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说再思考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

ID:33622053

大小:3.13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2-27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_第1页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_第2页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_第3页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_第4页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引言⋯⋯⋯⋯⋯⋯⋯⋯⋯⋯⋯⋯⋯⋯⋯⋯⋯⋯⋯⋯⋯⋯⋯⋯⋯⋯⋯⋯⋯⋯⋯⋯⋯.4第一章布洛“心理距离说”述评⋯⋯⋯⋯⋯⋯⋯⋯⋯⋯⋯⋯⋯⋯⋯⋯⋯8第一节“心理距离说”产生之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8第二节布洛“心理距离说”之内涵⋯⋯⋯⋯⋯⋯⋯⋯⋯⋯⋯⋯⋯⋯⋯⋯⋯⋯⋯⋯⋯10一、“心理距离”释义⋯⋯⋯⋯⋯⋯⋯⋯⋯⋯⋯⋯⋯⋯⋯⋯⋯⋯⋯⋯⋯⋯⋯⋯⋯⋯10二、“心理距离”之作用⋯⋯⋯⋯⋯⋯⋯⋯⋯⋯⋯⋯⋯⋯⋯⋯⋯⋯⋯⋯⋯⋯⋯⋯

2、⋯11三、“心理距离”之“内在矛盾”⋯⋯⋯⋯⋯⋯⋯⋯⋯⋯⋯⋯⋯⋯⋯⋯⋯⋯⋯⋯⋯12第三节对布洛1心理距离说”的反思⋯⋯⋯⋯⋯⋯⋯⋯⋯⋯⋯⋯⋯⋯⋯⋯⋯⋯⋯⋯⋯14第二章朱光潜对“心理距离说”的接受、发挥与超越⋯⋯⋯⋯⋯⋯⋯⋯18第一节朱光潜与“心理距离说”⋯⋯⋯⋯⋯⋯⋯⋯⋯⋯⋯⋯⋯⋯⋯⋯⋯⋯⋯⋯⋯⋯18第二节朱光潜对“心理距离说”的接受、发挥与超越之表现⋯⋯⋯⋯⋯⋯⋯⋯⋯⋯19一、倡扬与接受⋯⋯⋯⋯⋯⋯⋯⋯⋯⋯⋯⋯⋯⋯⋯⋯⋯⋯⋯⋯⋯⋯⋯⋯⋯⋯⋯⋯⋯19二、运用与发挥⋯⋯⋯⋯⋯⋯⋯⋯⋯⋯⋯⋯⋯⋯⋯⋯⋯⋯⋯⋯⋯⋯⋯⋯⋯⋯⋯⋯⋯23三、突破与超越⋯⋯⋯⋯⋯⋯⋯⋯⋯⋯⋯⋯

3、⋯⋯⋯⋯⋯⋯⋯⋯.⋯⋯⋯⋯⋯⋯⋯⋯..29第三节朱光潜对于布洛理论“中国化”之贡献⋯⋯⋯⋯⋯⋯⋯⋯⋯⋯⋯⋯⋯⋯⋯⋯32第三章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心理距离说”⋯⋯⋯⋯⋯⋯⋯⋯⋯⋯⋯35第一节当代审美文化新图景⋯⋯⋯⋯⋯⋯⋯⋯⋯⋯⋯⋯⋯⋯⋯⋯⋯⋯⋯⋯⋯⋯⋯⋯35第二节当代审美文化对“心理距离”的解构⋯⋯⋯⋯⋯⋯⋯⋯⋯⋯⋯⋯⋯⋯⋯⋯⋯38一、有目的的无目的性:谈当代审美文化功利化取向⋯⋯⋯⋯⋯⋯⋯⋯⋯⋯⋯⋯⋯38二、感性、娱乐追求:谈当代审美文化平面化特征⋯⋯⋯⋯⋯⋯⋯⋯⋯⋯⋯⋯⋯⋯42三、从个人到大众:谈当代审美文化大众化趋势⋯⋯⋯⋯⋯⋯⋯⋯⋯⋯⋯⋯⋯⋯⋯45第三

4、节“心理距离说”之当代价值探寻⋯⋯⋯⋯⋯⋯⋯⋯⋯⋯⋯⋯⋯⋯⋯⋯⋯⋯⋯50结语⋯⋯⋯⋯⋯⋯⋯⋯⋯⋯⋯⋯⋯⋯⋯⋯⋯⋯⋯⋯⋯⋯⋯⋯⋯⋯⋯⋯⋯⋯⋯⋯⋯⋯⋯⋯⋯⋯⋯⋯⋯⋯⋯⋯55参考文献⋯⋯⋯⋯⋯⋯⋯⋯⋯⋯⋯⋯⋯⋯⋯⋯⋯⋯⋯⋯⋯⋯⋯⋯⋯⋯⋯57致谢⋯⋯⋯⋯⋯⋯⋯⋯⋯⋯⋯⋯⋯⋯⋯⋯⋯⋯⋯⋯⋯⋯⋯⋯⋯⋯⋯⋯⋯⋯⋯⋯⋯6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1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62邓云:“心理距离说”再思考中文摘要“心理距离说”在美学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在美学及文艺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一个基础性

5、的概念。在国内,“心理距离说"为学界所认识主要得益于朱光潜的介绍,他以“批判的综合”的方法对之加以运用、发挥,将之发展到了“他(布洛)所不可能预见的程度”。然而,在当下新的文化语境中,“心理距离说”却显得与实际状况有些格格不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审美的态度被引进现实生活,大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对立渐趋消失、差异逐渐缩小,日常生活本身就以美的侧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心理距离”的作用也就被排除了;在商品社会,艺术生产被纳入到一定的经济环节之中,审美及艺术活动走出“非功利”领域,成为有功利的、有目的的,“心理距离”的哲学基础“审美非功

6、利”也就被消解掉了;当下审美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快感、娱乐因素,人们由崇尚理性转向寻求快感,快感不再谋求到美感的提升,“心理距离”这一过程也就缺失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审美文化甚至拒绝“心理距离”的参与。本文试图以“心理距离"为中心点,以“接受与运用、发挥与超越”为思想红线,采用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从布洛“心理距离说”出发,以朱光潜对该理论的接受、运用与发挥的实践及其理论成果为依托,在当下审美文化新视野下重新审视这一现代性美学命题,在此基础上探求其对于当下及今后的审美及艺术活动的意义。我们认为,在当下新的文化语境中再强调审美的“心理距离”,强调“审美非功

7、利”,显得与审美文化的实际状况不符,也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心理距离说”。布洛“心理距离”是从“自下而上”的审美经验出发,从一般性的事实中归纳出的关于审美经验的某种特征,是合乎审美活动的实际的。“心理距离”虽然不能作为一种艺术原则和共同的审美要素,但它对于实现科技含量与人文含量、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和谐统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所倡扬的“不即不离”的审美理想,仍然应该是当下及今后审美文化发展所需遵循的准则之一。合理调节日常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因素,通过对“心理距离”的张力的把握来调控审美经验,将真正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实现

8、自我超越,为“人生艺术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