广泛调研,建立了全县“留守孩子”档案。调研中发现,“留守孩子”问题多多,令人担忧。诸多空巢家庭在校子女,有的交由爷爷奶奶照管,有的被送到外祖父母家中—10—生活。因大多数农村老人文化偏低,有的甚至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对小孩溺爱多管少教,甚至听之任之。还有

4、不少家庭将年小的孩子交由其未成年的哥哥姐姐照管。这些未成年的哥哥姐姐自己尚需大人照管,又怎能照顾好弟妹呢?外出务工的父母同样肠挂两地。再加上双休日,校外活动时间更多,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仅6小时,小孩子们自控力又差,难免沉迷于电视,游戏机,睡懒觉,甚至与社会青年一道进网吧,看黄色制品,沾染恶习,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也为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送子女到民办寄宿学校或带到外地就读,昂贵的费用又让不少家庭吃不消,辛苦打工挣的钱除去高昂的学费所剩无几,有的实在没办法又把孩子带回家来。还有的随父母

5、在外地流动借读,由于打工地点的固定性差,孩子随读也成了打游击,这样不但影响了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面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我们深深感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在公立中小学开办寄宿教育,让尽可能多的“留守子女”的课外教育、管理转到校内来,由老师们担当“代理家长”“临时父母”,以改变学生在校外放任自流的状况。这样做合适不合适?我们通过召开教师会、学生家长会,开展社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组织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利用假期走向大街、走向村户进行宣传、调查,

6、仅禅堂乡就发放各种材料近2万份,走遍了全乡20多个行政村。结果98%的群众认为寄宿制教育符合农村实际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60%以上的与会群众强烈要求学校尽快启动寄宿教育。学生、家长、社会的呼唤,使我们坚定了信心。县教育局采取“重点指导,典型引路,示范推进”的办法,先期启动了部分试点学校。具体学校整体创办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教师谏言献策、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并细化启动操作过程;第二阶段,反复论证所采集的信息,制定短长期工作目标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方案;第三阶段,筹建食堂宿舍,聘用生活老师,

7、整顿校容校貌,健全安全卫生、医疗保障体系;第四阶段,宣传招生,启动运作。为赶时间、抓进度,校干老师们本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的精神,团结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动人篇章。禅堂中心学校为了确保寄宿学生春季正常开学,全体老师连续20多天,苦战到夜间十点,其中九位老师年三十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渔沟中心学校、大路初中等学校的校干与—10—老师,冒着酷暑,加班加点,整整奋战了一个暑假,为学生入住做充分的准备与演练。渔沟、夏楼、尤集等还通过多方筹集借贷资金共约100万元,用于寄宿学校建设

8、。高楼中心学校为了节省资金,学校校长亲自带领教师自己动手平整校园,清理场地,双手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油漆桌凳,粉刷墙壁,沾染了、汗湿了一件又一件衣服;开园种菜,栽花植草,他们既是园丁又是农夫,用双手为学生开垦了一片健康成长的沃土。举行全县公立寄宿制教育创建观摩活动,以及量化评估与奖励措施的推出,都使得此项工作,显得有序而扎实。经过全社会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寄宿教育已成功在我县启动起来。尤集中学、韦集中学、大庙初中、王集初中利用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资金,顺利建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