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

ID:33814101

大小:8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_第1页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_第2页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_第3页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_第4页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特殊句式。2、把握作品内容,探究人物塑造。3、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学习重点:    积整理累常见文言实虚词和句式,概括内容要点,认识苏武形象。 课时安排:4课时 课前准备1、学唱民歌苏武牧羊苏武牧羊北海边!雪地又冰天,羁留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野幕夜孤眠。心存汉社稷,梦想旧家山,历尽难中难,心似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

2、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2、观看电影:『苏武传』一、助读积累1、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

3、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史记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2、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

4、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3、本文背景:匈奴,是与秦朝几乎同时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与汉族的矛盾一直不断。汉初,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从此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屈辱和亲。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受到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者对方的虚实。因此仍然保留着

5、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二、朗读感知(一)、朗读课文,解决字音阅读注释和查工具书,在课本上标注自己感到陌生的字词读音。(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同桌交流,标出课文结构层次,说明划分层次的依据。2.同桌交流,用简洁的词语归纳文意。引导小结:文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的事迹,表现了苏武的,高度赞扬了他的崇高气节。选文共10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6设计云国林旬阳县神河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8):。①(3-4);②(5-5);③(6-6);④(

6、7-8)。第三部分(9~10):。三、基础积累(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2、与旃毛并咽之()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4、法令亡常()5、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6、前以降及物故()7、空自苦亡人之地()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9、武父子亡功德()10、信义安所见乎()(二)词类活用(重点掌握:当、发、状、辞、及、所、语、因、亡、谢、除等)1、辨析活用⑴尽归汉使路充国等()⑵其一人夜亡()⑶欲因此时降武()⑷反欲斗两主,观祸败()⑸空以身膏草野()⑹杖汉节牧羊()2、常见类型:(A)、意动用法:⑴单于壮其节()⑵诚甘乐之()(B)

7、、使动用法:⑴欲因此时降武 ()⑵空以身膏草野()⑶反欲斗两主()⑷屈节辱命()(C)、名词活用:⑴天雨雪()⑵羝乳乃得归()⑶杖汉节牧羊()⑷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⑸惠等哭,舆归营()⑹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三)古今异义1、丈人(古义:今义:)2、明年(古义:今义:)3、不幸(古义:今义:)4、操持(古义:今义:)5、春秋(古义:今义:)6、成就(古义:今义:)7、左右(古义:今义:)8、货物(古义:今义:)9、女弟(古义:今义:)10实在(古义:今义:)11因此(古义:今义:)(四)文言句式A、倒置句:⑴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⑵为降

8、虏于蛮夷()⑶何以汝为见?()⑷子卿尚复谁为乎。()⑸即谋单于,何以复加?()⑹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⑺引佩刀自刺。()B、判断句: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