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下的几点误区

浅谈“探究”下的几点误区

ID:33572481

大小:54.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浅谈“探究”下的几点误区_第1页
浅谈“探究”下的几点误区_第2页
浅谈“探究”下的几点误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探究”下的几点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下“探究”的几点误区——蔡家沟镇中心小学葛书芳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为学生提岀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一“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当前课改的主流。自主探究式学习风靡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在我们获得了此种学习方式带给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及教师教研成果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时走入的误区。一、“无价值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丧失了探究的趣味性。在小学四年级关于“笔算除法”的数学课上,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植树节那天,四年一班和二班共植树72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2、问题出示后耍求学生列出算式“72=2”,并问“该如何计算呢?”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一部分学生在下面大喊:“我会算,等于36。”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仍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的方式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于是几个学生小声嘀咕着“都会算了,还分小棒干什么?”再看其他学生,多数都没有了操作的兴趣,显然教师的这个问题抛的就失去了价值,学生在已经熟知问题时再去操作就失去了意义。那么怎样才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呢?并让那些尚未理解算理的同学能够深入地理解算理呢?我们可以引导那些能够熟知问题的学生把算法介绍给大家听,看

3、看谁的方法好。这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达到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目的。使学生积极探究,乐于探究而又善于探究。二、“放任自流”的探究,使探究活动丧失了实效性。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后,任由学生去口主探究,至于学生怎样探究,为什么这样探究教师不予理会,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合理的活动也“视而不见”,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即不予质疑,也不进行评价。学生是否真正探究,他不去关注,这样的探究仅是流于形式,没有实现探究的实效和目的。三、“顺藤摸瓜”式的探究,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有一部

4、分教师虽然注重了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怎样去研究,但是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常岀现“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如教学“分数应用题”片段:例题:“大江乡去年的人均收入为3600元,比前年增加了1/8,前年的人均收入为多少元?在解答这道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在引导时提出了以下问题:(1)谁和谁比,谁应确定为单位“1”;(2)把前年的人均收入看做单位“1”,去年的人均收入相当于前年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后,尝试列方程或算式解答。从这个学习的过程看,教师就将学牛的探究思维绑在了他所设计的“瓜藤”上。长

5、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按教师的思维去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开放思维发展,限制了“算法多样化”的开发,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可见,在新课堂改革的今天,许多教师对“探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过于盲从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过于注重形式而没有深入研究“探究”的价值及其方法。因此,我们再利用“探究”的学习方法之前应慎重思考如何避免陷入“探究”的误区,使其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