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

ID:33778784

大小:60.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8

上传者:U-5734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_第1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_第2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_第3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_第4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中教数据论文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谢雨彤(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8000)摘要:文学翻译工作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翻译应重视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对等性。确保两种读者所产生的反应大致相同。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文学翻译,应以异化为主,要突出文学翻译的特色。第一种观点坚持归化,第二种坚持异化,如何才能既保证文学翻译的质量又可以突显其特色,是当下翻译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放在了首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即重视译文读者的感受,同时也考虑到了文学作品原读者的感受。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翻译策略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1.045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166—03投稿日期:2015—06—18作者简介:谢雨彤(1981—),女,湖南衡南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和英汉翻译。项目简介: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学‘惯习’ 视域下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XJK013BGD03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课题“民初文学翻译家研究”(13YBA391);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国际化进程中的外宣翻译研究”(15G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青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高办法研究”(GD12XJY02)接受美学兴起于西方国家,它的中心思想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作者和读者共同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发展至今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译者在对文学作品翻译时不仅要对内容进行翻译还要对内容进行定义,更要兼顾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针对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具体内容如下:一、接受美学特点的解析接受美学主要是以读者为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目前已发展成为当代文学重要流派之一。接受美学理论由德国的五位文学理论家和教育家创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感受。我国学者认为接受美学是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知的能力。在接受美学中,读者不仅仅是以读者的身份进行阅读,更具有批判家、鉴赏家的身份,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另一种形式的创作。作者写出来的文字只能称为文本,它的价值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文学作品通常都是运用描写性语言进行描写,所以文本中许多实际内容都具有不确定性,此时就需要读者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填补。读者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是对文章的理解对此进行填补。这些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从而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接受美学具有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文学作品由不确定性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组成,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都具有不确定性,只有通过读者充中教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填补。离开读者,任何文学作品将不具有价值,文本是无法存在的。因此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重要的存在,使文学作品的发展空间得以延续。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文字的形式来反映现实和自己的情感,具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等多种特点,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塑造的多种人物形象来吸引读者,使读者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上得到享受。但是文学作品通常具有许多朦胧性和模糊性,这不仅引发读者的想象同时还为译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文学翻译是沟通异域文化的桥梁,可使异域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交流,因此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无限的思考,也正因如此文学翻译不仅要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还要将这些留白的内容进行补充。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同时还具有创新意义,它的不同之处就是将读者也归为创作者的范畴之内,因为文学作品中常常含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内容进行补充。接受美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影响深远,它也为翻译方式带来了变革。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不同于传统翻译将文学作品原文的意义翻译成译语,而是将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通过译者和读者来具体化。通常情况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对文本进行解读,带有译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常常带有主观性,容易与原文出现偏差,因此译者在解读原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对文本进行准确的翻译,译者必须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文本。对文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等背景深入了解,做好充足准备。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译者和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的价值。译者在翻译原文时具有主体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立足原文,以原文作为依据。原文和译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译者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想象力和思维具有自由度;译者创作的自由度是有限的,必须立足原文,对创作背景加以了解才能将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展现出来。译者对原文进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译者要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然后通读全文对文本进行理解,其次再对文本的语言进行翻译,将翻译过后的译文面向读者。在接受美学理论的视域下,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也是占据主体地位,不是被动的接受译文的思想,而是在阅读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与原文作者和译者的思想进行融合。三、文学翻译策略探析接受美学的中心思想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一般情况下读者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时候都带有期待视野,当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视野重合,文学作品才能被读者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实现它的价值。由于创作的时间背景不同,不同时代和不同生活环境的读者在阅读时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也会随着时间和社会出现的差异而发生转变。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对原文进行阅读和对原文的把握,译者阅读原文时带着自己的认知和思想,对原文具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进行补充,这是译者将自身的期待视野与原文进行融合的过程。每个译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以及情感思想,正因如此不同的译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翻译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效果。译者在对原文进行阅读之后,就要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在这个环节里就要求译者把握合适的尺度以原文为依据对文学作品再创造,将译者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文相结合,同时还要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一)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在对文本进行阅读时都具有期待视野,这是指读者在阅读之前会根据阅读经验对作品的结构形成的一种定向思维。一部崭新的作品会通过预告或者隐藏的信号给读者提示,这也就形成了读者的预期心理。读者的期待视野通常分为两类:其一是根据读者的阅读经验而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视野;其二是根据读者的社会经验和主观情感所形成的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时要注重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二)注重历史性人类社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发展,而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作为历史的文本,作者通常都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来表达对这个社会的情感,具有现实意义,文学作品作为一座桥梁能够很好的连接过去与现在,而读者在每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后,都会对之前阅读的作品进行对比,并根据自己主观情感来调节阅读后的感受,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因此,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历史性。(三)注重召唤性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往往都具有不确定性,作者在文学创作当中所描写的情感、思想和意象等都包含着主观因素,因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观念对作品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充,从而对作品进行理解,使之具体化。译者在对文学作品翻译时不仅要对内容进行翻译还要对内容进行定义,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文本中的不确定性,要使译文同时也具有召唤性,充分的吸引读者的思考和对原文的理解。由于创作的背景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还要注意要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著。四、接受美学对翻译的影响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作家的情感思想通过作品来阐述,而读者的地位却没有得到重视,然而接受美学理论的诞生就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认为作品的意义需要读者来进行完善。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应将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思想充分结合,这样才能使作品更被读者接受从而更具价值。由于读者处在不同的时代,所具有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每个读者对文学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兼顾读者的期待视野来进行翻译。在文化交流初期,我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较为浅显,因此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作品有着很大差距,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应选择适宜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规划翻译策略。随着时间的推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繁盛时期,读者逐渐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时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选用了异化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为读者带来想象空间,使读者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使读者参与到文学创作当中,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作品。李白在《秋浦歌》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其中“白发三千丈”这一句便为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如果译者在翻译时将“三千丈”直接翻译出来则会引起读者的误会,因此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对原文进行留白,使读者具有想象空间。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平衡作品、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和作品之间具有互动的关系,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则需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充分参与到其中。接受美学理论在提高读者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作者的地位,只是将中心转移到读者身上。五、结语通过本文对接受美学的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一种文学理论。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文学翻译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提高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地位。译者在对文本翻译的过程中立足原文,以原文为依据,对原文内容进行理解和翻译,文学作品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共同创作完成的,三者赋予了文学作品的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不仅仅是由作者来完成创作的,更多的是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填补,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理解。[参考文献][1]胡慧.美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2]史倩.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审美再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3]陈金莲,杨劲松.从接受美学审视文学翻译策略取向[J].长春大学学报,2012,(7). [4]黄亚琴,芮渝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5).[5]廉宁宁.论接受美学视阈中的文学翻译[J].芒种,2014,(1)[责任编辑:盛暑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